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蟬忽發(fā)最高枝,不覺立聽無限時
馬上立夏,知了的鳴叫聲會越來越多,這也意味著,“知了大軍”正陸續(xù)從地里爬上樹梢,金蟬脫殼,準(zhǔn)備開始它的歌唱生涯。
為了避免在最脆弱的時候被天敵捕食,蟬一般選擇夜晚蛻皮羽化,晚上八九點至凌晨兩三點是它們羽化的高峰期。蟬的幼蟲先從地底鉆出,離開它生活了多年的樹根王國,艱難地爬到樹干半高的地方,用第一對足緊緊地鉤住樹干。它生命中最艱難也最燦爛的一次轉(zhuǎn)化就開始了。幼蟲的皮在胸節(jié)背部裂開,翠綠色的成蟲便從這道縫隙中鉆出來,如此艱難,要消耗掉半個多小時。
剛羽化的蟬,外殼還未硬化,翅膀也沒展開。在天亮前,它們的身體顏色會逐漸變深,血液流入翅膀,皺巴巴的翅膀就筆直挺括了。天亮?xí)r,它們就會愉快地開始生命中第一次飛行。
蟬蛻,全形似蟬而中空,為蟬科昆蟲黑蚱的幼蟲羽化時脫落的皮殼,別名為蟬退、蟬衣、蟲蛻、蟬殼、蚱蟟皮、知了皮、金牛兒、蟲衣。
在夏、秋二季收集,除去泥沙,曬干而成。
味甘,性寒,歸肺、肝經(jīng)?!侗静菥V目》認(rèn)為,蟬蛻含大量甲殼質(zhì)及蛋白質(zhì)、氨基酸、有機酸,具有疏散風(fēng)熱、透疹止癢、退翳明目等功效,可用于治療小兒驚厥、小兒夜啼、破傷風(fēng)、皮膚遇風(fēng)瘙癢、胃熱吐食等癥狀。
現(xiàn)代醫(yī)理證明,蟬蛻有抗驚厥、鎮(zhèn)靜作用,能消除肌肉震顫,降低橫紋肌緊張度?!端幮哉摗氛J(rèn)為,蟬蛻能治小兒渾身壯熱驚癇,兼能止渴。
其功效主要有六點:通鼻止癢,利咽開音,開竅,明目,祛風(fēng),止啼。
通鼻止癢
由于蟬蛻輕,能散風(fēng)熱,歸肺經(jīng),可通鼻止癢。用于外感風(fēng)熱致鼻塞、鼻癢之癥,常與金銀花、薄荷相須為用。
利咽開音
臨床用于風(fēng)熱上擾所致聲嘶,常與木蝴蝶、桔梗相須為用。
開竅
因其形似蟬而中空,故可開竅。用于各種類型的耳鳴,常與丹參、葛根、石菖蒲相須為用。
明目
與其散風(fēng)熱功效相關(guān),用于風(fēng)熱所致的眼紅、眼眵多等癥。常與菊花、夏枯草相須為用。
祛風(fēng)
蟬蛻既能祛外風(fēng)止癢,用于風(fēng)疹瘙癢,又能息內(nèi)風(fēng)、平肝風(fēng),用于小兒不自主眨眼。常與天麻、鉤藤相須為用。
止啼
用于小兒夜鬧或煩躁,常與鉤藤相須為用,或配合燈心草。
蟬蛻粥
材料:粳米50克、蟬蛻5克
制作:
1、將蟬蛻揀去雜質(zhì),洗凈曬干,研為細(xì)末。
2、與淘洗干凈的粳米一同入鍋,加水500毫升,先用旺火燒開,再轉(zhuǎn)用文火熬煮成稀粥。
功效:清風(fēng)散熱,宣肺止痙。適用于小兒外感風(fēng)熱、咳嗽聲嘶、麻疹透發(fā)不暢、小兒驚癇、目赤、夜啼等癥。
雞內(nèi)金安神粥
材料:粳米100克、雞內(nèi)金30克、蟬蛻10克、白砂糖30克
制作:
1、將蟬蛻、雞內(nèi)金共研細(xì)粉備用。
2、將粳米洗凈,入鍋加水適量,煮粥至稠。
3、調(diào)入藥粉3克,煮五分鐘。
4、用適量白糖調(diào)味。
功效:健脾安神,補中益氣;適用于小兒夜驚不安、小兒佝僂病等癥。
蟬蛻僵蠶燉豬心
材料:
蟬蛻15克,僵蠶12克,銀花10克 ,黃連6克,防風(fēng)6克,豬心1個。
制作:
1、將蟬蛻、僵蠶、銀花、黃連、防風(fēng)洗凈;豬心另外洗凈,切塊。
2、將上述除了豬心之外的材料一起放入煲內(nèi),加清水適量,大火煮沸后放入豬心,轉(zhuǎn)小火煎煮半小時后,加蔥、姜、鹽調(diào)味,即可飲用。
功效:對煩躁,嘔吐腹痛,驚厥,大便腥臭,小便赤黃,舌苔薄黃等有效用。
冬瓜苡仁蟬蛻湯
材料:
鮮冬瓜1000克(有白灰的老冬瓜更好),生苡仁50克,蟬蛻6克,燈芯草4扎。
制作:
1、冬瓜洗凈連皮切成塊,生苡仁、蟬蛻用水浸泡片刻.
2、燈芯草用清水洗凈,然后用四種湯料一同放進砂鍋內(nèi),加進適量水煲湯。
3、煮開后用文火煲約1小時。調(diào)味即可。
功效:本湯能清熱利水,生津除煩,適合于暑熱煩惱、汗多尿黃、咽喉干熱者。
PS:真品蟬蛻和偽品蟪蛄殼的區(qū)別
蟪蛄和蟬是同科昆蟲,且都有脫下來的干燥皮殼,但蟪蛄殼不具有蟬蛻的藥用價值,使用時要注意鑒別。它們的不同主要有三點:
一、大小不同
蟪蛄殼:個頭比真品蟬蛻小,長約1.7厘米,寬約1厘米。
二、顏色和光澤度不同
蟪蛄殼:表面灰棕色,半透明或不透明,微有光澤。
三、胸背面裂口彎曲度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