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發(fā)現(xiàn)了兩個很強大的瀏覽器插件:GreaseMonkey和Trixie。
GreaseMonkey是新興的FireFox上的一個插件.通過它用戶可以自己改變網(wǎng)頁的原碼,修改網(wǎng)頁的內(nèi)容.在一方面,GreaseMonkey賦予了網(wǎng)絡用戶無與倫比的強大功能,讓用戶可以擴展網(wǎng)絡的功能,比如改變Gmail的樣式,給Hotmail添加更強大的編輯器,給Google Maps加上自己的標注.甚至有人編寫了一個GreaseMonkey的Script大全網(wǎng)站.里面登錄了對各個主要網(wǎng)站的改編Script. 可是在另一方面,GreaseMonkey是比RSS對互聯(lián)網(wǎng)更危險的敵人,因為它可以完全改變網(wǎng)頁作者對內(nèi)容的控制,不但可以變得面目全非,而且連網(wǎng)絡賴以生存的廣告也可以被消滅的干干凈凈.難怪最近連Google也跳出來說,反對GMAIL用戶使用GreaseMonkey.這實在有些給Google一貫宣傳的 "No Evil"的形象有些摸黑,因為首先GreaseMonkey是Google自己的員工Aaron Boodman寫的,Google雖然否認GreaseMonkey屬于公司支持的產(chǎn)品,但是也沒有反對他繼續(xù)維持.其次,Google自己也發(fā)明了篡改網(wǎng)頁的工具:Google AutoLink.己所不欲,勿施與人.那么自己做了同樣的事情,怎么可以反對別人去做呢?其實原因很簡單,GreaseMonkey可以改變Google的命運.Google在事實上已經(jīng)是一個媒體公司,而它的命脈就在它的廣告.如果用戶可以把廣告都屏蔽掉了,Google也就沒戲可唱了.記得有個做市場的人給我們講設計,他說他希望一個頁面里有十個連接,七個是廣告,兩個是轉(zhuǎn)到另一頁再賣廣告,最后一個才是真正的連到內(nèi)容的連接.Google封殺GreaseMonkey也是同出一轍。
關于 GreaseMonkey 這項技術(shù),我覺得它的意義就在于從此用戶對于終端有了完全控制的能力,這個趨勢是不可逆轉(zhuǎn)的,GreasemonkIE 倒下去了,Trixie又站起來。我們必須正視這個現(xiàn)實而不是去封殺,去研究這部分用戶群體的真實需求并提供相應的服務方案,害怕變化不如去擁抱變化。我認為用戶可以分成兩種:一種人樂意花功夫甚至是花錢去打造終端界面,另一種人接受缺省的設定。對于第一種用戶應該充分放大他的需求,提供對應的便利工具,否則可能會喪失商業(yè)機會。
IE下相對應的GreaseMonkey插件是Trixie,下載Trixie安裝以后,你的IE也就支持Greasemonkey了,這兩個插件都涉及Javascript管理。當然,你的GreaseMonkey腳本又要開始考慮兼容性的問題了,否則在Firefox下的腳本在IE下將無法運行。如果要安裝腳本,只需要將腳本復制到Trixie\Scripts下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