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玉
蘇州人氏。她祖上是讀書仕宦人家。因自幼多病,買了許多替身〈舊時迷信認(rèn)為命中有災(zāi)難的人應(yīng)該舍身出家做僧、道,有錢人家買窮人家子女代替出家,叫替身〉,皆不中用。只得入了空門,身體才好,故一直帶發(fā)修行。父母已亡,身邊帶兩個老嬤嬤,一個小丫頭服侍。她極通文墨,極熟經(jīng)典,模樣又極好。十七歲時隨師父到長安都修行,師父圓寂后,被賈家請入櫳翠庵帶發(fā)修行,但她“欲潔何曾潔,云空未必空”,劉姥姥喝過的茶杯,她嫌臟,不要了,而給寶玉喝的茶杯卻是自己日常用的綠玉斗。寶玉生日,她特地派人送去“檻外人妙玉恭肅遙叩芳辰 ”的字帖。后賈府?dāng)÷?,她被?qiáng)人用迷魂香悶倒奸污,劫持而去。
妙玉生性清高孤僻,黛玉和寶釵都知道她“不喜多言”。她喜歡寶玉但不敢坦白也無法坦白;她才華橫溢卻不愿表露,其實她既有詩才(曾補(bǔ)充了黛玉和湘云的“中秋夜大觀園即景聯(lián)句”)又懂音律(聽到黛玉彈琴曾憂慮說“恐不能長久”)。選擇這個選項的女孩一定是文采飛揚(yáng)卻略帶憂郁,如果把心大膽的釋放出來,你會變得更加眩彩奪目,為什么允許自己因才華而沉寂呢?躲在煙花背后的寂寞是等不來花火的璀璨的。跳出框框吧,美麗的姑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