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匯說歷史2019-10-07 08:02
峨眉山位于四川省樂山市,山勢陡峭,風景秀麗。這座綿延千年的名山是自然和文化雙遺產(chǎn)之地,其金頂海拔3079米,是一個平坦的頂面,有普賢金像,以及金殿、銀殿、銅殿三殿;秋日在金頂上極目遠望,崖澗紅葉似火,廟宇光彩耀目, 遠處重巒疊嶂,近處溝深壑暗,視野寬闊無比,景色雄偉壯麗。沒見識過藍天下金頂上的自然和人文風光,對于我來說,峨眉山是不完整的。
我們從重慶自駕到峨眉山下住宿。峨眉山的行程如下:第一天從報國寺坐觀光車到達雷洞坪,然后徒步到金頂;第二天觀日出、云海,然后徒步下山。
選擇天氣晴朗的日子出發(fā),在最靠近金頂?shù)木频曜∷?,所有的愿望都能實現(xiàn)。
第一天下午,見普賢金像,以及金殿、銀殿、銅殿三殿。
我見普賢金像。
普賢金像,高達48米,氣勢恢宏,是目前世界上最大、最高的十方普賢像。無論我站在那個方位,普賢都能慈眉善目地看見我,于是我朝普賢拜一拜,愿此生平安健康。
我見金殿。
金頂?shù)淖罡叻迨墙鸬?,明代所修,是華藏寺其中的一殿,毀于火,后重修。屋頂、檐邊、門窗等由金銅合金澆鑄而成,是最金碧輝煌的廟宇,特別是在陽光照耀下,金光閃閃。
當金殿和銅殿并列的時候,金殿在后,銅殿在前,可以看出兩殿的顏色差異,金殿更為金光耀眼,銅殿更為雄渾莊嚴。
金殿和銅殿的大門都是朝西的,此方向可以看遠眺西方的貢嘎雪山和瓦屋山;金殿和銅殿的背面都是朝東的,特別是金殿后面就是懸空800米的陡崖和深澗。希望自己第二天早起不要搞錯方向,看日出、云海,朝東看;看雪山、群巒,朝西看。
我見銅殿。
銅殿,又稱“華藏寺”,始建于漢代,毀于火,后重修。主殿為大雄寶殿,屋頂、檐邊、門窗等皆為銅鑄,雄渾莊嚴。廟前香火千百年來不斷,日日前來祈愿的香客絡繹不絕。
我見銀殿。
銀殿,又稱“臥云禪院”,明代所修,是金頂僅存的古建筑,其屋頂、檐邊、門窗等皆為錫鑄,在陽光照耀下,銀光灼灼。銀殿比金殿和銅殿要低一些,白云環(huán)繞,是觀云海的好地方。
因為心愿得償,于是我覺得在云端處,金殿、銀殿、銅殿的飛檐翹角都美得心醉,尤其是銀殿延伸到藍天白云下的檐角更加的圣潔。
雖然陽光、藍天都很照應我,但我屬于高反的易感體質,3000米是我的臨界點,多少有些反應,于是我很早就回酒店癱起,準備養(yǎng)足精神看日出。朋友們晚上還上了金頂,他們對我說,萬盞佛燈點亮的金頂,非常有意境,不要這樣無情地打擊高反人士。
第二天上午,登高望遠,觀日出、云海,賞秋林。
高反的癥狀之一,就是不容易入睡,捱到4點30分剛要入睡的時候,被窗外不遠處的游客驚醒。我能夠理解快要登頂游客的激動心情,可是酒店就不能把隔音做好點。不久之后朋友們也到金頂占位置,我在他們再三催促下,捧著一顆快要炸裂的腦袋緩緩走上臺階。哇,懸崖邊全是密集人群,隔得老遠拍了一張金頂日出。
還好朝著游客較少的西邊拍了一張照片。仔細看,可以眺望到日照金山的美景,以及形如方桌的瓦屋山。
當太陽出來后,站在懸崖邊,朝上仰望,金殿背后的崖澗林木盡染,藍天若隱若現(xiàn),烘托得金殿更加耀眼奪目,震懾人心。
站在更遠處的懸崖邊仰望,懸空的崖澗紅葉燦爛、五彩繽紛,銀殿、金殿重檐雕甍、迢耀天地,四周云海流淌,起伏如浪,頓覺萬象排空,氣勢磅礴。
山頂上陽光燦爛,山腳下云海翻滾,這厚厚的云??偨o人一種仙境的錯覺。當我看見這位大哥爬上懸崖的時候,頓時心驚肉跳,還能不能好好看風景。
朝下俯瞰,巍峨磅礴的群山下面云濤滾滾,鋪滿下方整個空間,感覺地平線就是這云層,潔白虛空,無邊無涯,又誰能想到這下方就是萬丈深淵。
金頂旅程結束后,我一個人靜靜地坐在臺階上,緩緩膨脹的腦袋,遠遠地看見一對男女在吵架,雙方都很激動,早已精疲力盡的游客默默地從旁走過,前方就是金頂,沒人勸架。看了10分鐘后,我狀態(tài)開始恢復,那對男女也結束了爭吵。
徒步登峨眉山不是一件輕松的事情,那些苦,那些累,只有真正登過此山的人才知道。我第一次登峨眉山選擇的是最遠線路。最難受的事情,不是走上坡路,而是走下坡路,因為你輕松走完的下坡,還得重新艱難地爬上去,而下坡路之多,多到懷疑金頂是一個不可能的存在。
我們最初的下山是輕快的,藍天明媚,處處彩葉,讓人驚喜。從金頂一路盤山而下,欣賞峰巒疊翠、古木參天、群猴戲山、林中禪寺等等美景,終于有一種從天上回到人間的快樂。
峨眉山有“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的妙語,不久之后我們就進入濃霧之中。下坡路走久了,對膝蓋、腰椎的折磨開始顯現(xiàn),我們隊伍中也出現(xiàn)了爭吵,情侶、夫妻體力都不濟的時候,最容易出現(xiàn)的問題是“誰應該照顧誰”。
走到萬年寺的時候,霧氣漸漸散去。有朋友說,看見這三個字,眼淚水都快流出來了。萬年寺有纜車,走得崩潰的朋友坐纜車下山,還有體力的朋友繼續(xù)徒步到停車處。
我一個人全程開車,沒有讓別人代勞;我一個人背包走完全程,沒有讓別人幫忙;我一個人扛著相機拍照,沒有借用誰的照片;甚至還帶著隊伍中體力還行的朋友走完樂山大佛。有些路總得一個人走過,就會明白很多事情得靠自己撐起。
佛說:眾生皆苦,唯有自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