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海勇(【LIFE健康】) · 2015-12-24 15:43
1、恐懼。
恐懼是一種令人不快的情緒,但對人類生存來說是必需的。置身于曠野之中,如果沒有恐懼感,人類就不可能延續(xù)至今。
大腦有一個恐懼中心。美國科學家做過一個實驗:電擊32名志愿者的雙腳,同時掃描實驗對象的大腦。結果表明,產生恐懼感的神經細胞與產生疼痛感的神經細胞位于大腦的相同區(qū)域。這個“中心”獲取來自視丘下部的身體對環(huán)境的反應信息(例如心率和血壓),并且與大腦前部的理性推理區(qū)域溝通,同時連接“海馬體”—大腦中一個重要的記憶中心。這個恐懼系統(tǒng)效率非常高,以致你根本還沒有意識到發(fā)生什么事,大腦就已經作出反應了。
例如,你在開車的時候,有一輛車突然轉向插入你的車道,你在還沒明白過來前就會感到害怕。在你大腦的視覺部分“看到”危險場景之前,恐懼信號已經在你大腦的“杏仁核體”和危機系統(tǒng)之間傳遞。
如果大腦“杏仁核體”受傷,人或動物會喪失這類恐懼技能。不過對他們來說,世界反而會因此變得更加危險。應激反應是每一種生物能夠在地球上生存至今的最重要的“求生法寶”。情緒反應的自我平衡具有極其重要的作用。
恐懼還有可能是一種基因??茖W家通過功能成像學的研究,發(fā)現(xiàn)在人的大腦結構中扁桃形結構顳葉,在恐懼、焦慮和害怕中扮演著一個關鍵的角色。在扁桃形神經系統(tǒng)工作的過程中,一種名叫stath-min的蛋白質,也叫“癌蛋白18”會引起人們對恐懼的回憶。
科學家發(fā)現(xiàn),人遇到蛇時候害怕,在孩童時代就會具有;隨著時間的推移,一些經歷會導致產生新的恐懼回憶,比如說聽到那種恐怖的警笛聲,人們會以為是遇到了空襲等等,都和大腦中的扁桃形結構顳葉過度的活躍有關。
這些恐懼的回憶,往往和人類大腦的早期活動有關,都與一種stath-min的蛋白質有關。之前已經有很多證據(jù)證明,恐懼的記憶與人類的這種基因具有緊密聯(lián)系,但是科學家還未證實這種基因是否存在遺傳性。
2、悲傷和喜悅
《美國精神病學月刊》發(fā)表的一項報告對悲傷和大腦的有關研究文獻做了報道:悲傷引起大腦中70多個區(qū)域的活動變化,包括杏仁核體和海馬體,前額皮層和前扣帶皮層,腦島(顳葉下面的一小塊皮層區(qū)域)。
快樂也引起大腦許多區(qū)域的反應。美國博士丹尼爾·李維丁所寫的書《這就是你的大腦對音樂的反應》中提到,音樂會使大腦中的許多部位同時參與反應。聽到音樂聲和韻律時,視覺、感覺和運動區(qū)起反應。音樂會勾起過去經歷的記憶和情感(杏仁核體和海馬狀起反應)。假如一首樂曲打動了你,可能是因為它激發(fā)了你大腦中的獎勵反應區(qū)(阿肯伯氏核起反應)。
3、共情
“共情”是指能設身處地從他人的角度,去體會并理解他人的感覺、需要與情緒的一種人格特質。
“共情”能力需要大腦幾個區(qū)域發(fā)揮其正常功能:大腦顳葉末端處理和記憶微妙的語言信號,顳葉和頂葉的連接部分負責記憶事件,做出道德判斷并采取相應的身體行動,而額葉前皮層處理“共情”感受中包含的許多復雜的推理。
4、愛情
愛情也跟大腦許多部位的活動有關。與愛情深切相關的大腦部位包括腦島、前扣帶皮層、海馬狀和阿肯伯氏核。換言之,這些就是大腦中介入身體和情感感知、記憶和獎勵的那些部位。
科學證據(jù)表明,愛情果真是盲目的,因為浪漫的愛關閉了大腦中進行推理的部位和杏仁核體。在激情燃燒的情況下,大腦的判斷和恐懼中心也“告假”不工作。愛情還關閉掉“心智化”所需的大腦部位。
5、宗教
研究結果顯示,宗教情結可能有生物基礎,即它是與生俱來的。
人類有宗教信仰是一個很復雜的問題。它牽涉到社會、習俗、文化、政治等因素,也牽涉到認知和情緒,后者代表由腦主宰的宗教信仰的復雜心理因素。
我們的大腦中存在著所謂的“信仰分子”——大腦神經傳遞中的血清素。血清素能產生多種錯覺,如幻覺、感知錯亂、感覺自己與周圍世界融為一體等等。那些血清素含量越高的人,越容易相信神靈的存在。另外,電刺激大腦中的前顳葉,可能產生宗教上靈魂出竅或升華的超然存在感覺。有迷幻藥亦會讓人產生神秘的,類似神圣的宗教感覺的經驗?!疽陨蟽热輥碜跃W絡,作者:張進】
用愛鑄就專業(yè)力量!用心專注孩子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