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源書店 茶館里的書店
去漢源書店之前,怎么也不會想到它會是這個樣子的。我一直以為它只是一家擺放著茶幾和椅子,可供買書人坐下來歇歇腳的書店,就像許多我們曾經(jīng)見過的書店一樣,書店一隅有一塊供人小憩、喝茶的地方,書多桌少??墒菨h源書店不是這樣的。
書店的門面很古雅,“漢源書店”四字為漢隸,鑲有紅紅的細方框邊,組成一方陽文印章狀。進得門去,也是古雅氣十足,迎面的一屏圓弧形大書架看似不經(jīng)意但肯定是刻意布置過地放著幾排書。墻上、立柱上擺滿各種壁掛、小飾品,這些東西無一例外的也是舊貨。最里面的一間放的是店主收集來的各種舊家具,甚至有舊衙門里的“肅靜”牌。在這樣的一方有點感覺時光倒流的空間里,三十多桌男男女女各自捧著書埋頭苦讀,任何聲響都無法使他們抬起頭來張望。漢源書店里非常安靜,靜得使我們在拍照時,覺得連照相機快門的“咔嚓”聲都是巨響,從而產(chǎn)生一種打擾別人的抱歉感。
看完漢源書店,我對目前上海對書報的需求率有了一定的理解,也明白了為什么上海的許多咖啡館、茶館、冷飲店、酒吧乃至快餐店都會放著大量的報刊供人隨時取閱。
靜軒書苑 咖啡館里的書店
一盞燈光一點音樂,一杯咖啡一卷好書,午后或夜晚,獨自一人或是邀兩三好友,在咖啡書店里消磨,也算得是有情趣了。
靜軒的主人是一位漂亮大方的姑娘?;蛟S是她曾在英國留過三年學的緣故,靜園的桌椅,書架,甚至是咖啡具都帶有歐式的典約風情。有時,坐在深色的沙發(fā)里,聽著米開朗杰彈奏的肖邦鋼琴曲,人便會不知不覺地沉浸在幽幽的書香和陣陣的咖啡香中。那份隨意與漢源所具有的強大的召喚力不同,打個比方,漢源如果是你家的書房的話,那這里則更像是臥室。
這里最大的特點就是書與咖啡的近乎完美的配合。CAPUCCINO色的地毯,MACCHIATO色的書架,ESPRESSO色的桌椅加上無處不在的咖啡味道,我反正是徹底投降了。在靜園的里面還有幾個相對獨立的小空間,當你端著你的咖啡,抱著你的書在那里時,我相信你定可以暫時擯棄一些瑣碎煩惱,去好好想一些你真正感興趣的東西。
地鐵站里的書店
上海淮海南路地鐵站里的很大,客流量也大,大部分是等候地鐵的人,順手買上一些翻看,但名氣大了,專程過來買書的人也不少。在書店的過道里,還放著一些桌椅,專供買書的人坐下來慢慢地看,當然也提供各類飲料,讓乘坐地鐵的趕路人稍事休息。
令我感到吃驚的是,這里的書多而新,不像人們印象中一些位于交通口岸的書店所出售的圖書陳舊而價貴。因為買書的人多,面積大,圖書的品種比較齊全,新書也能夠及時上架,甚至做到比一般的書店新書上架速度更快。坐一次地鐵,逛一次,幾乎就不用再找另外的書店了。
據(jù)國外有關(guān)信息表明,建立于機場、車站及旅游點等位置的書店流通率與新書上架率相當高。這個地鐵書店正讓我看到了今后書店發(fā)展的一些端倪,正是流動的人帶動了書的流動。
明君書店 地鐵里的書店
上海地鐵汶水東路站的明君書店設(shè)在驗票閘機里邊,乘軌道交通線的人不用驗票出站就可以逛書店。記者在這里碰到了一對年輕情侶,他們正在實行早已制定好的軌道交通線購書計劃,每站都下來,遇到有書店就逛一逛,像明君書店這樣設(shè)在站臺內(nèi)的,買完書就可以再回去坐軌道交通線,不需重新買票,方便又劃算。
影城書店 電影院里的書店
上海影城里的書店實用性很強,它專營最新的雜志和暢銷書,有很大一部分電影類雜志和書籍,這正和它所處的位置有關(guān),就連它的櫥窗里貼著的也常不是圖書廣告,而是一些電影海報。所以來看電影的人有時間便會到這里翻翻電影介紹,了解電影最新動態(tài)。像影城里的這類書店專業(yè)性強,選址又好,不但能發(fā)展自己的個性,生存也無憂。
思考樂 與讀者互動的書店
“人類一思考,上帝就發(fā)笑”——思考樂是因此得名的嗎?思考樂的幾家店搞得可謂各有特色。席地而坐著,除了和思考樂先生的大頭像相伴是不變的,徐家匯美羅城店里有親子教育的“兒童天地”,福州路店的旁邊就是星巴克咖啡館,浦東南路的店里晚上有好看電影的“藝文空間”,綠色的思考樂,還是很講究和讀者的互動性的。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wù),所有內(nèi)容均由用戶發(fā)布,如發(fā)現(xiàn)有害或侵權(quán)內(nèi)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