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河是中華民族的“母親河”從這里孕育出了中華文明,它從青海發(fā)源一路流經(jīng)了9個省,攜帶著黃土高原的泥沙滾滾而來,匯入渤海,其中一部分的泥沙在下游經(jīng)過長年累月的沖擊,形成了華北平原,孕育了許許多多的中國人。

黃河在源頭并不“黃”,只是在經(jīng)過黃土高原的時候攜帶了大量的泥沙,使得河水變成了黃色,而且隨著黃土高原的水土流失現(xiàn)象越來越嚴重,黃河攜帶的泥沙開始增加。大量的泥沙在河道淤積,使得黃河的水位提高,最后水位竟然高出了兩岸,人們不得不修建起高高的防洪堤,防止黃河的泛濫。黃河越來越高成地上“懸河”,為何不清理里面的泥沙?原因是這樣。

如果要清理黃河中的黃沙,首先就要花費大量的人力和物力,黃河在中上游的水流都十分湍急,想要在這樣的環(huán)境下去清理河道中淤積的泥沙,難度十分大。而且黃河的泥沙大部分來自于黃土高原,它只要經(jīng)過這里,就會攜帶泥沙,這是不能阻止的事情,即使把河道的泥沙清理干凈了,很快它又會帶來新的泥沙,永遠都清理不干凈,因此單單是清理泥沙是沒有用的。

而且每年國家都會在黃河的下游清理一些泥沙,但是清理出來的泥沙無處安放,放得近一些,又怕黃河發(fā)洪水重新把泥沙卷回去,如果放得遠一些,運輸又成為了一個問題,因此黃河泥沙很難處理。也有人提出如果在黃土高原周圍修建大壩,就能阻止黃河攜帶大量泥沙,但是首先在黃河的泥沙上修建大壩就是一件非常困難的事情,因為泥沙容易塌陷,而且它的流動性很好,一旦移動整個大壩都毀了。

其實想要治理泥沙,最好的辦法就是從根源入手,黃河每年攜帶的大量泥沙都是因為黃土高原的水土流失嚴重而導致的,因此想要減少黃河的泥沙量,可以在黃土高原上個進行植樹造林,讓植物抓住這些黃土,減少泥沙流入黃河的數(shù)量,讓黃河的泥沙量漸漸減少,這樣才能從根本上解決黃河泥沙量過大的難題。

黃河成為地上“懸河”并不是一天兩天的事情,而是長年累月積累下來的,因此治理黃河也是一個漫長的過程,需要全國人民的共同努力。對于治理黃河你有什么想法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