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八講歷史昨天08:00
吳一峰
二十世紀杰出的寫實主義山水畫大家,一個成就卓著卻被長期淡忘的藝術家。
擅山水,兼書法、篆刻,其作品以傳統(tǒng)筆墨寫現(xiàn)實山川,而畫中景致皆可按圖索驥,指名而得。
大圖模式 大圖模式 大圖模式 吳一峰早年拜師馮超然,其山水畫遠溯宋元,近師明清,在繼承傳統(tǒng)筆墨的基礎上,借鑒西畫的焦點透視方法,進行了大量的對景寫生。
大圖模式 △《嘉陵江》
大圖模式 △《錦江春色》
大圖模式 △《青城上清宮》
1932年吳一峰隨黃賓虹入蜀寫生,因慕蜀中山水之雄奇險秀,決計留居蜀中,一住就是66年,可以說四川就是他的第二故鄉(xiāng)。
大圖模式 △《黃果樹瀑布》
大圖模式 △《清音閣瀑布》
他對蜀中山水上情有獨鐘,讓自己的藝術生涯與四川山水完全融和在一起。他在巴蜀及滇黔的山水之中,邊走邊畫,積累了大量的畫稿,被譽為“蜀山寫照第一人”。
大圖模式 △《峨眉雪景》
大圖模式 △《劍門寒雪》
大圖模式 △《大鵬古寨》
他筆下的名勝青城山、峨眉山、劍門山,以及別的高山大野、遠林平楚、江流雨霧、通都大邑、關隘津梁,無不展示出了真實山水與筆墨形式的高度統(tǒng)一。
用他自己的話說,是“以古人的筆墨,寫天地間實景”。
大圖模式 △《龍門紀游》
大圖模式 △《都江春色》
大圖模式 △《 川滇通途 》
畫中寫實并不是簡略的速寫,而是進行工致的描繪,山石、樹木、建筑、人物的刻畫大都依照原貌而作。
大圖模式 △《都江古堰》
大圖模式 △《青城春色》
在設色上,他將重彩畫法和水墨淡彩結合起來,呈現(xiàn)出一種介于青綠山水和水墨山水之間的面貌,在保持傳統(tǒng)風格的同時,獲得現(xiàn)代感。
他與黃賓虹、李可染、陸儼少都是二十世紀在山水畫變革上做出探索并富有成效的畫家,各自代表了不同的藝術風格。
大圖模式 △《峨眉一線天》
大圖模式 △《長江三峽》
大圖模式 △《雙橋清音》
吳一峰一生所得現(xiàn)場寫生稿無數(shù),創(chuàng)作具名山水數(shù)千,是二十世紀畫壇上以實景寫生推動山水畫變革與發(fā)展的一位貢獻卓著的重要畫家。
大圖模式 △《巫峽風雨》
大圖模式 △《峨眉山月》
大圖模式 △《九華山秋色》
由于半個世紀的歷史原因,吳一峰的杰出成就被湮埋忽略。直到90年代末,他的山水畫成就才逐步得到了世人的重視和認可。
美術界對他的評價為“二十世紀前半葉以寫生探索山水畫變革最富成果的畫家”“堪與李可染、陸儼少等中國山水畫大師比肩”。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fā)布,如發(fā)現(xiàn)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