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的學期承載新的夢想,新的夢想開啟新的超越。轉(zhuǎn)眼間我們迎來了開學,很多孩子卻還沒正式放下放假狀態(tài),出現(xiàn)了各種各樣的學習問題。
家長們不能因為孩子開學了就松一口氣,事實上,在開學第一周,孩子往往會面臨各種各樣的開學問題,需要家長的幫助。
在最為關(guān)鍵的開學第一周,我們應該如何幫助孩子順利過渡,擺脫開學焦慮癥,順利實現(xiàn)新學期超越呢?
1
開學第一周的不良表現(xiàn)
上課注意力不集中:
上課時不認真聽講,經(jīng)常開小差,不是和身邊同學聊天,就是看著窗外。
有些孩子明顯的精神不濟,特別是上課時就提不起精神,很容易走神,甚至直接打瞌睡。
孩子注意力不集中,原因就在于孩子還沉浸于假期的輕松中,還未找到緊張的學習狀態(tài),也未能端正嚴肅的學習態(tài)度。
加上在假期里太貪玩,經(jīng)常熬夜,睡懶覺,導致精神不足,也不適應早起。
沉迷電子游戲:
在家里沉迷手機、電腦等電子游戲,往往為了游戲而放下學習,沒好好做作業(yè)。
回到學校,和同學聊的幾乎都是電子游戲,學習時反而心不在焉。
要知道,15歲以下的孩子好奇心重,自制力差,十分容易被電子游戲等新鮮事物所吸引,難以抵制其誘惑,從而無心學習。
學習情緒低落:
開學后情緒不穩(wěn)定,經(jīng)常無緣無故就發(fā)脾氣,特別當家長要求孩子學習時,往往會被拒絕。
不愿意完成作業(yè),開始自我懷疑,不知道自己為什么讀書,也覺得自己可能讀不好書。
孩子情緒的明顯低落,主要源于身份的轉(zhuǎn)換與環(huán)境的變化。
重新回到校園后,要遵守各種規(guī)章制度,要面對更加嚴格的要求,這些情況都會讓孩子的情緒變得不穩(wěn)定。
出現(xiàn)厭學傾向:
開始陷入極度自卑,認為自己在各個方面都不如人,總是把“不想學”、“煩死了”、“很累”等等掛在嘴邊。
把失敗合理化,不從自身找問題,反而怪學校怪老師,以此麻痹、安慰自己。
一旦孩子出現(xiàn)厭學傾向,他們的成績會大幅下滑,其心理狀態(tài)也會出現(xiàn)明顯的消極傾向,家長應該立即重視起來。
2
如何實現(xiàn)開學超越
優(yōu)生與差生的區(qū)別,在開學第一周已經(jīng)能明顯看出來。
優(yōu)秀的學生很快就能進入學習狀態(tài),不僅能夠按時按量完成各項學習任務,還能主動爭取額外的學習,或者培養(yǎng)自己的興趣愛好,以實現(xiàn)全面發(fā)展。
處于中下水平的學生往往不能過渡好假期與新學期,以至于出現(xiàn)注意力不集中、情緒低落、不愛學習等等開學不良反應。
家長們應該發(fā)現(xiàn),學習好的孩子總是越學越好,學習差的孩子總是越學越差,不是因為他們的智商差異,而是兩者的主觀能動性不相同。
孩子并不是天生愛學習的,但有的孩子能主動學習,有的孩子卻非常懈怠,全在于他們的主觀能動性。
為了培養(yǎng)孩子的學習主觀能動性,在家庭教育中,家長可以做好以下4點。
獎罰分明:
英國教育家培根先生說:習慣是一種頑強而巨大的力量,可以主宰人生。
孩子之所以主動學習,很大原因是因為他們已經(jīng)有了這樣的習慣,是習慣促使他們“愛”上學習。
而形成習慣最關(guān)鍵的一步,就是和孩子約法三章,嚴格執(zhí)行,并且一定要做到獎罰分明。
孩子做得好的,要及時獎勵,讓孩子知道這么做是好的,以后也要一直堅持。
孩子做得不好的,就要適當懲罰,避免孩子以后再次犯錯。
獎罰分明的教育是有力量的教育,孩子從中規(guī)范了學習行為,并且在長時間的堅持中,培養(yǎng)了良好的學習習慣。
鍛煉孩子的注意力:
孩子的注意力難集中,會直接影響其學習,他們的學習能力也會越來越差。
鍛煉孩子的注意力,讓他們學會專注,積極主動地投入學習,就要做好以下三件事——
定時:規(guī)定孩子在一定的時間內(nèi)完成某些事情,讓他們逐漸形成時間概念,掌握用最短的時間做最多的事情的方法。
定量:安排稍微超過孩子能力的任務量,從而不斷提高孩子的學習與做事效率,幫助孩子專注于工作中。
專注一件事:鍛煉注意力的前提是,每次只能讓孩子專注于一件事,因為人的精力與注意力是有限的,應該利用最有限的能力,把事情做完、做好。
緩解孩子的學習倦?。?/p>
給孩子講一些勵志故事,或者分享生活中一些有趣的事情,經(jīng)常跟孩子聊聊天,有利于轉(zhuǎn)移孩子的注意力,緩解其學習疲勞。
帶著孩子出去參加戶外運動,進行適當?shù)捏w育鍛煉,有利于鍛煉孩子的體能,讓孩子有飽滿的精神重新投入到學習當中。
只有當孩子感受到學習的快樂,他們才會愿意學習,才有可能愛上學習。
家長可以多鼓勵孩子,多給他們積極的心理暗示,讓孩子主動感受學習的快樂。
讓孩子樹立學習目的:
孩子學習情緒低落的又一原因是,他們不知道自己為什么讀書。
“是爸爸媽媽要我讀的...”“老師說要認真讀書...”“我不知道為什么要讀書?”
只要孩子一天沒有學習目的,他們就難以擺脫厭倦狀態(tài),進入新學期緊張的學習氛圍中。
目的不明確,學習不夠刻苦,孩子的成績自然跟不上,久而久之就會失去信心與動力。
要讓孩子知道,學習是為了自己而學習,優(yōu)秀的成績是自己努力的成果。
所有的成功,都離不開刻苦用功與努力付出,讓孩子為自己的努力與成長而高興,他們也會在學習中建立正確的價值觀與人生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