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也許只有伊斯坦布爾這個世界上唯一橫跨歐亞兩大洲的城市才能讓邦德向往,讓他愿意在這里度過一年中最重要的節(jié)日。
圣誕前我到了伊斯坦布爾,一場大雪不期而至,真如鵝毛般紛飛,美麗而浪漫。
雪下得時間不長,地面溫度不低,雪積不下。一會兒轉(zhuǎn)成了小雨。
在這個有2700年歷史的城市里,有東方與西方的交匯,有基督教與伊斯蘭教的結(jié)合,還有傳統(tǒng)與現(xiàn)代的融合,也只有在這里,你是誰已經(jīng)不再重要,“只要你在伊斯坦布爾住上一個月,你可能就會變成詩人,畫家,情人,更重要的是你就會變成一個伊斯坦布爾人。對于在世界各地執(zhí)行任務(wù),不斷變化自己身份的邦德來說,這種最終的歸屬感是不是就是他最后追尋的目標呢?
這樣的青石路,也許才是這個古老城市最好的證明。
每次到這里,我都喜歡到咖啡館里,點一小杯土耳其苦咖啡。
一犬當關(guān),誰也甭想打電話,呵呵
伊斯坦布爾之所以聞名于世,主要原因之一是其得天獨厚的地理位置。在亞洲大陸最西端的黑海與地中海之間,有一條至關(guān)重要的“黃金水道”,它把亞洲和歐洲大陸分割開來,其中間部分是馬爾馬拉海峽,南端叫達達尼爾海峽,北端叫博斯普魯斯(伊斯坦布爾)海峽,總稱黑海海峽。此“黃金水道”是黑海通向外界的咽喉要地,伊斯坦布爾就坐落在博斯普魯斯海峽的南端。
從這里出發(fā)向北從海上直達黑海沿岸各國;向南接著地中海,從海上可通歐、亞、非三個大陸;站在伊斯坦布爾的高處向西望去,歐洲大陸近在咫尺;向東雖有帕米爾高原阻隔,但200O年間絲綢之路上商賈不斷往來。這種優(yōu)越的地理位置,不僅使其成為洲際交通樞紐,而且成為兵家必爭之地。
風(fēng)光秀麗、古跡繁多、交通便利、商業(yè)發(fā)達,使伊斯坦布爾成為一座世界著名的旅游城市,也是歐亞兩大洲共有的一顆明珠。
博斯普魯斯海峽把伊斯坦布爾分成新城和舊城兩個區(qū),歐洲和亞洲在這里隔海相望,隔著六小時輪渡往返的距離,而博斯普魯斯吊橋這座全世界最長的吊橋又讓歐洲和亞洲貫通起來,從歐洲到亞洲也不過就是走過一座橋的功夫。歐亞兩洲的距離不僅在空間上縮小到極點,而且因為伊斯坦布爾特殊的地理位置,東西方兩種文化在這里也接近于零距離,融合多于對立。
坐船游海峽是每次都必安排的項目。
游艇上的衛(wèi)生間門上,恰到好處地展現(xiàn)了男女內(nèi)急時的樣子,哈哈
在船上時,雨停了,天邊的烏云逐漸散開
無數(shù)海鷗在身邊翱翔
太陽出來了
天地一片燦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