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澤明自喻是只站在鏡前、有種種不堪的蛤蟆,小津安二郎拍電影四十年,只說自己是開豆腐店的,比利·懷爾德的墓志銘上寫著“Nobody’s perfect”.……其他人寫這些電影大師,筆下總會帶著神性的光暈,只有他們自己用文字解剖自己時,才會讓人性的一面大放異彩,讓你我倍感親切。
相比濃烈的影像設(shè)計,文字更多傳達了他們或真摯或隱秘的一面,我們也得以從這些文字中,一窺他們不凡的電影修行。
黑澤明 |《蛤蟆的油》
出版社: 南海出版公司
譯者: 李正倫
日本民間流傳著這樣一個故事:在深山里,有一種特別的蛤蟆,它和同類相比,不僅外表更丑,而且還多長了幾條腿。人們抓到它后,將其放在鏡前或玻璃箱內(nèi),蛤蟆一看到自己丑陋不堪的外表,不禁嚇出一身油。這種油,也是民間用來治療燒傷燙傷的珍貴藥材。晚年回首往事,黑澤明自喻是只站在鏡前的蛤蟆,發(fā)現(xiàn)自己從前的種種不堪,嚇出一身油——這油的結(jié)晶就是這部《蛤蟆的油》。
小津安二郎 |《我是開豆腐店的,我只做豆腐》
出版社: 南海出版公司
譯者: 陳寶蓮
小津生前在不少場合都宣揚過自己的“豆腐說”,在這本書里寫下他的人生、他的電影。拍電影四十年,小津只走自己的路,一直想完美地表現(xiàn)人性的溫暖。人生中的執(zhí)著,天性中的悲憫,都在這數(shù)十年間煮成一鍋好豆腐。
小津安二郎堅持“電影是以余味定輸贏”的信條,腳踏實地只開獨家的“豆腐店”:“面對攝影機時,我想的最根本的東西是通過它深入思考事物,找回人類本來豐富的愛。說那東西是人性可能過于抽象,算是人的溫暖吧。我念茲在茲的,就是如何將這種溫暖完美地表現(xiàn)在畫面上。”
安德烈·塔可夫斯基|《雕刻時光》
出版社: 人民文學出版社
副標題: 塔可夫斯基的電影反思
譯者: 陳麗貴 / 李泳泉
許多影評人曾試著詮釋其濃烈的個人化視野,卻始終難以企及。終于,在這本《雕刻時光》里,他記錄了自己的思想、回憶,首度披露其重要作品的創(chuàng)作靈感、發(fā)展脈絡(luò)、工作方法以及濃烈的自傳內(nèi)涵,并深入探究影像創(chuàng)作的種種問題。這些文章系長期陸續(xù)寫成,惟《犧牲》一章口述于其生命最后幾周。在這本藝術(shù)證言里,我們看到這位大師在“一團時間”里雕塑生命,仿佛時間奔馳穿越鏡頭,烙印于畫面之中。
賈樟柯|《賈想》
副標題: 賈樟柯電影手記
賈樟柯電影科班出身,也是有情懷的文學青年,文字功底絕不遜于他的電影才華,這本書溫和,堅韌,深刻,從容,對苦難的凝視,對生命的關(guān)懷。賈樟柯曾說過“我想用電影去關(guān)心普通人,首先要尊重世俗生活。在緩慢的時光流程中,感覺每個平淡的生命喜悅或沉重?!边@本書中同樣有。
巖井俊二|《垃圾筐電影院》
出版社: 南海出版公司
譯者: 張苓
我們在看著,我們在聽著,我們在感受著,我們在嬉笑,我們在苦惱,偶爾也有想留在心間、難以替換的日子。也許都是什么事都沒有的日子??墒?,我們依然等待著。我們等待著有什么來臨。或回憶年少時的光影趣事,或以獨特方式解讀通俗影片,或記錄片場拍攝花絮?!独痣娪霸骸?,或許就是巖井俊二心中的電影理想國。
枝裕和 |《有如走路的速度》
出版社: 南海出版公司
原作名: 歩くような速さで
譯者: 陳文娟
世界如此精彩,日常就很美麗,生命本身就是奇跡。有如走路的速度,漫步日常風景。是枝裕和導演的《步履不停》中說,“人生路上步履不停,為何總是慢一拍”。
一如他的電影,是枝裕和著眼日常生活中平凡溫暖的場景,寫下這本飽含著摯愛與溫情的隨筆。文字波瀾不驚,卻溫暖踏實,讓人的心都出其不意地靜下來。
比利·懷爾德|《對話比利·懷爾德》
作者: 卡梅倫·克羅
出版社: 復(fù)旦大學出版社
譯者: 張衍
比利·懷爾德的電影《控方證人》碟片上寫著:“為了達到完美的效果 請大家一定不要告訴別人結(jié)局?!比缓?,幾乎是打著滾看完這部電影,特別感謝比利帶給我們無數(shù)個歡樂的夜晚,怎么會有這么聰明的藝術(shù)家呢?看完比利的電影,你自然會來讀這本問答錄。與特呂弗令人難忘的《希區(qū)柯克與特呂弗對話錄》相呼應(yīng),卡梅倫·克羅采訪好萊塢傳奇導演比利·懷爾德,對話話題是編劇和電影工作,場景設(shè)計和明星,懷爾德的同事和他們的電影,老制片體制和今天的電影制作。
陳凱歌|《少年凱歌》
出版社: 人民文學出版社
出版年: 2001-6
在成為著名電影導演之前,他曾有過怎樣的人生?早在處女座《黃土地》拿下各種大獎之前,陳凱歌早已是文革時期“地下文學”的活躍分子。本書無關(guān)電影,講了一個時代的故事,少年的無知,在文革的游歷。
阿巴斯|《隨風而行》
出版社: 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
副標題: 阿巴斯·基阿魯斯達米詩集
譯者: 李宏宇
一部極具波斯詩歌傳統(tǒng)的詩集。
我們觀看阿巴斯的電影不難感受到這位作者導演的詩意,而閱讀他的詩作會讓我們首先注意到那些電影般的瞬間。
安東尼奧尼|《一個導演的故事》
出版社: 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
譯者: 林淑琴
世界級電影大師安東尼奧尼的一本筆記小說,其中充滿真知灼見和睿智的光芒。這些“速寫”并非毫無關(guān)聯(lián)的雜記和隨筆,而是富有啟示性和經(jīng)過精挑細選的一群“敘事核心”?;臎龅暮⒖諘绲慕家?、平靜的海面、廢棄的空城和無人的街巷,通過這些視覺的“蒸餾”精粹,人們可以感受到作者象征和隱喻上的刻意求工以及極富暗示力的攝影手法,從中欣賞到一種有力度的、細節(jié)豐富的畫面語言。
費里尼|《我是說謊者》
出版社: 三聯(lián)書店
副標題: 費里尼的筆記
費里尼與英格瑪?伯格曼、安德?塔爾柯夫斯基并稱為世界現(xiàn)代藝術(shù)電影的“圣三位一體”,是60年代以來歐洲藝術(shù)電影難以逾越的最高峰。費里尼更以他強烈的個人標記――“費里尼風格”,引導了戰(zhàn)后意大利的精神進程。本書為其藝術(shù)筆記的總集,也是其從事電影藝術(shù)數(shù)十年的生動回憶錄,為我們了解這位偉大的天才提供了最為直接和生動的文本。透過其言談的直率和其對藝術(shù)的獨特視角,也使我們重新領(lǐng)略到強烈的“費里尼風格”。
塞爾吉奧·萊昂內(nèi) / 諾埃爾·森索洛《萊昂內(nèi)往事》
出版社: 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
譯者: 李洋
時間為塞爾吉奧·萊昂內(nèi)的作品加冕?!扮S客三部曲”(《荒野大鏢客》《黃昏雙鏢客》《黃金三鏢客》)轉(zhuǎn)換傳統(tǒng)西部片的母題和主旨,創(chuàng)立了“通心粉西部片”這一新類型;“美國三部曲”(《西部往事》《革命往事》《美國往事》)更以令人蕩氣回腸的史詩格局,盡現(xiàn)透視美國歷史和夢想的遼闊胸襟。萊昂內(nèi)是一位善于敘述掌故的大師,本書試圖通過本人之口,以高度的精確還原他的電影人生。十五年的友誼和心扉的敞開是這本書的基礎(chǔ),豐富生動的細節(jié)展現(xiàn)萊昂內(nèi)經(jīng)歷、性格、愛好同創(chuàng)作之間的交融、互動,每每出人意表。
伍迪·艾倫|《門薩的娼妓》
出版社: 生活·讀書·新知三聯(lián)書店
副標題: 伍迪·艾倫幽默文集
譯者: 孫仲旭
作為當今世界獨樹一幟的喜劇電影大師,伍迪?艾倫的幽默天賦是與生俱來的。他15歲就開始為報紙寫專欄,有一段時間還自編自演“單口相聲”(Stand up comedian),此后數(shù)十年至今,他揮霍著自己的幽默氣質(zhì),編笑話和搞笑故事,寫散文、小說和劇本(作品曾入選1989年由伊夫林?豪主編的《猶太美國短篇小說選》),拍電影更是讓他功成名就。本書結(jié)集自伍迪?艾倫發(fā)表于《紐約客》、《新共和》等刊物上的各類文章,曾由蘭登書屋以三冊單行本出版(《扯平》,1971;《不長羽毛》,1975;《副作用》,1980),長銷不衰。喜愛伍迪?艾倫電影的讀者定會在本書中發(fā)現(xiàn)他詭異的文學天賦,從而能更好地理解和欣賞被他輕輕擰松了螺絲的世界究竟是怎樣地可笑又可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