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水縣政府新聞網(wǎng)
西藏是中國湖泊最多的地區(qū),湖泊總面積約2.38萬平方公里,約占全國湖泊總面積的30%。"措"在藏語里就是"湖"的意思,所以我們又將西藏那1500多個大小不一、景致各異、錯落鑲嵌于群山莽原之間的湖泊,稱作是一"措"再"措"的旖旎風光。
納木措
"納木措"為藏語,蒙古語名稱為"騰格里海",都是"天湖"之意。納木措位于西藏自治區(qū)中部,是古象雄佛法雍仲本教的第一神湖,為著名的佛教圣地之一。它的東南部是直插云宵,終年積雪的念青唐古拉山的主峰,北側(cè)倚偎著和緩連綿的高原丘陵,廣闊的草原繞湖四周,天湖象一面巨大寶鏡,鑲嵌在藏北的草原上。
色林措
色林措,藏語意為"威光映復的魔鬼湖",近年來由于冰川融水的擴展,成為西藏第一大湖泊及中國第二大咸水湖。色林措被列為西藏自治區(qū)級保護區(qū),2003年晉升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qū)。在高原高寒草原生態(tài)系統(tǒng)中是珍稀瀕危生物物種最多的地區(qū),是世界上最大的黑頸鶴自然保護區(qū)。
羊卓雍措
羊卓雍措,藏語意為"碧玉湖",是西藏三大圣湖之一,湖光山色之美,冠絕藏南。羊卓雍措中有大小島嶼21個,島上生活著各種候鳥,使這里成為西藏最大的水鳥棲息地和野生禽類的樂園。像黃鴨、天鵝、鷺鷥、沙鷗等應有盡有。那成千上萬只白色水鳥在湖面飛翔的畫面,十分奇異壯觀。
拉姆拉措
拉姆拉措可能在旅客心中籍籍無名,卻在藏地百姓心目中是最具傳奇色彩的湖泊之一。位于山南加查縣曲科杰叢山之中的拉姆拉措像一個葫蘆,兩頭圓中間稍細,湖并不大,大約有2平方公里左右.。據(jù)說只要虔誠地向湖中凝望,圣湖就能為朝圣者顯示出未來的各種景象。
多慶措
亞東溝越過帕里鎮(zhèn)和卓木拉日雪山后邂逅了多慶措。多慶措位于亞東縣堆納鄉(xiāng),湖畔牧草豐美,岸邊的草甸上盛開著各種野花,成群的水鳥在湖水中嬉戲。自古以來,這里方圓一二百公里范圍內(nèi)是自由放牧的公共草場。每年春夏至初秋,這里便是牧民的天堂和各種優(yōu)質(zhì)馬的自然展示會。
佩枯措
佩枯措又名拉措新措,是日喀則最大的湖泊。該湖三面環(huán)山,地形開闊,魚類資源豐富,湖岸有野馬、藏野驢、藏羚羊、仙鶴、黃鴨、灰鴨等動物出沒活動。尤其深秋時節(jié),岸邊水鳥棲息暢游,將佩枯措襯托得更顯風姿。佩枯措湖畔的希夏邦馬峰在湖南側(cè)60公里處,據(jù)說能在佩枯措拍到希夏邦馬峰的人都會交到好運。
巴松措
巴松措又名措高湖,藏語中是"綠色的水"的意思,長約18公里,湖面面積約27平方公里,最深處達120米,湖面海拔3480米。巴松措集雪山、湖泊、森林、瀑布牧場、文物古跡、名勝古剎為一體,景色殊異,四時不同,名類野生珍稀植物匯集,實為人間天堂,有"小瑞士"美譽。
班公措
班公措位于阿里地區(qū)日土縣城西北約12公里處,日土縣境內(nèi)的湖水以淡水為主,少部分為半淡水。每年春夏之際的5-7月,班公措湖心的鳥島便棲息有數(shù)萬只斑頭雁、棕頭鷗、鳳頭麻鴨等二十多種水鳥,景色壯觀。
瑪旁雍措
瑪旁雍措在西藏阿里地區(qū)普蘭縣城東35公里、崗仁波齊峰之南,最早名為"瑪垂",或"瑪垂措",是雍仲本教中廣財龍王的名字。據(jù)說瑪旁雍措是最圣潔的湖,是勝樂大尊賜與人間的甘露,圣水可以清洗人心靈中的煩惱和孽障。每到夏秋季佛教徒扶老攜幼來此"朝圣",在"圣水"里"沐浴凈身"以"延年益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