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愛?還是礙?
*教養(yǎng)子女必讀,請看完本篇文章!
發(fā)人深省的好文章
鈺梅是個全職的家庭主婦,一心照顧三個成長中的孩子;孩子也很爭氣,
成績都相當優(yōu)秀,尤其就讀國三的大女兒,一路走來,幾乎都是全班第一。
但這樣的光彩,最近蒙上了一層令鈺梅十分憂心的陰影。
一個下午,是該到補習(xí)班接大女兒回家的時間,鈺梅因臨時有事而耽擱了近二十分鐘,
只見女兒臭著一張臉,
沒好氣地對媽媽說:「我還以為妳發(fā)生車禍呢!」
這句刻薄的話,深深刺傷了鈺梅的心。
第一次面對這樣的問題,她不知如何處理,到處詢問好友:「如果是你,會怎麼做?」
而她又如何面對女兒呢?她選擇冷戰(zhàn),一個星期不和女兒說話。
每個月有一個星期的早上,我會到孩子已畢業(yè)的小學(xué)當導(dǎo)護媽媽,
幫忙維持校門口的行車秩序;
也藉這段時間,近距離感受親子間的互動情 形。
我發(fā)現(xiàn),現(xiàn)在已經(jīng)很少有孩子會自行走路上學(xué)了,大都由父母或爺爺奶奶載送,
即使離家只有五分鐘路程,父母也捨不得讓孩子走路。
有些孩子到校門口,下車後便直挺挺站著,由父母為他取下安全帽、口罩或外套,
再把書包掛到孩子身上,孩子幾乎不必動手,這一貫作業(yè)便由父母全自動完成。
有一次,一個三年級的男生下車後,發(fā)現(xiàn)便當盒沒帶,
竟大聲地對媽媽吼著:「每次都是妳沒準備好,害我忘了帶!」
媽媽只笑笑地對他說:「你先進教室,我回家?guī)湍隳谩购⒆右晦D(zhuǎn)身便走進教室。
一直相信「人之初,性本善」, 但我們到底帶給孩子怎樣的教育,
竟將他們善良、純真的本性磨滅殆盡?
我們一味地溺愛孩子,來滿足自己身為父母的需求,以為這樣對孩子就是好的;
當有一天,孩子投入社會競爭的漩渦,將何以立足呢?
為什麼現(xiàn)代年輕人的抗壓性如此薄弱?
不是父母太多盲目的愛造成的嗎?
只一味要求孩子成績出類拔萃,全不管人格的養(yǎng)成,
難怪現(xiàn)代父母老是怨嘆「養(yǎng)兒難以防老」了。
有位高三的孩子,父母因病雙亡,只和讀大學(xué)的姊姊相依為命。
平常姊弟倆都住校,每逢假日回到家,就得面對一屋子的孤寂。
他告訴我:「有時想念父母,就會跑進他們生前的房間,回憶父母在世時的身影,感受爸媽留下的愛」
他沉痛地說:「有時看到同學(xué)對父母親那種不耐煩的態(tài)度,
動不動就大小聲的和父母親說話,就替他們覺得難過。
人為什麼總要等到失去了,才會珍惜曾經(jīng)擁有的呢?」
父母若真愛孩子,應(yīng)該給他一個可以面對未來人生大風(fēng)大浪考驗的生命態(tài)度;
握在手中的線放得愈長,孩子遨遊天際的空間就會愈大,不是嗎?
善巧佈施
一個乞丐少了右手臂,來到一戶農(nóng)家乞討,女主人出來招呼,
要他把門前的一堆磚頭搬到後院去。
乞丐聽了很生氣:「你沒看到我只有一隻手嗎,居然叫我搬磚頭!存心戲弄我!」
沒想到女主人蹲下來,用一隻手搬起磚頭,走到後院再走回來,然後對乞丐說:""我一隻手能搬,你為何不能?""
乞丐無言以對,硬著頭皮用左手慢慢地搬,整整花了兩個小時,才把所有磚頭搬完。
女主人遞給他一條毛巾,乞丐擦完臉和脖子後,白毛巾變成黑毛巾。
女主人又給他二十元,乞丐接過錢連聲道謝。
女主人說:「你不用謝我,這是你用汗水換來的錢」
乞丐說:「我不會忘記你的,請你把這條毛巾留給我作紀念」
若干年後,乞丐西裝筆挺來到這戶農(nóng)家,他一見年邁的女主人,
激動地說:「我從前是乞丐,現(xiàn)在是一家公司的董事長,是您幫我找回失去的尊嚴,重建信心;如果沒有您,我也許還在四處流浪?!?br>女主人一貫平常的語氣:「你的成就是你自己拚出來的。」
董事長想送一棟樓房給她,她婉言謝絕,她說:「我們?nèi)叶加幸浑p手?!?br> 這是一則充滿智慧與啟發(fā)的故事:
它給了我們?nèi)齻€觀念:
第一是擁有一雙手多麼可貴,靠著雙手萬能,創(chuàng)造無限
第二是身體有缺陷,也不要悲苦失志,更要為自我找到生活的價值
第三是佈施需要有智慧。
如果那位女主人也和一般人一樣,只是可憐乞丐,給錢、給食物,
那麼獨臂乞丐,也不會成為獨臂董事長了。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wù),所有內(nèi)容均由用戶發(fā)布,如發(fā)現(xiàn)有害或侵權(quán)內(nèi)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