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經典詩文浩如煙海,華夏文明光輝燦爛,中華五千年的歷史積淀出中國人深邃的智慧,誦讀經典詩文,讓優(yōu)秀的經典文化在我們血脈中流淌。1、群龍無首,吉。
解 釋:《周易乾卦》——群龍無首,六爻皆動。并非如某些人所說,指事物處在新生的初級階段,可見連綿不絕的龍身,預示著事物處于蓬勃向上發(fā)展的急速發(fā)展階 段,而是另有其意。龍,陽物也,乃至剛至陽之物,代表了積極、正義、堅強不屈?!叭糊垺睙o首,一群“龍”在一起各盡所能,團結互助,忠心不二,積極發(fā)展, 何須“首”的出現(xiàn)。故曰:“吉!”
2、百善孝為先,原心不原跡,原跡貧家無孝子;萬惡淫為首,論跡不論心,論心世上少完人。
解 釋:天下的善事,以孝順最為善,一個人有沒有做到孝順,要看他內心是不是想孝順,而不是看他怎么做的。否則的話,如果非要讓父母吃好穿好,才算孝子,那窮 的揭不開鍋的人家就沒有孝子了。天下的惡事,以淫亂最為惡。一個人是不是惡,要看他做的事情,而不是看他內心怎么想。如果心里產生過邪念的人就算壞人,而 不管他做沒做壞事,那這世上就沒有好人了。3、人不為己,天誅地滅。
解 釋:其中的“為”字有兩種讀音,但是正確的讀法是第二聲(陽平),這里的“為”是動詞,為己:修為自己。人如果不修行自己的德行(改進提升自身不足),那 么天理難容!4、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chú)狗。(原句: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圣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一一《道德經》)一般人的理解:天地殘暴不仁,把萬物都當成低賤的豬狗來看待,而那些高高在上的所謂的圣人們也沒啥兩樣,還不是把我們老百姓也當成豬狗不如的東西!其實這句話的真正意思是說:天地不情感用事,對萬物一視同仁;圣人不情感用事,對百姓一視同仁。5、父母在,不遠游。 游必有方。解釋:父母在世時,如果沒有確定的奮斗目標,在外面游蕩,就不要離開父母的身邊,免得父母為你牽腸掛肚;如果有確定的奮斗目標,那就去干吧,即使失敗,父母是你最安全的港灣。6、言必信,行必果。硁硁然小人哉。
解釋:說話算數(shù),做事情有始有終是好的行為。但是如果世事變化的過于巨大,而你還在為了先前的目標不懈努力,那說的固執(zhí)淺薄的人,就是你了。7、不孝有三,無后為大。舜不告而娶,是為無后也,君子以為猶告也。
解釋:不孝有三種,其中沒有生育后代是最大的不孝,當時舜娶妻而并沒有告訴父母,是因為恐怕不娶妻會導致沒有后代,為了傳后便是不告知父母,也是可以諒解的。所以明理的君子看來,雖然沒有稟告父母,就和稟告了父母是一樣的。8、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以有涯隨無涯殆已。
解釋:你拿有限的生命去學沒完沒了的知識,你真是個傻蛋?。≡谥R爆炸的時代,即使你學一輩子,也不可能做到萬事通。所以知識夠用就行了。誰想做萬事通,誰是笨蛋二五眼。9、酒肉穿腸過,佛祖心中留。世人若學我,如同進魔道。
名言出處:明朝時期曾有修行人食肉飲酒求救人命的故事。解釋:修行之人不能食肉,但寺廟住持為救眾生性命破戒,將被打入畜道,受無量苦卻坦然面對,佛說:“我不入地獄,誰入地獄?”正是大乘佛法的菩薩精神,此住持可謂真正的慈悲心食肉。10、閉門造車,出門合轍。
(出 處:宋·朱熹《中庸或問》卷三:“古語所謂閉門造車,出門合轍,蓋言其法之同?!彼巍ど蜃鲉础对⒕怼菲撸骸白鹚拚Z言問答之間,未嘗見面交談也,而說法度 人千里同音,如閉門造車,出門合轍,了無差異?!保┙忉專恨H:車輪軋過的痕跡。指按照統(tǒng)一規(guī)格,即使關起門來制造車輛,使用起來也能和路上的車轍完全相 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