娛記談資 2019-06-15 16:27
拉瑪九世
為什么歷代國王都會給他們取一個中國名字,而且都是姓鄭呢?這其中還有一段不為人知的故事。故事的開頭,得從雍正年間的一位中國人說起,這位中國人來自廣東潮州,他名為鄭鏞,年輕的時候為了謀求生活背井離鄉(xiāng),偷渡下海來到了泰國。他在泰國做生意,并且娶了當時的一位泰國女子為妻,過了幾年便生下了他的兒子,取名鄭信,就是這位中泰混血兒,影響了泰國的王室。
拉瑪九世
在幼年的時候,鄭信的父親便去世了,因為他打小聰明好學,又熟知幾國語言,便被當時泰國王室里面的一位大臣拍耶節(jié)悉收為了義子,鄭信就得到了這位義父的細心栽培。他先是經過比丘尼師剃度為僧,后來又在他21歲的時候還俗,經人舉薦成為了宮廷中的侍衛(wèi)。在宮廷中,他因為得到了當時泰王的信任,官職一次又一次被提升,先是被賜封爵位,后來直接賜給了他達城的封地。
鄭信的塑像
泰王去世以后,鄭信又一次被召回到都城,只是當他還沒有回到都城,緬甸和泰國的戰(zhàn)爭就爆發(fā)了,而他扛起了守衛(wèi)都城的重責。公元1767,緬甸軍隊很快就將有著400多年歲月的暹羅攻陷,還用火將這座古城燒毀。鄭信帶著軍隊在東南沿海一帶反擊,在這一年的12月28日,鄭信自立為王。他一面抵擋著緬甸的不斷進攻,一面又進行著國內統(tǒng)一的戰(zhàn)爭。
鄭信的塑像
用了三年多的時間,在公元1770年,他基本上實現(xiàn)了整個王國的統(tǒng)一,同時他還帶領軍隊機向外擴張領土。鄭信在位期間,這個王朝的領土面積達到了巔峰,甚至在老、越、緬三國都有城池。在他稱王以后,曾經多次派遣使者前往清朝,希望能夠得到皇帝認可。只可惜當時在位的是乾隆,他并不承認鄭信的地位,不過他一直堅持向清朝臣服,甚至一直送去大量貢品,最后終于得到了清朝政府的認可。
拉瑪五世和他的兒子們
只是在他的國王身份被清朝承認沒多久的時間,他的一位手下大將便起了謀反之心,這個人就是拉瑪一世昭披耶卻克。他在殺死鄭信以后,害怕自己的真實身份在清王朝面前暴露,便謊稱自己是鄭信的兒子,因為鄭信病死,所以自己繼承了現(xiàn)在泰國國王的王位,并且還給自己起了一個中文名字。只是清王朝對于這件事的真?zhèn)尾]有追究,從此以后,泰國的王室都會有自己的中文名,這也是泰國國王都姓鄭的原因。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fā)布,如發(fā)現(xiàn)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