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殺華雄的是孫堅,而且殺的也沒有戲劇性,所以可以忽略不計。從《三國演義》來分析一下這事兒吧,挺有意思的,看看一個人要想C位出道,要抓住每一個可以表演自己的機會,一戰(zhàn)而天下知。
1,華雄出場,為啥曹操手下武將不上。
《三國演義》上,華雄戰(zhàn)敗了孫堅,群雄震驚,然后他就來十八路諸侯帳前挑戰(zhàn)了。
這十八路諸侯其實是曹操倡議聚集的,為的就是討伐董卓。
曹操以獻刀為名,想要刺殺董卓,被發(fā)現(xiàn)后就逃了,曹操這人奉行的原則就是:打得過就打,打不過就跑。
他一氣跑回了老家豎起一桿大旗,上面只寫了倆字:忠義。
然后就開始招兵買馬,很快就拉起來一幫人馬開始,這時候曹操發(fā)表檄文,公開討伐董卓,第一個響應的就是他的發(fā)小袁紹。
此時曹操的力量還很弱,手下大將只有六個:李典,樂進,夏侯惇,夏侯淵,曹仁,曹洪。
雖然曹操也算一路諸侯,但是和袁紹四世三公所具有的深厚底蘊比起來,曹操還是太弱小了。甚至和很多小諸侯想比,曹操也顯得太弱小了。
所以在十八路諸侯中,曹操只充當了參謀的角色,他肯定不會派自己的手下去迎戰(zhàn)華雄的,他手下的每一兵每一將都很珍貴,損傷一個就少一個。
2,華雄的兇悍成就了關羽
華雄其實沒有殺死諸侯的多少戰(zhàn)將,給人造成很兇悍的印象是因為他先砍了第九鎮(zhèn)諸侯鮑信的兄弟鮑忠,又戰(zhàn)敗了孫堅,孫堅號稱江東猛虎,竟然被華雄追著打,連頭巾都丟了,這也太兇悍了。
然后華雄又單挑群雄手下大將,快刀亂麻的殺了諸侯的兩員大將,震懾住了諸侯。
華雄殺了誰呢?
他先斬了袁術手下大將俞涉,后來冀州刺史韓馥夸下??谡f:
吾有上將潘鳳,可斬華雄。
結果大網(wǎng)紅潘鳳出場沒多久,也被華雄斬了,這時候諸侯皆失色,都不愿派自己手下大將去給華雄送人頭了,袁紹還在感嘆可惜自己的大將顏良文丑不再,不然華雄何足道哉。
這時候關羽出場了,關二爺說:將愿往斬華雄頭,獻于帳下!
劉關張三兄弟不是十八路諸侯之一,他們是半路上碰上劉備的同學公孫瓚,然后蹭了公孫瓚的門票才能進入十八路諸侯的陣營。
關羽在軍中的職位只是個馬弓手,馬弓手就是會射箭的大頭兵。
此時連各位將軍都搞不定華雄,忽然出來個大頭兵說;我能把華雄砍了,剛剛損失了大將,袁術正心中郁悶呢,聽到這個連眼睛都睜不開的大頭兵竟然吹牛不上稅的要去殺華雄,簡直氣不打一處來,難道自己辛勤培養(yǎng)的大將還不如你一個大頭兵?
所以袁術大怒,要把關羽打出大帳。
這時候曹操出來打圓場了,親自倒了杯熱酒,為關羽壯行,關二爺也開始表演他的驕傲了,他對曹操說:
酒,且斟下,某去便來
然后提刀出帳,三聲鼓響關公就把華雄的人頭提進大帳,熱酒還溫。關公一戰(zhàn)成名,十八路諸侯都記住了關羽關云長這個名字。
關羽也從一個名不見經(jīng)傳的馬弓手,一躍成為三國名將。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要想C位出道。關鍵時刻必須要挺身而出,如果還能表演一下自己的小傲嬌,那就更妙了。
后來的三英戰(zhàn)呂布,給了三兄弟一個更大的表演舞臺。
呂布勇武冠絕天下,三兄弟選擇在十八路諸侯面前大戰(zhàn)呂奉先,勝負不重要,重要的就是要讓十八路諸侯和天下英雄記住自己的大名,從此天下人誰敢輕視劉關張這三個豪杰。
賣出劉備關羽張飛這三個名字才是重中之重,戰(zhàn)敗呂布與否反而沒那么終于。虎牢關大戰(zhàn)之前劉關張無名無權一無所有,戰(zhàn)呂布雖然危險,但是其紅利也很巨大,劉關張用這種方法向天下宣布:我們,來了。
這個故事給我們一個啟示,那就是人要想出頭必須找對表演的舞臺,然后就是努力表演,把自己的名字自己的臉賣出去,讓更多的人知道,這樣就成功了一半了。。
================================
文:薛白袍
歡迎點贊,歡迎討論,謝謝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