霓虹閃爍的都市,有一群人生活在地下;一筆現金換來一紙契約,他們便擁有了一個“家”。每天日出而作,看盡城市的繁華;日落而息,承受黑夜的靜謐。在努力生存的同時,他們也渴望擁有一個看得見“陽光”的家。一切的一切,便是都市地下客生活的真實寫照。劉建維攝 圖片來源:荊楚網
記者來到漢口火車站附近小區(qū)的時候,一排12層小高樓正沐浴在燦爛的陽光下,顯得生機勃勃。
大樓背面,有一個入口直通地下一樓,陽光在此迅速黯淡下來。這個地下一層,并非是停車場,而是一個微型生活社區(qū)。而那個黑黢黢的入口,成為幾十戶人家從地下回到地面的唯一大門。
走進地下入口,眼前頓時更加幽暗,空氣中好像就有道無形的墻,把陽光硬生生隔在了外面,狹長的走道里只有稀稀拉拉的幾盞白熾燈有氣無力的亮著,可以依稀看到一些人家的大門。
潘阿姨家就在入口的旁邊,有五六十平方,也是唯一一個有窗戶與外面連接的房間。雖說是窗戶,其實也不過是外墻最頂端一個不足20厘米的通風口,從樓外看,只比地面高出了一點點??蛇@也讓潘阿姨非常欣慰:偶爾也能感覺到陽光和風。
就這樣的房子,潘阿姨兩年前花1600元一個平方買下來,沒有兩證,只有一個類似使用證明的合同。整個買下來,花了十幾萬塊,當初還借了點錢。潘阿姨說,樓上那些能夠照進陽光的房子,至少7000元一個平方,自己想都不敢想。
對于房子沒有兩證,潘阿姨表示并不介意,"就當長租,至少有一個穩(wěn)定的落腳地。"潘阿姨夫妻倆上世紀80年代就從老家到武漢打工,買不起房,就一直租住在城中村。前兩年趕上拆遷,房東將他們趕出來。
自從住到這個地下室,潘阿姨就再也沒有搬過家。她說,這里除了光線暗點,住下去也挺好。
而且,這個家是自己親手布置的。剛來的時候,地下室齊腿深的污水,還能看到老鼠和蛇在水上漂浮,夫妻倆和其他住戶一起花了幾天幾夜才把這里的清理干凈,每家恨不得都清出來了一百袋的污泥。
如今,五六十個平方的房子,布置的十分溫馨。屋頂上有水管橫穿房間,她用假葡萄藤仔細裹上,讓房子看起來還有了一點自然的氣息。如果不是屋外黑暗的走道,這里和普通的住家沒有什么區(qū)別。
從潘阿姨加出來時,已經到了快吃晚飯的時候,勞累一天的居民們回到地下,燈一盞一盞的亮了,原本安靜的走道一下熱鬧了起來,男人們互相打招呼,女人們開始做飯,走廊里彌漫著陣陣香氣。
記者看到兩個小姐妹在樓道里玩耍。這對喻家姐妹就在附近的農民工學校讀書,每天放學后,家門口有燈照著的地方就是姐妹倆的小花園。對于住在地下室,兩姐妹都表示很滿足,因為"能和爸媽住在一起"。
提到長大,姐姐喻靜雯表示自己要努力賺錢,"買一套樓上那種房子,有陽光照進來,他們說這樣才變成真正的城里人"。小小的臉上滿是對于未來的憧憬。
這里大多數人都有這個夢想。出來這么多年已經和老家生疏了不想再回去,而城市又好似從未真正容納他們進來。"蝸居"在地下室,讓他們在城市臨時有了家,至少離夢想近了一步。
但是,這絕非他們心里的真正夢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