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么明信片式樣的照片總是那么漂亮?我現(xiàn)在就告訴您答案:因為它是一幅具有標準“反差”的照片!所以它夠靚麗!
上節(jié)課我講了數(shù)碼攝影中非常密切相關的兩個概念:比特和灰階。其實我無非是想提醒大家盡量使用高比特的模式拍攝。但是在收到讀者留言的時候,一些讀者將灰階與反差這兩個概念弄混了。正好我下一節(jié)課就是準備講講反差的。
其實每張優(yōu)秀照片后面都有它的秘密。只是我們大部分人不太會從理科的角度去理解它。而反差就是蘊藏在照片背后的一個小秘密。在開篇,我再次強調:99%數(shù)碼攝影的概念都來自于膠片時代人類對影像的認知。而“反差”這個概念正是膠片攝影給我們留下來的寶貴遺產(chǎn)。
反差說白了就是對比度,黑與白的對比;亮與暗的對比。在數(shù)碼攝影橫行的年代可能沒有幾個人還在關注“反差”。
這是挺靚麗的一張鄉(xiāng)村夜景照片。
當我使用PHOTOSHOP時,喜歡打開曲線來看一看。但凡是優(yōu)秀的照片,必定伴隨一幅比較好看的曲線圖。在此,我解釋一下如何看PHOTOSHOP中的曲線圖。
首先,是那根45度的斜線。這個就是反差曲線,也是我們今后要學會如何調整的一個重要工具。但是無論如何,您初次打開一幅照片的曲線圖時,這根曲線總是以45度的方式呈現(xiàn)的。
這是因為45度的斜率是標準的反差。也就是說曲線的斜率代表了一幅圖像的反差。如果斜率很大(斜線很陡峭),就是高反差;相反,斜率很?。ㄐ本€是一個小斜坡),就是低反差。
而灰色的部分“小山”---直方圖:代表了畫面中的像素分布情況,這座灰色“小山”代表了各個像素在純黑與純白之間的多與少。
橫向坐標:代表從純黑到純白的輸入亮度范圍
縱向坐標:代表從純黑到純白的輸出亮度范圍
我們用以上知識來仔細解讀上面那幅照片。
1.從純黑到純白都有像素分布,而像素最多的集中在純黑的那部分,說明夜景中的很多景物都已經(jīng)很黑了;
2.像素從純黑到中灰的部分仍然是像素非常多的,而且分布非常平均,說明這幅照片中在純黑到中灰部分有非常好的細節(jié)再現(xiàn);
3.從中灰到純白部分的像素明顯減少,但是還是存在的,而且有平均的分布,說明照片在曝光的時候充分照顧了亮部的細節(jié);
4.在像素分布中有一個明顯的分界嶺,就是在中灰部分,從中灰往純白部分,像素明顯減少,說明這是一幅針對暗部進行曝光的照片。
這幅照片不需要后期調整,就有很好的反差和亮部、暗部細節(jié)。反差曲線就是標準的45度斜率。
回想去年初冬,我來到南京棲霞山拍紅葉,結果來晚了幾天,已經(jīng)很難拍到紅葉。盡管客觀條件不好,我還是盡力試圖去拍一下。雖然不太好拍了,可是我還是盡力留意兩件事情:反差和曝光。我這里所謂反差,不是PHOTOSHOP中的反差調整,而是景物本身的反差;另一件和反差緊密相關的事情就是曝光。必須仔細斟酌曝光量。
用PHOTOSHOP調閱一下原圖的曲線就可以發(fā)現(xiàn),原圖盡管面對的拍攝環(huán)境很不利,可是在反差和曝光方面做的還是可以的。我刻意選擇了天生反差比較大的景物與背景。
1. 各個亮度級別的像素分布非常均勻。在中灰附近展開的細節(jié)很豐富。如果仔細看大圖,可以留意到很多影調細節(jié)。
2. 反差很平均。為什么這么說呢?因為像素分布的“那座小山”的斜坡的斜率和45度反差曲線的斜率幾乎一致。根本不需要調節(jié)。
在PHOTOSHOP里面有反差調整的滑塊,可以直接調反差??墒怯们€能更直觀地調反差。您看,我將反差往高的方向調整。其實很簡單,就是讓曲線的斜率一下子變得更陡峭,“山坡”變陡坡了就OK。您看我壓縮了純黑與純白的范圍。這意味著有很多原本深黑(還沒有達到純黑)的像素被我變成了純黑; 有很多原本亮白直到純白的像素被我變成了灰。您可以觀察到橫坐標上兩個小箭頭靠近了。
高反差的圖像雖然看上去扎眼,但其實并不好看!不是嗎?您也通過PHOTOSHOP的圖像分析功能,親眼見證了在反差調整過程中像素的灰階損失。
然而低反差,同樣是不好看的。
我故意調了一個低反差的效果。您可以看到其實就是反差曲線的斜率調下來了,“山坡”變得平緩了。(請注意看曲線斜率的調制變化)
我還想說:一幅照片先天的曝光對于反差的控制也同樣重要。
上面這幅照片的曝光微微過頭了,結果反差馬上降低下來。只好用PHOTOSHOP在后期修正一下。
您看:我的調整方法是將曲線調整為非常接近像素分區(qū)“小山”斜率的平行斜率。
如果象網(wǎng)上很多錯誤的做法,如果直接用反差和飽和度滑塊調整,結果就是上圖這個樣子的。我將上圖這類照片直接歸類為最差勁的那類照片。在這里,它是反面教材。
這張被我命名為WRONG的截圖里,我們可以看到經(jīng)過不正確的PHOTOSHOP調整的圖像有多惡劣。在像素分布中,是大量的鋸齒和寥寥無幾的像素分布。說明原來的層次被不當?shù)牟僮鹘o大量地吞噬掉了。
而國際影展的評委們,也正是可以借助PHOTOSHOP的圖像分析功能,一眼就看出您的照片有沒有被惡意PS過。
寫到一半的時候,我想坦白:其實我從來沒有在學校里學習過PHOTOSHOP。因為那時候PHOTOSHOP才剛剛出1.0版。不過學起來還是那么順手。原因是:99%數(shù)碼攝影的概念都來自于膠片時代人類對影像的認知。我不是推薦大家去用膠片學攝影,而是反過來。數(shù)碼技術讓原本很抽象的膠片攝影變得非常直觀、非常數(shù)據(jù)化、非常具有可解讀性!應該從數(shù)碼攝影入手,反過來學習膠片攝影。如果您今后有興趣的話!
在針對“反差”這個概念進行攝影思維訓練的時候。首先,我們應該注意觀察景物本身的反差和照明狀況!
就像上圖,景物本身的反差就很低。這種照片就不要拍了。
第二天早上,老地方逛一圈,發(fā)現(xiàn)發(fā)差狀況達到要求,立刻舉起相機就拍。照片自然是好看的。
優(yōu)秀的攝影師不僅僅需要擅長于尋找攝影景物本身的反差狀況,也需要對氣象、照相器材有深入的理解,才能把握好。也就是說很多攝影的學問,并不在攝影本身。
比如,對于氣象的了解??諝獾耐该鞫葲Q定了反差。
比如,對于長焦鏡頭的了解。過多的鏡片本身就會降低反差。
就像上圖,兩個問題都遇到了,所以只能拍到一幅模模糊糊的低反差照片。沒精神!
其實,只要原地轉動180度,換上廣角鏡頭,一切迎刃而解!一張明信片就誕生了。
雖然,象上圖這樣中規(guī)中矩,具有天然的優(yōu)良中性反差,畫面細節(jié)豐富的景物比比皆是。但是您不要錯過了有些天生的,低反差的,但是卻很優(yōu)美的圖像。
最后,我總結一下:99%數(shù)碼攝影的概念都來自于膠片時代人類對影像的認知。數(shù)碼技術讓原本很抽象的膠片攝影變得非常直觀、非常數(shù)據(jù)化、非常具有可解讀性!如果一幅照片先天沒有拍到很好的反差,那么您省一省,請不要用PHOTOSHOP去調整了,因為這樣會讓照片變得更加難看。今天講了這么多用PHOTOSHOP的故事,其實不是鼓勵您去用PS,而是鼓勵您用PS去分析。在拍照的時候,腦子里就思考著這些“反差”。更多地靠拍,而不是靠修!
課后作業(yè):
留意景物中自然存在的反差。利用反差來拍攝一些照片。用反差而不是虛化來區(qū)別出主體與背景。比如特別明亮的主體,在特別暗的背景中襯托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