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不會記住那么多的細節(jié),它只會記得勝利者!只有強者才有資格去書寫歷史!所以我們要在有限的生命時光里,綻放出屬于自己的光彩。屬于我們每一個人的足跡,串聯(lián)起來就變成了歷史。但是并不是所有的人都有那個勇氣去回顧歷史。明朝是中國歷史上最強盛的朝代之一,朱元璋是明朝建立的最大功臣,他扭轉了從安史之亂以來中原對北方游牧民族的畏懼心理,安史之亂到宋朝滅亡之間,中原朝廷對北方游牧民族都是卑躬屈膝。
自古強者為王,明朝在朱元璋的帶領下愈發(fā)強盛,不僅鞏固了君主統(tǒng)治的地位,而且還屢次打擊蒙古,讓他們不敢輕易來犯。就這樣,強盛的明朝引來了世界上許多國家和部落的進貢和朝拜,并且促進了各國間的文化交流。一國的建立必定少不了開國大臣,朱元璋的明朝亦有。當初與他一起征戰(zhàn)沙場的兄弟可以說是生死之交,但為何朱元璋對他們十分頭疼。原本,朱元璋想讓他最喜愛的兒子朱標繼承他的皇位,奈何天意弄人,朱標沒等到那天便走在了他爹前面,這讓朱元璋心痛到不想呼吸,但是日子還得過,國家還需要統(tǒng)治,于是,他便把所有希望寄予到朱允炆身上。
朱允炆為人仁厚,但是威信不足。那些和朱元璋一起建國的那些大臣們無法被震懾。朱元璋也非常擔心,開始考慮怎么樣讓自己的孫子不受到威脅。當時正逢馬皇后要過生日,皇帝朱元璋請那些功臣們吃飯,也順便在宴會上旁敲側擊,讓他們收斂一些??吹讲妥郎系氖澄锶忌盗搜?。桌子上竟然只有一些蘿卜,韭菜,青菜,豆腐等等,朱元璋看這些大臣都不太想吃,就說,這些菜是為了讓大家清正廉明,如果吃不慣,也可以加一些菜。果然,接下來又上了不少其它的菜,什么燕窩兔肉,狗肉什么的。
大臣們才喜笑顏開,紛紛品嘗起了美味。而此時有兩個人卻放下了筷子,一個是劉伯溫,一個是徐達。徐達是因為發(fā)現自從這三道菜上來之后,劉伯溫的表情就不自然,他知道劉伯溫神通廣大,想必是算到了什么,于是也跟著劉伯溫放下筷子。徐達詢問劉伯溫原因,劉伯溫說,這三道菜,燕窩代表飛鳥,兔肉代表狡兔,狗肉代表沒兔子抓的狗,鳥盡弓藏、兔死狗烹,定要經常跟在皇帝的身邊,才能幸免于難。果然,飯后不久,朱元璋殺了胡惟庸,而徐達則是主動辭去官職并交出權力,每天陪在朱元璋身邊,相當于主動讓朱元璋監(jiān)視自己,這樣,他才安享晚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