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家庭中的我,是別人的女兒,別人的母親,別人的妻子,因為母親跟妻子的角色,我又出現(xiàn)了很多其他不同的角色。我想在座各位身上應該也有很多很多角色,我常常在想為什么很多時候,我們會做出一些自己并不喜歡的事情,可能對家人說一些我們并不喜歡說的話,有很大原因是我們被這些角色的義務所掌握住了,所以我們忘記了自己的本心,忘記了“我”的這個部分,所以我就從“心”出發(fā),從這個角度開始談。
幸福取決于你的思維方式
哈佛大學開了一門幸福課,其實應該是積極心理學或正向心理學的課。在這個課上哈佛大學教授提到一句話,他說“幸福取決于你的思維方式?!鄙现苣┑臅r候,我跟84歲的媽媽一起吃飯,就把這一句話告訴她,她就非常高興,覺得這話太有道理了。
我父母的夫妻關系非常好,我父親在幾年前過世,之后我媽媽就一直覺得,沒有我爸爸在的后半生要怎么過,所以有很難過、走不出來的感覺??墒呛髞砺?,我們會帶她去一些原來沒去過的地方,像我媽媽從大概80歲開始喝咖啡,她現(xiàn)在每天都會喝一杯咖啡,而且是跑到家附近的咖啡廳喝咖啡。所以我媽媽就說,其實好像一切都是根據(jù)你怎么想而有一些改變,她忽然間發(fā)現(xiàn)我爸爸過世以后,其實她的生活反而擴大了,變成另外一個很大的世界,一個很大的圈子。她原來從來沒有想過自己會坐在一個咖啡廳喝咖啡,也沒有想過她會跟朋友去唱歌,也沒有想到她生活的世界變得這么大這么快。所以我想幸福取決于你的思維方式,以前很多人有一個比喻:半杯水,你可以說“我還有半杯水”,也可以說“我只有半杯水”,分享給大家。
用心做夫妻,成為一個新的父母
回到最初,我又想到兩句話,一句是很有名的女性主義者西蒙·德·波伏娃在一本叫《第二性》的書里面寫到的,叫做“先做一個人,再做男人或女人。”
第二句是《小王子》里面的,叫做“所有的大人都曾經(jīng)是小孩?!笨墒俏矣X得重點不是這句話,是接下來那一句,你們知道是哪一句嗎?就是我們都忘記我們自己曾經(jīng)是小孩這件事情。所以就像我剛剛提到,當我們有很多角色在自己身上的時候,我們都會忘記原來的我們是什么樣子。所以同樣地,所有的夫妻都曾經(jīng)是仇人嗎?當然不是,可能都是情侶,都是愛人,可是那個愛到哪里去了?它為什么不見了?
同樣地,所有的父母也都曾經(jīng)是夫妻,或曾經(jīng)是很高興地說“我終于做爸爸了”、“我終于做媽媽了”??墒俏覀儸F(xiàn)在看到很多父母跟孩子之間其實不是這個樣子,所以我就邀請大家跟我一起想一下,作為一個丈夫、作為一個妻子,作為一個爸爸、作為一個媽媽,你最初的激動是什么?
其實在我自己的婚姻生活、做父母的過程當中,我也常常會去想這些。我先生其實是一個還蠻不會談情說愛的人。在我們談戀愛的時候,他曾經(jīng)寫給我一封信,最后一句話我一直記得很清楚:在一張紙上寫下這么多的愛,對我來說還是頭一次。我覺得好浪漫,有時候在婚姻生活當中,當我需要一些這種情感的東西時,就會想到那句話,那是一個最核心的東西。
作為媽媽,其實有很多深刻的印象,但是我想提蠻深刻的一個印象。我兒子剛上小學的第一天,我牽著他的手走著去上學,他就抓著我的手,抓得非常緊。然后第二天、第三天……就這樣大概走了不到一個星期,有一天我才跟他走出家門沒多久,他就遠遠看到他同學,于是很高興地叫了他的同學,就把我的手放開,然后沖向那個同學。我有點愣在那個地方了,因為我的期待是一雙手被他抓得緊緊的。所以我覺得很多父母都有這樣的心情,就是我們很希望讓孩子好,但是卻忘了一件更重要的事情——我們怎么樣放手,讓孩子去追求自己的人生。
因此今天的主題,大會的主題叫做“心”,“心理”的“心”,“心父母,新成長”,我想再往前推一步,叫做用心做夫妻,成為一個新的父母。
先做夫妻,再做父母
先做夫妻再做父母,大家同意這個概念嗎?心理人類學家許烺光教授曾經(jīng)提到說,在家庭中有不同的雙人關系,在我們?nèi)A人社會里,最重要的雙人關系是父子關系。在西方社會里面,最重要的兩個人是夫妻。結婚的時候我們會說,女方要嫁到男方,男方娶一個老婆,所以就有“嫁娶”的觀念,而在西方全部都是“結婚”。
在我們父子軸的觀念里面,我們很重視孝順,重視子女跟我們的關系是服從的,是父親的決策,然后收入公有,要居住在一起,對男生跟女生待遇不同,母子關系會有糾結發(fā)生。可是剛剛我們提到的哈佛大學的幸福課里面,班夏哈教授就提到,他說幸福的第一要素是親密關系。所以大家可以很清楚看到,在西方,先做夫妻再做父母,人們絕對是很同意的。這就是夫妻軸的觀念,它所有的想法都跟父子軸的想法是相對立、相沖突的??墒俏覄倓偮牭揭恍┤烁嬖V我“先做夫妻再做父母”是對的,可是也有一些人沒說話,也許那些人會覺得不對,應該是當父母比較重要,當夫妻沒有這么重要。這是非常真實跟正常的現(xiàn)象。因為臺灣中央研究院院士、心理學家楊國樞教授就提出,目前臺灣是處于一個混合型家庭,我相信大陸也是,因為我們在新舊價值觀交錯的時候,所以我們有一些父子軸的傳統(tǒng),也有一些夫妻軸的想法,因此很多很多沖突就是來自這兩種觀念的交匯。
最后,家庭、夫妻關系對親子關系的一些影響,我用兩個圖做一個總結:一個是齒輪,三個齒輪彼此是互相有關系的;另外一個是兩個箭頭,我們身上很多東西是來自我們上一代,然后我們怎么做也會影響我們的下一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