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微信公眾號“Vista看天下”
作者:陳香香
說社交網(wǎng)絡里衍生的學科——自拍藝術指導,一定是報名人數(shù)最多的一門。
如何拗出一個優(yōu)雅、可愛,能讓男女神一眼注意到你、又不會太刻意做作的pose?什么濾鏡既能磨掉痘痘、又不至于失真到變成隔壁班女生嘴里的“綠茶”(是的,人類就是這么矯情)?
只要你還沒“有顏任性”到吳世勛的地步,這些都是普通人學無止境的課題。
因為修圖APP的進步之快、擬真度之高,久而久之很多人可能已經(jīng)忘記了真實的自己長什么樣了,以至于認為智能手機才是造成自拍泛濫的罪魁禍首。
但其實人類對于自拍的癡迷,那可是不僅是最近幾年才有的了。
據(jù)記載,第一次有記錄的自拍實例可以追溯到1839年。只不過180年前,人類自拍的方式還很古早罷了。
1909年,美國攝影先驅Robert Cornelius的自拍
畢竟顏值這東西,永遠是掌握在自己手里才心安。發(fā)哥就曾一語道破其中的真諦:“萬一遇到個子比自己矮的影迷跑過來,仰拍出張大臉怎么辦?”
用腳趾頭想想都知道,大家這么努力是為了什么:這個習慣于評判美好皮囊的時代,現(xiàn)代人的自信實在是太稀缺了。拍100張能挑出一張敢發(fā)朋友圈的,這一晚上連拍帶修的努力也算沒白付出。
但拍起照的你一直這么卑微嗎?那你也太小瞧自己了。
翻翻你人人網(wǎng)里10年前的自拍,就知道曾經(jīng)自己有多蜜汁自信了。
現(xiàn)在的00后一定想不到,沒有“自拍”的時代,青春期叛逆不羈的少男少女們都是怎么自拍的。
那時,80和90后沒有某612、沒有人像模式、甚至都沒有前置攝像頭。因為技術的限制,絕大多數(shù)的自拍都出自一個像素撐死只有30萬的后置攝像頭。
正如你所見,亮騷的顏色和時尚的外形讓一部諾基亞5300成了當紅炸子雞。更重要的是,在我等普通人都用小靈通時,能用諾基亞自拍的女孩簡直是人群中的公主了。
別瞧不起“老阿姨”們的設備落伍,用后置攝像頭自拍可是極其考驗技術的,沒點真本事可不行。
最重要的一點:你首先得在盲拍的情況下,準確地進框。高低、距離稍微偏差一點點都不行,反手還很容易抖,廢片率極高。
為了方便手殘黨,不少貼心的手機廠商還在后置攝像頭旁邊貼了一片鋁質的反光卡片。自拍時你可以從中大概判斷出自己的位置,類似這樣 ↓↓↓
不過設備落伍也有好處,在這么低的像素下,雀斑、痘印、黑眼圈等臉上的瑕疵也就很難被看清楚。
模糊產生美,再配合上用光線來達到的美顏效果,這種逼近曝光效果的自拍照可以說是誰拍誰好皮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