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教版國標本小學語文五年級上冊(第一單元)說教材
合肥師范附小 周銀月
一. 教材編寫體例特點及內容——說教材:
(一)縱觀教材,把握特點。
1、培養(yǎng)習慣,打好基礎。本冊課本圍繞全套教材“識、寫、讀、背、作、說、習”的總目標,在課本開頭繼續(xù)安排了“培養(yǎng)良好的學習習慣(9)”,內容為要有關讀書做筆記和隨時使用工具書的圖片,體現了我們對良好的學習習慣培養(yǎng)的一貫重視。同時,在教學內容的安排和練習形式的設計上,繼續(xù)注意突出重點、集中目標、數量適當、講究實用,以利于學生扎扎實實地練好語文基本功,在小學畢業(yè)時能順利地達到各項目標,為今后的學習與發(fā)展打下堅實的基礎。
2、強調積累,注重滲透。識字,運用多種方式,展示漢字魅力,使學生對漢字產生興趣并接受文化的熏陶;寫字,在寫好字的過程中讓學生形成好習慣、涵養(yǎng)好性情;讀書背誦,對于學生學習語言、積累經驗、讀書明理都大有裨益;習作,鼓勵學生說
二.單元教學目標——說目標:
單元教學目標:
知識:1、學會本單元生字23 個,會認讀二類字4 個,讀準多音字“正”。
2、能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讀懂課文大意。理解一些含義深刻的句子。
3、認識古詩語言表達的特點。會背誦兩首古詩《尋隱者不遇》《所見》。積累有關風的詩句。
能力: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學會用“即使……也……”、“既要……也要……”造句。
3、能憑借語言文字,想象詩歌所描繪的景象,體會詩人所表達的思想感情,感受詩歌的語言美和內蘊美。
4、能在具體的語言材料中,讀中悟,感受人物形象,體會思想感情,提高閱讀能力。
5、能展開豐富的想象,仿寫相關詩句。
6、能通過誦讀和欣賞《題秋江獨釣圖》,進一步提高對古詩的鑒賞能力。
7、能在遇到困難的情況下,學會請教別人,培養(yǎng)學生的交際能力。
情感:1、《師恩難忘》抒發(fā)了作者對老師的尊敬和感激之情,激發(fā)學生熱愛尊敬老師的情感。
2、《陶校長的演講》激勵和鞭策自己不斷進步,確立積極向上的人生觀。體會老一輩教育家對學生的關懷和愛護。
3、《古詩兩首》引導體會詩人的情感,激發(fā)對鄉(xiāng)村田園風格的熱愛。
感受詩歌的語言美和內蘊美。
4、《學會請教》培養(yǎng)學生團結合作意識,養(yǎng)成文明禮貌用語的習慣。
三、單元教學重點及難點——說重難點:
(一)單元教學重點難點分析:
1、《師恩難忘》作者選取的事例平常普通,卻很典型具體,情感流淌在字里行間,教學時要引導學生品讀課文,緊扣重點詞句,細細研讀。充分讓學生自讀自悟。
2、《陶校長的演講》重點引導學生理清文章結構,了解語言特點,側重詞句的訓練和朗讀訓練,進行學法滲透。
3、《尋隱者不遇》重點引導學生體會作者的情感變化;《所見》要憑借語言文字,想象詩歌所描繪的景象,體會詩人的情感,感受詩歌的語言美和內蘊美。
4、《習作1》重點:要引導學生由課文激活學生的素材庫,并作好習作點的指導,讓學生寫具體細膩。
5、《誦讀與欣賞》重點要引導學生體會詩人在詩中所表達的豐富情感,以此來提高學生的鑒賞能力。
6、《口語交際》要引導學生在情景中學會交流,學會如何請教,達成交際目的。
(二)每篇課文的訓練點 篇目名稱 訓練點
《師恩難忘》 學習作者平常但典型的事例來表達真情實感的寫法。
《陶校長的演講》 陶校長和同學們談了哪四個問題?他為什么要談這些問題?初步了解演講稿的特點。
《古詩兩首》體會《訪隱者不遇》一詩描繪的情景,再寫下來。
習作1會通過具體生動典型的事例把人物寫得細膩感人并能表現人物特點的方法。 讓學生在作文中做到寫真事表真情。
四.單元教學措施——說措施:
1.讀書指導,和自主自悟相結合,充分落實好前置性訓練.
2.并積極鼓勵學生提出自己的見解和看法,確實把“以生為本”的意識落到實處。為學生的大力發(fā)展奠定基礎。
3.逐步培養(yǎng)學生搜集資料的習慣,和自己解決問題的意識。
五.單元教學建議——說建議:
1、《師恩難忘》我覺得這篇課文的教學應該抓“難忘”二字,什么難忘?師恩。師恩為什么那么難忘呢?教師在教學這篇課文的時候要抓住田老師所編的故事對我的影響來引導學生體會田老師的教育對我的影響。課后作業(yè)第二、三題教師應該抓住,讓學生細致體會。
2、《陶校長的演講》這篇課文很是實在,主要就是講了陶校長的四點要求。掌握這篇課文的大意是教學的重點之一,要讓學生明白有哪四問,要讓學生知道為什么要這么四問。重點之二就是學習陶行知的語言,他講解得是多么的通俗易懂啊。用一些問句的形式,用一些假設,有深入透徹的說理,也有淺顯易懂的比方
3、《尋隱者不遇》這首詩歌很有哲學意味。。“不遇”是一種意味,本身要找的人是隱者;其次,身在此山中,存在也是一種意味。他是隱者,我們看不到,但是,他又是存在的。這恐怕只有從哲學的角度來講解了。但教給學生不要這么繁復,讓他們明白這樣一種意境就可以了。《所見》是一首很有童趣的詩,描寫出了孩童的天真。不過最有趣的應該是他閉口立之后在想什么呢?一比:前面的表現與后面的表現進行對比,二想,孩童想什么呢?
4、習作一主要要求學生抓住教師在教育學生過程中的一兩件小事來寫,要寫得細膩感人。幸好,這里有課文作為范例。
5、練習1中的語文與生活安排了兩個情節(jié):寫兒童詩和背誦描寫風的古詩,教師在此處不妨教學生寫一寫兒童詩。背誦帶“風”的詩句,教學在學生背誦之前可以多補充一些含有“風”的詩句,讓學生多積累一些。學會請教,這個口語交際訓練主要是讓學生如何把話說得體,學生應該不存在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