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鐘書大家都知道,《圍城》、《管錐編》的作者,聲名在外;吳宓,雖然知道的人不多,但是學文學的人都應(yīng)該了解,他是清華大學國學院的創(chuàng)始人、詩人,被稱為是中國比較文學之父,更是與陳寅恪、湯用彤并稱為清華大學“哈佛三杰”。這兩個人之間如何產(chǎn)生交集的呢?吳宓是錢鐘書的老師。
吳宓1894年生人,而錢鐘書則是1910年生人,兩人整整差了16歲,按說錢鐘書對吳宓這樣的長輩應(yīng)該是很尊重的,可是在錢鐘書后來從清華畢業(yè)之時,校長馮友蘭更是直接去找錢鐘書,希望他能留下清華任教,可是錢鐘書卻非常傲嬌地回了一句:放眼整個清華,葉公超太懶,吳宓太笨,陳福田太俗,沒有一個教授有資格可以當我錢某人的導(dǎo)師!
這個話很多人聽了都覺得錢鐘書大逆不道,雖然學習成績好,并且很有才華,但是也不能這樣目中無人,在中國,人們對品德的要求是遠遠高于才華的,有才無德也是很不受待見的,所以錢鐘書此語一出,很多人都對其有負面評價,但這里面更多的還是對錢鐘書的嫉妒。
為何嫉妒錢鐘書?因為上天似乎把對所有的文人眷顧都賜予了錢鐘書。錢鐘書看書一目十行,而且不是那種裝看,而是真看,一本書看下來超過80%的內(nèi)容他都可以復(fù)述出來,這種超強的記憶力幫助錢鐘書大大提升了看書的質(zhì)量,這是其一;其二,錢鐘書本人有是個愛學習的人,當時清華大學圖書館中文學類的書籍被他翻了個遍,那個時候借書是要在書的首頁記上借書人的名字的,所以幾乎每本書上都有錢鐘書的名字,很多同學就以找到一本錢鐘書沒看過的書為榮,可見錢鐘書的影響力。
更讓人生氣的是,錢鐘書屬于天才級別的人物,每次上課從來不聽講,都是自己玩自己的,要么畫畫,要么自己寫東西,當時吳宓就經(jīng)常在錢鐘書上課玩的時候提問他:MR錢,這個問題你明白了嗎?結(jié)果錢鐘書每次都能給出正確的答案,而且每次考試都是全年級第一名,因此很多同學都“恨”錢鐘書,甚至有人想要花錢雇人打錢鐘書一頓。
加上錢鐘書少年得志,因此心高氣傲,這也是符合這個年齡階段的人的特征的,即便如此,吳宓還是很喜歡自己的這個學生,這也難怪,哪個老師不喜歡好學生呢?但是當這個好學生直言說出“吳宓太笨”這樣的話的時候,吳宓的反應(yīng)才是真正讓人欽佩,他并沒有惱羞成怒,也沒有在別人面前說錢鍾書的壞話,而是對錢鐘書這人做出一個相當可觀的評價:
Mr.Qian的狂傲,并不是孔雀亮屏般的個體炫耀,而是身為文人骨子里的一種高尚的傲慢,這并沒有什么。
然后笑笑,揚長而去,僅此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