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人更加注重家庭,跟一個三十幾歲的先生聊天時,他所有的話題都會回到他的親人身上,在他眼里我能看到一種柔和的滿足感,而我奇怪的是目前媒體上談到一個成功人士的時候,他總是會炫耀自己為了事業(yè)而犧牲家庭的委屈,這仿佛是一個定式。在我看來,我們天天在談文化的傳承,而恰恰在丟掉的也正是這一部分?!洞髮W(xué)》里也寫出了,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道理。如果你贏得了世界而輸了家庭,那你所謂的成功只是一片浮云而已。
言歸正傳,開始我們今天的讀書之旅吧
利佛莫爾講到:公眾必須永遠牢記股票交易的基本要素。當一只股票上漲時,不會有詳細的說明來解釋為什么股票會上漲。只要存在持續(xù)的買入,股票就會不斷上漲。只要股票在上漲,即使中間偶爾有小幅的自然回落,追高也是很安全的主意。但是,如果一只股票經(jīng)歷了長期的穩(wěn)步上漲后掉頭開始下跌,且下跌過程中只有很少的回升,那么很顯然,該股票的最小阻力線已經(jīng)從上漲變成了下跌。事實如此,為什么還會有人需要解釋呢?也許有很好的理由來解釋為什么股票會下跌,但是這些個理由只可能被一小撮人知道。這些人要么守口如瓶,要么反而告訴公眾股票現(xiàn)在很便宜。投機游戲本來就是這么玩的,公眾應(yīng)該意識到,僅僅只有少數(shù)人知道真相,而且他們不可能把這說出來。
聽過我課程的朋友都知道,我反對在下跌途中買入股票,因為一只股票的下跌你不知道發(fā)生了什么,當你認為買到了便宜貨的時候, 往往這就是個陷阱, 別忘了,地獄之下還有十八層呢,我說過,讓我找一只今天可以漲停的股票很容易,但你要問我一直股票到哪里是底,我還真沒那個水平,因此記住這句話:下跌時不要買入股票。
利佛莫爾反復(fù)強調(diào):這個道理無論說多少次都不嫌多:多年股票作手的經(jīng)驗使我確信,沒有人能持續(xù)打敗股票市場,就算此人可以在某些時候在某些個股上賺到錢。無論一個交易者經(jīng)驗多么豐富,交易虧損的可能性永遠都不會消失,因為投機,不可能百分之百地安全。華爾街的人都知道,聽信內(nèi)幕消息而導(dǎo)致的盲目操作,將比饑荒、瘟疫、歉收、政局動蕩或其他常見的意外更為迅速地擊垮你。無論在華爾街還是在哪,通往成功的路都是曲折的,何必給自己增添麻煩呢?
在我看來,這個市場上的投機客沒有永遠的成功,正像利佛莫爾所說的:道路是曲折的,那么我們通過學(xué)習(xí),盡量讓這個曲折的道路變得平坦一些,從“九九八十一難”縮短為“道路十八彎”就好。
這本書走到今天就結(jié)束了,利佛莫爾在現(xiàn)實中以自殺給自己的人生寫下了:劇終。
但是不可磨滅的經(jīng)典和傳奇至今仍然飄蕩在華爾街的上空。他從股市中悟出的樸實無華的道理,即便在最近幾年流行的“行為金融學(xué)”中也能看到深刻的描述,滿懷希望是人類的顯著特點之一,擔(dān)驚受怕則是另一個顯著特點。然而,一旦你將希望與恐懼這兩種情緒攪進股票投資事業(yè),就會面臨極其可怕的危險,因為你往往會被這兩種情緒攪糊涂,從而顛倒了它們的位置——在本該害怕的時候滿懷希望,在本該滿懷希望的時候驚恐不安?!巴稒C客的主要敵人向來就潛藏在內(nèi)部。而要把希望和恐懼從人性中剔除是不可能的。成功的交易者必須與這兩大根深蒂固的本能作斗爭。”我深信這段“臺詞”定能在當今的行為金融學(xué)家那兒引起深深的共鳴。
這么多天旅行的陪伴,不敢說對這本書理解的多么的透徹,但也是用心在解讀,里面融合了我近二十年股市生涯的感悟,希望對您有所啟發(fā)。
既然談到了行為金融學(xué),我想到了鄭磊博士的那本:與羊群博弈:行為金融洞察中國股市群體心理
我們明天的新旅程就從:《與羊群博弈》開始上路吧。
今天,就到這里
周末了,有空就點點下面的 小手 以此鼓勵寫下去的勇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