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題
(唐)李商隱
颯颯東風細雨來,芙蓉塘外有輕雷。
金蟾嚙鎖燒香入,玉虎牽絲汲井回。
賈氏窺簾韓掾少,宓妃留枕魏王才。
春心莫共花爭發(fā),一寸相思一寸灰!
【芙蓉塘外有輕雷】中國人的《田園交響曲》
李商隱的詩,特別是很多頂級的七言律詩,大多是“無題”;我們今天選的三首詩,跟風都有關系,干脆幫你起個題目,就叫《風繼續(xù)吹》。
李商隱的調(diào)調(diào),是無病呻吟的,是欲說還休的,是艱深晦澀的。他整個人就是一個“封閉的系統(tǒng)”,你不要指望去了解他。他的詩“無題”,其實也“無解”。無解,從另一個角度看,就是有無數(shù)個解。我們不必挖空心思去考據(jù),李商隱愛過什么人(據(jù)說愛過一個女道士)、受過什么傷,我們只需要把自己的感受“強加”上去——你說是什么就是什么。
千百年以后,有很多人,不管看沒看過他的詩,都在“心有靈犀”地模仿。西方建筑史上的“洛可可”、繪畫史上的“印象派”、文學史上的“意識流”,都是他的徒子徒孫。很多文藝青年喜歡“哥哥”,其實,李商隱就是他那個時代的張國榮。
“颯颯東風細雨來,芙蓉塘外有輕雷”。四季之中,春天容易讓人傷感,特別是和風細雨的時節(jié),風吹起衣襟,雨潤濕臉龐。睫毛沾滿水珠,世界一片朦朧。芳草、野花、綠樹、池塘。天邊傳來輕輕的雷聲,這是“人蓄無害”的春雷,不是夏天暴風驟雨下的電閃雷鳴。
李商隱的詩,是有畫面感的,更有韻律感,你仿佛能聽到聲音。讀這首詩,我感覺在聽貝多芬的《田園交響曲》,特別是里面雷聲滾滾的樂章。貝多芬的音樂大多很硬氣,不多的幾個,比較輕柔緩和,但是依然有風骨,就像《田園》。據(jù)說,創(chuàng)作《田園》的時候,是貝多芬一生中心情最好的時候,正在談戀愛。他在鄉(xiāng)下享受悠閑時光,把花草牛羊、風雨雷電都寫進曲子里了。
屋外是東風、細雨、輕雷。屋子里陳設繁復,一座蟾蜍形狀的香爐,輕煙從蟾嘴里不絕如縷冒出來?!盁恪薄盃拷z”,就是“相思”的意思。還來個諧音,真是“悶騷”。大唐早年的詩人不是這樣的,他們都這么寫——“愿君多采擷,此物最相思”!
賈氏與韓掾(yuàn)、宓(fú)妃與魏王,都是郎才女貌的典故。
“春心莫共花爭發(fā),一寸相思一寸灰!”這是一個“悶騷”包的大爆發(fā),弄到底卻還是很失敗的樣子……
【昨夜星辰昨夜風】小公務員的“深夜食堂”
無題
(唐)李商隱
昨夜星辰昨夜風,畫樓西畔桂堂東。
身無彩鳳雙飛翼,心有靈犀一點通。
隔座送鉤春酒暖,分曹射覆蠟燈紅。
嗟余聽鼓應官去,走馬蘭臺類轉(zhuǎn)蓬。
生活中的李商隱,是一個小公務員,活得很憋屈?!绑w制內(nèi)”的成功標準,是升遷、是級別。他倒也想找靠山、抱粗腿,但是笨手笨腳、拙嘴拙舌,到頭來把自己弄得更憋屈。
在朝廷上班,小公務員們經(jīng)常要值夜班。夜宵就在機關食堂吃,跟同事一起。食堂的方位,在畫樓的西畔、桂堂的東邊。大家圍成一桌,“隔座送鉤春酒暖,分曹射覆蠟燈紅”,送鉤、射覆都是酒桌上的游戲。他們玩各種游戲,就像現(xiàn)在的人們湊在一起玩“殺人”、摜蛋、三國殺、扎金花。
夜晚給人一種不真實的感覺。世界籠罩在一片黑暗中,有燈火的地方仿佛就是世界中心。天一亮,大家又乖乖回到現(xiàn)實中去?!班涤嗦牴膽偃ィ唏R蘭臺類轉(zhuǎn)蓬”,繼續(xù)當差、打卡、各種奔走,活得跟一顆蓬草籽兒差不多。
一起吃深夜食堂的兄弟們,其實都好開心的。就你李商隱不開心,恐怕是因為你想太多?!吧頍o彩鳳雙飛翼,心有靈犀一點通”,一種懷才不遇的感覺。
有人說這首詩是寫愛情的,除非是“基情”,否則也是想多了。
老早以前有部電視劇,名叫《昨夜星辰》,“七零后”應該都有印象。劇情我不記得了,記得主題曲是這樣唱的:“昨夜的、昨夜的星辰,已墜落,消失在遙遠的銀河……”鄧麗君唱的。
“昨夜星辰昨夜風”,好不真實的感覺!
【東風無力百花殘】苦戀宅男,心如刀割
無題
(唐)李商隱
相見時難別亦難,東風無力百花殘。
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
曉鏡但愁云鬢改,夜吟應覺月光寒。
蓬山此去無多路,青鳥殷勤為探看。
那么多《無題》,就數(shù)這首最凄慘、最凄涼、最凄美。宅男李商隱懷著巨大的胸悶,把他的痛苦展示給我們看,成就了文學史上的高峰,這是一種多么無私的分享。推薦歌神張學友的《心如刀割》,有得一拼。
心情平穩(wěn)的時候,是“颯颯東風細雨來”,從容不迫的感覺;心情糟糕的時候,就是“東風無力百花殘”,世界末日到了。李商隱的世界,絕對是主觀的。
“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這是名句,我們上學時寫作文,經(jīng)常用來形容辛勤的老師——老師不見得希望我們這么想。我們家里現(xiàn)在正在養(yǎng)春蠶,看著蠶寶寶一點點長大,沙沙地吃著桑葉,是一種饒有興致的感覺。但是在李商隱的眼中,不是這樣子的,他預兆了春蠶“悲慘”的命運,吐絲吐到死。冷靜客觀的人都知道,這只是一種自然現(xiàn)象,春蠶自己也需要一段化蛹成蛾的成長史。至于蠟燭,它不是一個生命體,談不上有什么情感。
“曉鏡但愁云鬢改,夜吟應覺月光寒?!痹缟掀饋砜寸R子,嘆氣;晚上燈下亂讀書,心寒。
“蓬山此去無多路,青鳥殷勤為探看。”蓬山是什么?海上仙山,可望不可即;青鳥是什么?仙山女子的信使??傊际翘摕o縹緲,毫無可能。說到“蓬山”,李商隱在另一首《無題》中說得更夸張,“劉郎已恨蓬山遠,更隔蓬山一萬重”,簡直像小孩子賭咒,徹底絕望。
哎,怎么說呢?青春總是殘酷的,苦戀總是傻傻的。小李,今宵多珍重!
===========================================
以當代情懷,看古代詩詞;以“美詩 美圖 美文”為特色重新發(fā)現(xiàn)經(jīng)典,帶孩子和父母念詩。感謝您關注“寶寶念詩”!感謝您每一次的閱讀、點贊和轉(zhuǎn)發(fā)!本文圖片據(jù)網(wǎng)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