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花吃了那女孩公眾號
楊天真不相信眼淚。
完全不敢相信。
我最近居然在磕楊天真的綜藝!
這位帶過范冰冰、捧過鹿晗,
身居中國經(jīng)紀人
流量C位的熱搜女王,
最近帶著旗下的藝人和經(jīng)紀
參加了一個職場真人秀
《我和我的經(jīng)紀人》。
原本我以為這只是一檔給楊天真賣慘營銷話題的節(jié)目。
(畢竟天真姐第一集一開頭就哭了,說自己熱搜上太多了辜負了藝人)
沒想到,煽情的套路只搞了10分鐘,接下來竟然全是實打?qū)嵉穆殘鰞?nèi)容:
帶藝人上通告,開形象定位會,討論年度計劃,應(yīng)付藝人負面……
你能想到所有和明星宣傳有關(guān)的工作,這個綜藝都涉及了。
而且最難得的是,這綜藝不僅還原經(jīng)紀人的日常工作,還呈現(xiàn)了一個真實、刺激的職場環(huán)境。
(比《翻譯官》《創(chuàng)業(yè)時代》之類披著職場外殼談戀愛的偶像劇都真實多了)
無論是明星,還是經(jīng)紀人,在這節(jié)目里,都是和我們一樣的職場人。
他們也會和我們一樣,遇到各種各樣的工作問題:
老板太兇、工作太多、壓力太大……
就像豆瓣一些網(wǎng)友評論的——本來以為是對楊天真的獵奇,結(jié)果卻是對青年職場的探討。
在看綜藝的過程中,
我自己還真總結(jié)出不少對工作有用的經(jīng)驗。
首先是朱亞文和一娃這一對。
朱亞文是入行超過十年的藝人了,在進入楊天真的壹心娛樂之前,他已經(jīng)拍了七八年的戲。
而一娃,做經(jīng)紀人才做了五年(也就是和朱亞文一起的五年)。
面對一個比自己資深的前輩,一娃怎樣才可以發(fā)揮自己的長處不被朱亞文牽著走?
第一,要清楚認識到,工作關(guān)系是平等的,年輕不是你膽怯的理由。
是的,一娃的年齡是比朱亞文小,甚至朱亞文說兩人在照片上看起來就像“父女”。
可是,在工作中,一娃卻總是沖在最前面,提前安排好各種細節(jié)。
比如一娃知道朱亞文容易出汗,拍攝的時候,她就會控制場內(nèi)溫度,調(diào)低一點空調(diào)。
拍攝的時候,攝影師讓朱亞文擺夸張一點的表情。
朱亞文還沒反應(yīng),一娃就馬上強勢插入:“我不會要他很夸張的(照片)?!?/p>
牢記經(jīng)紀人的職責,把維護藝人形象放在第一位。
難怪朱亞文說:
“你看她個子小小的,但是她不愿意把這個作為她的一個弱勢,她在工作交流的時候,是一個很強勢的經(jīng)紀人?!?/em>
身高、年齡、性別,都是不是你在職場示弱的理由。
其次,要了解你的搭檔,用你的長處填補他不擅長的地方。
像朱亞文,他演戲十多年了,演技和挑選劇本都沒有問題。
在這些方面,一娃不能提供更多意見,那倒不如給朱亞文空間讓他自己把握。
但是綜藝不一樣,朱亞文上的不多。
錄新一季《跑男》的時候,一娃就會很主動跟他溝通,不停提醒他:
不要強做效果,不要用力過猛,“我不想讓你帶著別人的方向,做一個不是你的事”。
一娃會這樣說,是因為她很清楚朱亞文私底下是非常老實的人,不太會像陳赫、鄭愷那樣搞梗,與其像邯鄲學步一樣學別人,還不然做自己好了。
(之前朱亞文的形象定位會就提到,有時候他老是去硬凹一些年輕的人設(shè)反而會讓人覺得油膩,所以一娃才會那樣的提醒)
盡管一娃的年紀比朱亞文小,但她專業(yè)的意見,不僅沒有讓朱亞文感到被冒犯,反而增加了他繼續(xù)嘗試綜藝的信心。
這就是靠譜的工作伙伴:
在職場講能力而不是講輩分。
積極發(fā)揮主觀能動性,隨時能在合作中,找到適合自己的位置。
面對老好人朱亞文,有時候要像一娃一樣強勢才能推動他向前走。
但如果我的工作伙伴,本身就很強勢,那怎么辦呢?
張雨綺的經(jīng)紀人筱雅,就給我們做了一個很好的示范——以柔克剛。
張雨綺,看了她那么多新聞,大家都知道她什么性格。
獅子女,個性火爆,敢愛敢恨,自尊心特別強。
面對這樣一個剛烈的女子,經(jīng)紀人要怎樣溝通?
85后的筱雅,展現(xiàn)了她的高情商。
既然張雨綺是非常感性的人,筱雅就先和她打好關(guān)系,放下她的防備心。
平時不只是聊工作,什么都聊,聊減肥聊購物聊小孩,“已經(jīng)像親人一樣”。
張雨綺因為去年離婚-復合-又撕逼一系列轟轟烈烈的感情事,影響到了廣告客戶對她的觀感,楊天真讓筱雅去提醒張雨綺收斂一點。
這本身是一個特別不好干又特別容易得罪人的活。
可筱雅呢,卻做得特別有策略。
她把談話地方約在火鍋店,在美食的氛圍下可以舒緩一下緊張的氣氛。
然后,也不說老板批評的話,而是嘮叨了一堆家常以后,再從大環(huán)境娓娓道來:
“你知道啊,現(xiàn)在大行情都不是很好,每個人都很艱難……………………”
把張雨綺個人的問題放到了經(jīng)濟環(huán)境下,因為環(huán)境不好所以每個人都要謹言慎行,一下子就變得沒有那么刺耳了。
張雨綺聽出她的弦外之音,就問她:
“我也沒有很能說吧?”
筱雅馬上接:“就不那么快地說,話說得不要那么快?!?/strong>
張雨綺點點頭,懂了。
本來一件尷尬的事情,就因為筱雅高超的溝通技巧,圓滿解決了。
而且筱雅確實是情商高,特別能夠理解張雨綺的人。
她不會因為項目少了就責怪張雨綺不會做人,反而是很欣賞她那種豁達的風格,愿意陪著她熬過去。
不好的事情發(fā)生的時候,人反而要保持樂觀,才會想到解決問題的方法。
在職場中,情商有時候是比智商還好使的東西。
Q:我是職場菜鳥怎么辦?
筱雅和一娃都是入行超過五年的經(jīng)紀人,算是比較成熟的職場人,所以她們的行為都是比較正面,可以參考學習。
但白宇的宣傳經(jīng)紀琪仔,就沒那么厲害了。
90后的她,入行才兩年,工作還沒熟練,就遇上白宇去年的大爆發(fā),壓力跟著工作量暴漲。
在她身上,我真的能完全體會到一個職場菜鳥的辛酸。
△琪仔也是最讓人有代入感的,畢竟誰都做過職場菜鳥,我覺得處于她那個位置未必能做得比她好。
在節(jié)目里, 她犯了很多新人都會犯的錯誤。
做事沒底氣、沒信心。
老板問話的時候,每樣工作都不確定,每次回復都不肯定。
△看楊天真的表情,讓人窒息。
考慮事情也不夠周到。
在攝影機面前說怕白宇打她,雖然是開玩笑,但傳出去就很容易造成誤會,傷害藝人形象。
跨年的時候沒有和主辦方溝通好,臨時加了跑步機的環(huán)節(jié),讓白宇賊尷尬。
能力也有待提高。
年度宣傳計劃太散,完全抓不住重點,被楊天真打回去重做。
△楊天真這句說得在理:你不滿意的東西,就不要給老板,不要試圖敷衍你的老板,這是對工作的不尊重。
用楊天真的話說,琪仔的困境其實是每一個職場人都會遇到:
“她的工作任務(wù)大于她的工作經(jīng)驗,甚至大于她的工作能力。
白宇的成長速度遠遠大過于她的成長速度?!?/strong>
這時候要怎么做?
雖然琪仔在節(jié)目里老是哭老是哭,一遇到問題解決不了就哭。
但她有一點做得很好,就是從來沒有放棄過。
哭完,擦干眼淚,又是一只打不死的小強。
工作中,她是有韌性的。
她的初心也是好的。
她沮喪不是因為自己被罵,而是怕耽誤白宇。
她對工作也還是熱心認真的。
被楊老板罵完生日會的想法不夠具體,她就馬上去找場地、談合作,落實各種細節(jié)。
過幾天她就給了白宇一個完整的落地方案。
當整個生日會方案得到白宇的肯定和贊賞,琪仔又忍不住哭的時候,我也看得眼濕濕。
可能因為自己也經(jīng)歷過懵懵懂懂,做什么都碰壁的新人階段吧,所以真的很認同琪仔說的:
職場上光有努力是不行的。
“我也希望大家看到我是可以的。”
特別要補充一下,這一段讓人感動的,除了琪仔的逆襲,還有白宇的鼓勵。
當楊天真去問白宇,要不要給他換一個更成熟的宣傳時,白宇的回答是:
“沒必要,因為我相信她下次能做好?!?/strong>
白宇寬容的態(tài)度,不是賣人設(shè),而是是一個很好的職場模板。
對待新人,如果你能覺察到她是用心的,那就應(yīng)該多給一些空間和機會他們成長。
(當然我們也要判斷這人值不值得被原諒,或者要設(shè)定一個犯錯次數(shù))
沒有人是不會犯錯的。
別人努力進步的樣子,一樣也會刺激你成長。
△這一段白宇真的暖到爆,我也很同意他說的,一起工作的搭檔,氣場搭真的很重要,如果對方能力很強卻一點都不用心,那還不如選擇相信一個即便不成熟但卻有熱情去做得更好的人。
當然,真人秀嘛,大家都會說有劇本。
楊天真肯定也是故意挑選這么幾對去制造話題。
盡管里面的細節(jié)未必是100%真實,但我依然覺得這個職場綜藝,比我們那些升職全靠主角光環(huán)的國產(chǎn)職業(yè)劇要有現(xiàn)實意義得多:
第一,它很殘酷地告訴我們,職場不相信眼淚。
當琪仔在楊天真面前哭的時候,楊天真沒有安慰她,而是叫她自己復原。
這才是真實的世界,沒有老板會care員工的眼淚。
別把軟弱當作你的武器,琪仔最后能夠得到肯定,是因為她用努力證明了自己的能力。
第二,它表現(xiàn)了工作平等但又艱辛的一面,即便是戴著光環(huán)的明星,大家都是頂著壓力前行。
像節(jié)目里,張雨綺、朱亞文已經(jīng)是有人氣也有實力的演員,但他們依然會遇到自己的瓶頸期。
張雨綺因為私生活的新聞,影響了她的公眾形象。
在低潮的時候,她說要開心去面對,如果沒那么多工作,那就回歸生活,去做自己以前忙的時候沒時間做的事。
而朱亞文則選擇走出舒適區(qū),去錄綜藝。
這無疑是一個有爭議的行為,有很多人都會認為,演員不應(yīng)該去綜藝,這會影響演戲時的觀感。
但朱亞文卻更愿意把這當作一次接地氣的嘗試,演員還是有能力通過塑造讓觀眾忘記你的人設(shè),“一個可能是障礙,一個也可能是臺階,就看你愿不愿意踏出這一步了”。
△其實我還是蠻同意朱亞文的想法,只要演員頭腦清晰,不過度消耗自己,適度參加一些綜藝增加觀眾緣,并且去體驗一些演戲時沒有經(jīng)歷并沒有什么不好。演戲是一條窄路,它需要一些生活經(jīng)驗,我挺認同朱亞文這句話。
無論怎樣都好,無論你是選擇張雨綺的豁達,還是像朱亞文這樣勇敢嘗試,工作上的問題,是每個人都會遇到,且只有自己去面對、去解決。
這世界上就沒有容易的工作。
盡管大部分時間都是在挫折中度過,但有時候只要想到,比起戀愛,工作其實是一項相對公平,投入就會有回報的事情,那我就會開心很多。
我很喜歡白宇說的:
“演戲的時候,我不希望別人說,你已經(jīng)演得很好了。
我希望別人跟說我,你演的還行,但還可以更好。
這就可以刺激到我,不服氣!”
最后送大家一個白宇的摸頭殺~
希望花花們在工作中都可以
越挫越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