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里的埃及艷后
這一年,她的丈夫,也是她同父異母的弟弟,將她趕出了亞歷山大城。如果簡單了解一下托勒密王朝的話,就會知道才21歲的埃及艷后,能活下來的希望十分渺茫了。這個充滿謀殺、爭權(quán)奪利的家族,意外死亡者比比皆是。
雖然逃出亞歷山大城之后,埃及艷后立刻開始召集軍隊,但是和丈夫托勒密十三世相比,她幾乎沒有勝算。但是,就在埃及艷后垂死掙扎的時候,潰敗的龐培來了。在與凱撒的戰(zhàn)爭中,龐培不幸落敗,逃往埃及是最后的掙扎。
結(jié)果,埃及艷后的丈夫,托勒密十三世,在宦官波提紐斯的鼓動下,派人一刀捅死了龐培,割下他的腦袋獻給了凱撒,企圖討好這個強大的征服者。托勒密十三世所害怕的,就是自己的王國如同塞浦路斯一樣,直接被強大的羅馬所占領(lǐng)。
結(jié)果,這次馬屁沒拍好,凱撒對于埃及人擅自殺了龐培十分氣憤——本來毫無希望的埃及艷后,意識到自己的機會來了。
凱撒并非來占領(lǐng)埃及的,否則他也不會只帶5300人了。這次的埃及之行,一是為了抓住龐培,二是為了穩(wěn)定埃及的政局。從小見識了埃及如何在羅馬面前卑躬屈膝,埃及艷后早已明白,討好凱撒是自己唯一的出路。
美劇中的凱撒、埃及艷后及凱撒·里昂
大多數(shù)人都認為,年輕的埃及艷后用美貌征服了凱撒,可事情絕沒有這么簡單。當(dāng)埃及艷后脫光衣服把自己裹進毯子,被送到凱撒的臥室時,這位強大的羅馬征服者已經(jīng)54歲了。
我們當(dāng)然不用去懷疑埃及艷后的美貌,但是對于一位54歲的權(quán)謀者而言,一夜風(fēng)流的意義并沒有這么大。埃及艷后自然也明白這個道理,如果凱撒想要穩(wěn)定埃及局勢,完全可以把她再裹進毯子里,送到托勒密十三世的面前,那就只有死路一條了——可怕的是,托勒密十三世確實是在討好凱撒,所以收了龐培人頭之后,凱撒完全可以離開埃及,繼續(xù)剿滅龐培的余黨,鞏固勢力。
所以,那一晚,埃及艷后一定和凱撒聊了很多,讓這位“大叔”對自己的政治目光非常佩服。于是,第二天凱撒就把托勒密十三世叫來了,非常認真的表示:你們小兩口不要鬧,好好過日子,聽話。
托勒密十三世怒了,他不能忍受凱撒這樣的決定,于是想要滅掉凱撒。
根據(jù)凱撒《內(nèi)戰(zhàn)記》的說法,埃及將軍阿基拉斯率領(lǐng)20000步兵、2000騎兵,迅速趕到亞歷山大城,將凱撒團團圍住。當(dāng)然,受鼓動的埃及人民也參與了進來,想要殺掉這些羅馬“侵略者”——凱撒讓自己陷入到了危險的境地,難道僅僅因為“一夜風(fēng)流”?
美劇中的凱撒
我們把時間倒回到凱撒18歲的時候,蘇拉已經(jīng)成功掌權(quán),正在一步步清初當(dāng)年的政敵馬略和秦納的黨羽。凱撒,是馬略的侄子,秦納的女婿,他絕對是蘇拉的眼中釘。
當(dāng)然,因為凱撒當(dāng)時確實沒有參與政治斗爭,蘇拉礙于面子沒有殺了他。但是,他要求凱撒與秦納的女兒科涅莉亞離婚,和蘇拉家族聯(lián)姻——年輕的凱撒果斷拒絕了,此后只能逃離羅馬,直到公元前78年才回來。
凱撒為什么敢拒絕蘇拉?因為從小生活在上流社會的凱撒,非常富有政治遠見。反抗蘇拉也許有喪命的危險,但背叛懷孕的妻子科涅莉亞,則會讓自己背上壞名聲,以后的政治前途將會異常艱難。
凱撒第二任妻子是蘇拉的孫女龐培亞,但是結(jié)婚沒多久妻子就鬧出緋聞——凱撒在法庭上極力為妻子辯護,堅持不相信妻子出軌。但是當(dāng)此事告一段落之后,凱撒又和妻子離婚了,他告訴別人:“凱撒之妻,不容懷疑?!?/strong>——年輕的凱撒尚不會被感情左右,五十多歲的時候難道傻了?
凱撒會不會被美色所誘惑,也許吧。但是這位征服者在羅馬,“緋聞女友”排成了長隊。鹽野七生在《羅馬人的故事》中寫道:“只有凱撒擁有讓所有上流社會貴婦人自愿列隊等候他青睞的魅力。”
埃及艷后與凱撒、安東尼
很簡單,為了錢。凱撒負債累累是眾所周知的,他和上流社會的貴婦人相處中,出手闊綽;他為了拉攏平民階層,新建了大量的公共建筑,花了很多錢;他四處征戰(zhàn),也消耗巨大。
凱撒缺錢,而埃及艷后有錢。
從公元前一世紀初,被羅馬控制的埃及,就已經(jīng)成為了羅馬的大糧倉。依靠尼羅河兩岸的富饒土地,托勒密王朝快速聚集著財富。而羅馬元老院的那些貴族們,也已經(jīng)習(xí)慣了從埃及勒索錢財。
埃及艷后10歲的時候,他的叔叔——塞浦路斯國王,就因為給羅馬人送錢不太爽快,被逼服毒自盡。而埃及艷后的親爹托勒密十二世,更是依靠不停的賄賂龐培等人,才在失勢后又奪回了王位。
羅馬人缺錢,凱撒自然也缺錢。埃及艷后則不然,她頭腦靈敏,善于管理,能弄到錢。于是,缺錢的凱撒遇到了愿意給錢的埃及艷后,兩人自然一拍即合——幫埃及艷后穩(wěn)定王位,比直接占領(lǐng)埃及要更實在。因為占領(lǐng)埃及意味著財富屬于羅馬,而搞定埃及艷后則意味著財富屬于凱撒。
于是,凱撒愿意冒著危險與托勒密十三世決裂,也愿意平定叛亂后和埃及艷后瀟灑的游玩兩個月,更愿意讓埃及艷后給自己生一個兒子。
亞克興海戰(zhàn)
凱撒死后,安東尼又和埃及艷后糾纏在一起,難道僅僅因為女王的美貌?當(dāng)然不是,安東尼在埃及富得流油,實力非常強大。和屋大維的亞克興海戰(zhàn),安東尼召集了超過500艘大型戰(zhàn)艦,可見他在戰(zhàn)備上花了不少錢。而幫他撈錢的,只能是埃及艷后。
最終,到了屋大維的時代。也許年近40歲的埃及艷后不再青春靚麗,但也應(yīng)該嫵媚動人。只不過,屋大維和凱撒、安東尼都不一樣——他不用再擔(dān)心元老院,他開創(chuàng)的是羅馬帝國的時代。也就是說,他不再需要埃及艷后幫他撈錢,埃及成為羅馬的行省,也就事實上屬于他了。
所以,埃及艷后能征服凱撒和安東尼,能為奄奄一息的托勒密王朝續(xù)命這么多年,不僅是因為自己的美貌,更因為她知道怎么利用財富,這是她的“秘密武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