秘方養(yǎng)生
南京,古代稱作金陵,建康,是我國的四大古都之一。有著7000多年文明史,近2600年建城史和近500年建都史。曾有六國在此建都,雖然中國封建王朝歷經千年,南京是四大古都中唯一沒有被異族政權作為首都的都城。所以南京城下有著許許多多的古墓和珍寶。
在古代,一般稍有點權勢的人都非常重視自己的墓葬,所以從古代就衍生了不少的盜墓賊。,比如曹操,孫權,都可以堪稱是盜墓界的鼻祖。然而在2006年,南京正德學院準備擴建的時候,挖到一個古墓,而且這個古墓四周也沒有盜洞,這引起了考古專家的極大興趣,于是馬上進行了搶救性的挖掘。
經過一番勘測,專家找到了墓門,當墓門打開的那一刻,墓中突然神奇般的亮起來了。這讓在場的專家都大吃一驚,難道墓中有傳說中的長明燈?這讓人想想都很興奮,于是膽大的專家開始進入發(fā)掘。進入墓穴后,膽大的考古專家再次被嚇了一跳,因為墓中的棺槨是懸在空中的,這不符合當地的葬法呀。
[page]經過仔細觀察,原來棺槨是被四條鐵索懸掛在空中的,專家認為這種葬法可能與墓主人生前比較迷戀修道,在道家看來,懸棺有利于吸收靈氣,更容易升仙。然后在掃視一下四周,發(fā)現墓中陪葬品并不多,大都是一些不值錢的文物。不過墓中一口大油缸再次引起了專家的注意,因為這個油缸上的燈芯還燃燒著,所以墓中剛才有燈光。
經過仔細研究,專家發(fā)現原來這并不是傳說中的長明燈,而是墓主人生前曾認為長明燈可以引領自己的靈魂找到歸宿,于是就在自己的墓穴中放上一口大油缸,然后下葬是點燃燈芯。由于墓穴封閉性比較好,等燈芯消耗完墓中的氧氣后,就會慢慢熄滅,等墓穴再次被打開后,燈芯上的磷遇到氧氣再次燃燒而已。所以長明燈也只是一個傳說而已。
正當大家覺得該墓沒有多大考古價值的時候,突然墓中的墓志銘讓專家大呼,有重大發(fā)現。原來該墓是明朝著名太監(jiān)楊慶的。楊慶當時非常受寵,這塊墓志銘記載了他一生的大小事。從一行記載中,清楚的寫著他曾和鄭和下西洋時的記錄。
大家都知道,鄭和一共七次下西洋,但是史書中記載鄭和第六次下西洋只用了十個月的世界,國內外專家根據時間推算,覺得這是不可能的。認為鄭和這次下西洋是失敗的,但是為什么失敗,原因一直不得而知。而楊慶墓中出土的這塊墓志銘正好給出了答案,原來鄭和第六次下西洋遇到了風暴不得不返回。專家感嘆道,500多年的疑惑終于有了答案,只要大家保持鉆研的精神,一切歷史真相都會慢慢的浮現在我們面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