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綠色音頻聆聽音樂
費玉清,自踏進歌壇迄今,所唱的情歌深情動人,贏得了“金嗓歌王”的雅號。
在華人音樂之中,費玉清的“歌壇長青樹”地位已經(jīng)達到無人不知、無人不曉的地步。
費玉清,一個與鄧麗君比肩的歌壇常青樹,憑著白玉般的品格和繞梁三日的清亮嗓音,贏得幾代歌迷們幾十年如一日的支持與喜愛。
其擁有清澈如水的聲音,透徹心扉的演唱風格,加上他沁人心脾的獨特嗓音,以及超強的舞臺親和力,被尊稱為“中山裝王子”,同時也是備受樂界人士敬仰的歌壇“一哥”。
今晚,就讓我們用心感受真正的歌者,用心聆聽最真實的費玉清!
▼
《一剪梅》是1984年臺灣同名電視劇的片頭曲, 二十多年過去了,從那時起就紅遍全國的這首歌依然熱度不減。
費玉清的演唱很好的詮釋了梅花凌寒獨自開的傲氣,深情款款,情意綿綿。
除了表達生命的堅韌外,還表達了劇中男女主人公對愛情忠貞不渝的情懷,既是對伊人的思念,又是對自己默默奉獻的理解。
這首歌的歌詞寫得非常好,可以獨立成一首詩。而“一剪梅”本來就是古代的詞牌名,李清照寫過一首詞就叫《一剪梅》。
歌曲的題目也為這首歌增添了古典的韻味。這首歌按分類一般是把它歸為“流行歌曲”,但這首歌又含有許多古典音樂的元素,伴奏中也有民族樂器。
特別是開頭吹的那段笛子,一下子就把人帶到了歌曲的意境當中。
▼
“南屏晚鐘”是西湖十景之九的南屏山凈慈寺傍晚的鐘聲,南屏山在杭州西湖南岸、玉皇山北,九曜山東。
主峰高百米,林木繁茂,石壁如屏,北麓山腳下是凈慈寺,傍晚鐘聲清越悠揚。整首歌的歌詞透著宋詞雅韻,寫地極好。
大意是寫一妙齡少女游湖于林,巧遇上了中意對象,一時間情竇初開,充滿了愛的情意。
等到她鼓起勇氣剛欲上前答話,偏生天公有意做難,還未及動作,便降下一陣無情大雨,下地他失去了蹤影。
可這相思的種子已種在了心里,潛滋暗長,這相思之情總是揮之不去,才下眉頭,又上心頭,抽刀斷水,水更流。
終于如歌詞所說“匆匆地走入森林中”在上次相遇的地方等待奇跡的出現(xiàn)----再見到她的好對象。
等待的結果卻是“看不到他的行蹤”,好生心傷、好生失望,甚至產(chǎn)生了“相思有什么用”的念頭。
聽敲那南屏晚鐘,感受這暖風輕送,最后“催醒了相思夢”。到最后她“走出了叢叢森林”亦“看到了夕陽紅”
▼
《夢駝鈴》由小軒作詞、譚健常作曲、陳志遠編曲,發(fā)行于1984年3月,收錄在《夢駝鈴》專輯中。
這首歌曲蟬聯(lián)華視《綜藝一百》節(jié)目流行歌曲排行榜十三周冠軍,并讓費玉清憑借該專輯首次獲臺灣金鐘獎最佳男歌星獎。
歌曲被很多歌手翻唱,其中以張明敏版最為流行。該版雄渾蒼勁,與該首歌曲的創(chuàng)作主旨相得益彰。
整首歌曲以古典化表達方式進行表達,表達了對國家的思念,是一首很有歷史滄桑感的歌詞。“風沙揮不去印在歷史的血痕,風沙飛不去蒼白海棠血淚。”
一句中“海棠”一詞源于當初中國形似“秋海棠葉”的版圖。外蒙的分裂使駝鈴悠揚的故鄉(xiāng)變成了遙遠的他鄉(xiāng),在祖國歷史里刻下了斑斑血痕。
不過也有人認為歌詞通過對過去中國積貧積弱的歷史造成的國土分裂,同胞分離的描寫,表達一種歷史的慨嘆和無奈感,以及對祖國的深深思念。
▼
《綠島小夜曲》這首歌曲誕生于1954年仲夏夜,至今已經(jīng)有將近60年的光陰了。
在這其間,它被許多著名的歌星翻唱過,如鄧麗君、梅艷芳、蔡琴、鄭智化、高勝美、甄妮、費玉清等。
但在這諸多的翻唱中,費玉清唱得最為淋漓盡致,把其中的情感拿捏的恰到好處,不增一分也不減一份。
費玉清的音質很特別,他的歌聲很圓潤、溫柔,聽起來顯得綿遠悠揚,恰好很適宜用來表現(xiàn)那種靜謐月夜下的思念之情、惆悵之情和飄渺不定的溫存之感。
《綠島小夜曲》這首歌的歌詞極具畫面感,仿佛一位詩人在靜謐的月夜講述一段溫馨而又充滿著淡淡惆悵的感情故事。
這樣的歌詞,極富柔情,最容易觸動人們內(nèi)心深處的那一絲絲的情弦,特別是在寂靜的晚上或者繁忙的工作之余。
▼
《晚安曲》由劉家昌作詞作曲,收錄于費玉清1994年發(fā)行的專輯《晚安曲》中。早些年曾是各大賣場關門時必放的歌曲,可想而知那時候的火爆程度。
2019年2月8日,費玉清再次深情演唱這首歌曲,卻已是一首封麥歌曲,在演唱會尾聲唱《晚安曲》時,費玉清淚水如潰堤,哽咽到唱不下去。
他說,“今晚我們的相逢,不管日后有任何的媒體希望我出現(xiàn),我也永遠不會再出現(xiàn)了,今晚,也仿佛就是一個永別。”
令人潸然淚下。
▼
今年年初,64歲的費玉清在臺北小巨蛋告別演出上,宣布自己將“干干凈凈”離開藝術舞臺,幾度動情落淚,不禁讓人慨嘆時光匆匆。
回顧自費玉清這四十多年的藝術生涯,可以說,他為中國傳統(tǒng)民歌的傳承和發(fā)揚做出了自己的貢獻。
因為,要想真正唱好民歌,僅有靚麗的嗓音和專業(yè)技巧是遠遠不夠的,非得具備自然的天籟之音、淳樸的鄉(xiāng)土情節(jié)和純真的藝術心靈不可。
費玉清恰好具備了這些條件,因此他的演唱不但有純熟的技巧,更有內(nèi)在的神韻。
費玉清的歌以深厚的民族文化為底蘊,將傳統(tǒng)演唱技法與現(xiàn)代歌唱藝術熔于一爐,展示出個人獨特的藝術魅力,這種特色實在是現(xiàn)代華人歌手中少見的。
他的歌聲總是散發(fā)著古樸典雅的藝術氣息,有時像一幅寧靜致遠的山水畫,有時又像意味深遠的古詩詞,這樣的聲音越是仔細品味越是回味無窮。
時光流轉,回憶不斷被累積或淡忘,但有種聲音卻會始終回蕩在心中,輕柔而溫暖、誠摯而情深。
總像和風縈繞心頭,淡淡的意,濃濃的情,輕吟低唱,讓這個多變的年代有了不變的感動。
而費玉清,正是那個堅持用婉約含蓄的經(jīng)典之音,為我們保留回憶中那塊純真之地的極少數(shù)歌者中的一個。
好了,今晚的節(jié)目到這里就全部結束了,非常感謝您的聆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