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视频淫片aa毛片_日韩高清在线亚洲专区vr_日韩大片免费观看视频播放_亚洲欧美国产精品完整版

打開APP
userphoto
未登錄

開通VIP,暢享免費電子書等14項超值服

開通VIP
金斯伯格:和圣杯一樣,《大憲章》只是個傳說

在英語世界里,800年前由約翰王蓋上印璽的《大憲章》是基本權(quán)利和法治的同義詞。在美國,從“茶黨”(觀察者網(wǎng)注:茶黨運動可以追溯到1773年的“波士頓傾茶事件”,是革命的代名詞。當代茶葉黨在2009年獲得重生,主要針對奧巴馬政府的社會改革政策)到說唱歌手Jay-Z:每個人都在頌揚它,每個人都在借用它。Jay-Z最新的一張專輯,就被命名為《大憲章圣杯》。

然而支撐起《大憲章》聲名的,不過是許許多多的人云亦云。首先,它沒有收到實效。事實上《大憲章》并未取得成功。約翰是個軟弱的國王,把國庫里的錢浪費在徒勞無益的對法戰(zhàn)爭中:為負擔起這場在歐洲大陸上的爭戰(zhàn),約翰王一次次地加稅,終于激化了地方領主的叛亂。他們強迫他簽署下《大憲章》。然而約翰轉(zhuǎn)身便宣布廢棄這份墨跡未干的文件,領主們則計劃將他逐下王座。死亡及時到來,讓他逃過了這一劫。

約翰死后第二年,其幼子(觀察者網(wǎng)注:亨利三世其時只有9歲)重頒《大憲章》,但這次的版本刪掉了一些條款。13世紀,《大憲章》被重頒了許多次——如今英國國家檔案館展示的是1297年的版本,它也是英國法律所體現(xiàn)的版本。在最原始的那版《大憲章》里,君權(quán)幾乎沒有受到限制。

第二個說法是,《大憲章》是第一部立憲文本。在成為美國總統(tǒng)之前,伍德羅·威爾遜于1908年寫道,《大憲章》是立憲制政府的基石。但事實上,那個時期不論是英格蘭還是其它地區(qū),都出現(xiàn)了類似文件,把對政府權(quán)力的限制要求匯集成了法典,《大憲章》不過是其中的一份。

第三種說法認為,《大憲章》敲響了自由的鐘聲。但隨便翻一翻這份文件,就能發(fā)現(xiàn)許多可疑的地方。在某項條款里,如果債務落到了未成年繼承者的頭上,放債的猶太人就不能再收取利息;而另一條則寫著,在一些謀殺案里,女人不能作為目擊證人;還有個條文規(guī)定泰晤士河里不準設漁柵。

那么,《大憲章》為何會受到如此的尊崇?這還要回溯到17世紀早期。當時,下議院眾人及著名法學家愛德華·柯克爵士(觀察者網(wǎng)注:柯克大法官,1628年《權(quán)利請愿書》起草者之一)正同斯圖爾特王朝的君主們展開權(quán)力爭奪,是他們復活了這份文件。他們爭辯說,直到1066年諾曼底征服以前,自由的英格蘭人還享受著一系列的權(quán)利與特權(quán),而《大憲章》正是它們的載體。如此一來,作為昔日榮耀的表征,古老憲政的組成,《大憲章》被捧上了神壇。

事實上,《大憲章》是精英階級內(nèi)部斗爭的產(chǎn)物。貴族們首先要維護的,是自己的特權(quán)。比方說,當他們提到同儕審判時,他們指的并不是陪審團審判。實際上,在1215年時,當代人概念中的陪審團審判尚未出現(xiàn),人們常常通過“神判”來決定嫌疑人的命運(觀察者網(wǎng)注:physical ordeal,指通過考驗嫌疑人的身體,讓神靈判斷其是否有罪。比如讓嫌疑犯手捧熾熱的鐵塊行走一段距離,之后將手當眾包扎起來,三天后再當眾拆除:如果手上完好無損,就是無罪,如果有水泡或者潰爛,就是有罪)。所謂同儕審判,意味著貴族們可以不必接受平民的審判,而平民當中,也許就有國王指定的法官。

在整個囂亂的17世紀,各路政治反對派都熱衷于抬出《大憲章》來,奧利弗·克倫威爾因此才把《大憲章》謔稱為“大屁章”(觀察者網(wǎng)注:Carta 與 Farta,只相差一個首字母)。到18世紀,議會主權(quán)替代了君主專制,但改革者們?nèi)匀谎员胤Q《大憲章》,不過這時是把原本指住國王的矛頭,轉(zhuǎn)向議會罷了。

得益于柯克的闡釋,《大憲章》穿越了大西洋。早在1687年,威廉·潘恩就發(fā)行了一版《大憲章》;而在17世紀,許多殖民地把它納入了當?shù)氐姆审w系。隨1765年《印花稅法案》的頒布(觀察者網(wǎng)注:英國議會通過的這項法案規(guī)定美洲殖民地所有出版物、法律和商務文件加貼印花稅票,這是引起殖民地動亂的一個原因),約翰·亞當斯和本杰明·富蘭克林同時發(fā)現(xiàn)了一個可供利用的意象:橫暴的專制政府正侵犯著古老的權(quán)利——他們也因此引用《大憲章》里的不同條款,號召人們起義。開國之父們以為自己在起草美利堅合眾國憲法時借鑒了《大憲章》,——比如說“正當法律程序”這一項條款。實際上,這個詞組要到14世紀才被增補入英國法的《大憲章》。

自此以后,美國人對《大憲章》的熱衷就超過了英國人。富蘭克林·羅斯福在第三次就職演說里稱《大憲章》是“民主愿望”的體現(xiàn)。二戰(zhàn)時,溫斯頓·丘吉爾為了爭取美國加入歐洲戰(zhàn)場,提出要送給美國人一份《大憲章》的原始版本,到頭來卻發(fā)現(xiàn)英國政府手里并沒有這份文件(觀察者網(wǎng)注:1215年約翰簽署的第一份大憲章并未被保存下來,四份同時期的抄本現(xiàn)分別存放在英國國家圖書館、林肯大教堂和索爾茲伯里大教堂)。1957年在《大憲章》簽署地蘭尼米德豎起紀念碑的,是美國律師協(xié)會,而非英國人。(但在今年,英國人開始著手補救,他們炒起了一系列的慶?;顒印1热缯f,伊麗莎白二世親往蘭尼米德。同《大憲章》有關(guān)的商業(yè)活動亦如火如荼:有只橡皮鴨子名叫Magna Quacka,正同《大憲章》諧音。)

對美國人而言,《大憲章》具備了所有值得尊崇的條件:它很古老,它充滿了英國味兒,再說,也沒人真正讀過它,用它來解決燃眉之急再趁手不過。一個世紀以前,塞繆爾·岡珀斯把《克萊頓法案》稱為勞工界的《大憲章》;而不久前《國家環(huán)境保護法案》還被叫做“環(huán)保大憲章”;法官們在斷案時也頻頻引用這份文件,從寶拉·瓊斯控告比爾·克林頓性騷擾案,到關(guān)塔那摩監(jiān)獄被扣押者的請愿案,概莫能外;在反抗奧巴馬醫(yī)改時,“茶黨”更時不時要在官網(wǎng)上提一提《大憲章》。

尊捧《大憲章》的現(xiàn)象并不只在美國。莫罕達斯·甘地就南非種族平等問題展開辯論時就引用過它;在導致其被囚27年的那場審判上,納爾遜·曼德拉也抬出了這份文件??磥?,死抓著這份古老法律文本的封殼,卻罔顧其原意的,并不只有美國人。和圣杯傳說如出一轍,《大憲章》神話的分量,亦遠遠超過了現(xiàn)實。

(原文載《紐約時報》,觀察者網(wǎng)劉旭爽譯)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nèi)容均由用戶發(fā)布,如發(fā)現(xiàn)有害或侵權(quán)內(nèi)容,請點擊舉報。
打開APP,閱讀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類似文章
猜你喜歡
類似文章
大憲章:塑造美國的靈感來源
自由的基因(解讀版)
《大憲章》:最偉大的自由協(xié)議
英國的君主立憲制是怎么來的?
《紐約客》:大憲章神話八百年
費孝通: 四 憲章·歷史·教訓
更多類似文章 >>
生活服務
分享 收藏 導長圖 關(guān)注 下載文章
綁定賬號成功
后續(xù)可登錄賬號暢享VIP特權(quán)!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點擊這里聯(lián)系客服!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