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戶1915046282
努爾哈赤入關(guān)以后,最大的一個問題就是滿漢之間的矛盾得不到解決,滿足用武力征服了漢族,但是此時的漢族并不想屈服于滿族,滿族也沒有從根本上統(tǒng)治漢族,所以,他們就像通過文化來徹底統(tǒng)治漢族。其中最為典型的一件事就是“剃發(fā)易服”。
其實滿足的軍隊一開始就對漢族人開始實行“留辮子”,他們主要視為了驗證漢族到底是不是真心臣服于他們,不過隨著努爾哈赤的去世,皇太極又是建立政權(quán)初期,形勢還不太穩(wěn)定,況且這個“留辮子”的制度也是對漢人的侮辱,所以眾多漢人反對這個制度,所以當時這項政策實施的并不完整。
后來順治帝繼位,順治帝比較柔弱,此時朝中政事大權(quán)全都在他的叔父多爾袞手里,所以多爾袞才是當時幕后的掌權(quán)者,多爾袞也決定對漢人實行“留發(fā)不留頭”的政策。
說到這個政策的實行,我們不得不說的是另外一個人,孔聞謤,他是孔子的后代,而且當時的他已經(jīng)51歲了,當時清軍入關(guān)之前他是做了一個小官職,不過他活的卻非常瀟灑,每天的日子甚是樂哉。
也不知是趨于何種心里,孔子這位后人便決定上書多爾袞,準備用自己的一番真誠來打動多爾袞,于是他就寫了一篇文章準備上書,文章中就寫出了自古以來都是這種頭飾,而且從未變過,如果現(xiàn)在改了,那就是對祖先的不敬,所以他認為應該繼續(xù)保持這種頭飾。
本來他覺得自己的文章完全可以打動多爾袞,不過多爾袞可不這么想,他這一上書,反倒是讓多爾袞有了一個想法,多爾袞就想,現(xiàn)在體罰制度一定要嚴格,既然孔聞謤是孔子的后代,如果孔子的后代都直接剃發(fā),那么還有誰敢不從這項制度呢?后來多爾袞就對孔聞謤說到,你即是孔子的后人,但這種做法確實離經(jīng)叛道,這是大罪,定當按殺頭處理,不過念及你是孔子的后人,所以就饒你性命,但是此刻你忤逆朝廷,所以罷免你的官職,隨后孔聞謤就被罷免了官職,從此他就天天待在家中,最后在貧困潦倒中郁郁而終。
這一介文人非要與權(quán)臣作對,很明顯胳膊是擰不過大腿的,最后多爾管的鐵血政策,也讓滿足獲得了最終勝利,漢族的人也全部聽令剃發(fā)留起了辮子,服飾也改成了滿族服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