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走進《圍城》有聲作品發(fā)布會”舉辦,編輯與學者對話,為大家講述了《圍城》這部“新《儒林外史》”的創(chuàng)作故事與作品風格。
周絢?。ㄈ嗣裎膶W出版社副總編輯):1944年,錢鍾書先生開始創(chuàng)作長篇小說《圍城》。在這本書的序里,他說:“我是''錙銖累積’地寫成了這部小說”。什么叫錙銖累積?據楊絳先生回憶,當時,錢先生每天只寫500字,晚上把謄清的稿子給她看。
1946年,小說寫完,最初連載于《文藝復興》雜志。1947年,由上海晨光出版公司出版。故事寫的是抗戰(zhàn)初期知識分子的群相。
33年后的1980年,人民文學出版社想重新出版這部小說,去征求錢先生的意見,當時錢先生的態(tài)度并不積極。出版社經過反復地做工作,才使得這本書重新出版?!秶恰分匦鲁霭嬉院螅芸煸谖膲弦疝Z動。接著,就是同名電視劇的走紅。據楊先生回憶說,當時讀者來信幾乎是成麻袋地收,還有讀者直接找到他們家去敲門……雖然給他們的生活造成了很大的困擾,但是他們也很開心。
到今天,人民文學出版社已累計發(fā)行了一千多萬冊《圍城》。這說明了什么?說明了經典的魅力。這部小說,被稱為新《儒林外史》,秉承了《儒林外史》諷刺的基調。語言的精妙是這部小說的重要特色,非常耐人尋味。
陸建德(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員):在小說中,我們可以看到錢先生對人心這個東西非常熟悉,這是了不起的。寫小說,他并不是純粹地依靠來自現實生活的經驗,他大量的人世間知識其實是來自他各種各樣的作品閱讀。
《圍城》大量精彩的東西在具體的描寫中、在細節(jié)中,這本書里面有趣的細節(jié)太多了,錢先生寫到小小的地方都能妙筆生花。
在書中,錢先生用了大量的比喻。就像人們分析的,《圍城》中的妙喻有三種,一是真實的寫景寫事物的形象比喻;二是抽象的思維和感覺運用具體的物象來比喻,或者反行之;三是利用喻體和本體在價值等級上的反差邏輯性,來實現語言的效果。
錢鍾書先生在《圍城》里諷刺的手法發(fā)揮得淋漓盡致,我覺得,這些諷刺手法在創(chuàng)作上有點像上世紀二三十年代的英國小說。他受英國小說的影響是很大的。
周絢?。涸S多人覺得錢鍾書先生的《圍城》是在寫愛情,其實,他是在寫眾生的無奈和精神的困境。就像書名一樣,它告訴人們,人生處處是“圍城”,結而離,離而結,沒有了局,存在著長久的困惑和困境。
陸建德:在《圍城》中,錢先生淋漓盡致地展示了一種諷刺,這種諷刺是基于時代的和人性的原因,也是基于作者對于人的脆弱性或者人性的毛病,有深深的體察,而這一點正是他和傳統文人不太一樣的地方,也是得益于外國文學對他的影響。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fā)布,如發(fā)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