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视频淫片aa毛片_日韩高清在线亚洲专区vr_日韩大片免费观看视频播放_亚洲欧美国产精品完整版

打開APP
userphoto
未登錄

開通VIP,暢享免費電子書等14項超值服

開通VIP
孝文帝到洛陽,不是來炒房

電影《花木蘭》中陳坤扮演的拓跋宏





北魏太和十四年(490年),歷史走到了一個十字路口。


這一年,文明馮太后去世,她的孫子拓跋宏親政。北魏是子貴母死,皇子當了太子,母親就處死,防止外戚干政。


歷史就是如此彪悍。


總之,孝文帝是由太后撫養(yǎng)長大。馮太后死后,孝文帝表示很痛苦。此時孝文帝24歲,他要掌管一個中國北方的龐大帝國。


馮太后當權三十年,進行了一系列改革。作為以鮮卑為主體的北魏,這些改革,都指向一個方向——漢化。


太和元年,改定律令,修飭法律。


太和七年,禁同姓之婚,模仿漢人的人倫規(guī)范。


太和八年,班俸祿,給全國公務員按照品級發(fā)工資。北魏原來連工資都沒有,官員生計基本靠搶,身體不好都當不了官。


太和九年,實行均田。作為草原民族,原本天天套馬桿,這下終于安頓下來務農(nóng)了。


此外,還有諸如定樂章和依照漢人史書規(guī)范改定國史。


但隨著文明太后去世,北魏的歷史進程,進入一個深水區(qū)。這些措施,頒布之初就爭議頗大,在文明太后死后,下一步往哪個方向?


子曰:三年無改于父之道,可謂孝矣。孝文帝覺得,奶奶的道也是道,他決定,下一步,沿著奶奶的路線,繼續(xù)前進。


可改革已成膠著,下一步從哪入手?


孝文帝向南邊微微一望,看到一個地方——洛陽。


洛陽·龍門石窟






孝文帝要遷都洛陽,不是為了炒房,他要用空間的首都位移來帶動立體的制度變革。


遷都前,首都在平城,即今天的大同。


大同·云岡石窟


遷都的動議提起,北魏群臣紛紛表示:不去,我又不炒房。


不要覺得大同是出煤和煤老板的地方,作為中國首批24個國家歷史文化名城之一、中國首批十三個較大的市之一、中國九大古都之一、國家新能源示范城市等等等等,大同還是非常顯赫的。


明朝謝肇淛在《五雜俎》里記載:“諺稱:薊鎮(zhèn)城墻、宣教府場、大同婆娘為三絕。”別的不說,光說美女,大同都是一流的。


不要以為大同女人在明朝才基因突變、變成美女,從北魏以來,大同就開始出皇后,被稱為皇后之鄉(xiāng)。就沖美女,誰愿意走?


孝文帝表示理解,但他是個有堅定意志的年輕人。太和十七年(493年),南朝齊武帝駕崩。消息傳來,孝文帝表示非常開心,說我要抓住機會,趕緊南伐。


大臣們紛紛反對。尤其是他叔叔任城王拓跋澄,公開反對南伐,兩人在朝堂上吵了起來。孝文帝氣個夠嗆,于是他決定……悄悄說。


他在半道上抓住拓跋澄,說,我說是要打仗,其實是要遷都。


今日之行,誠知不易。但國家興自北土,徙居平城,雖富有四海,文軌未一,此間用武之地,非可文治,移風易俗,信為甚難。崤函帝宅,河洛王里,因茲大舉,光宅中原,任城意以為何如?


意思很明確,遷都是通過位移,來促成國家崛起。拓跋澄得知后表示,你怎么不早說?


于是兩人達成共識,決定著手實施。


北魏彩繪陶俑


表面上,孝文帝帶著三十萬南伐的隊伍浩浩蕩蕩的開拔。這一路,也不著急,慢慢地走??吹侥睦镉泄鹿牙先?、弱勢群體,還去周濟一下;問問哪里有人才,酌情提拔一下。


一場深度游的南伐,還恰好碰到連日大雨,道路泥濘。等到洛陽的時候,群臣紛紛表示實在是走不動了。


孝文帝穿戴整齊地說,趕緊走,別耽擱,打仗呢,嚴肅點。


群臣說本來就不想打仗,求皇上別走了。孝文帝說,如果走不動,那就就地遷都洛陽,過了這村沒這店啊,再往前就不能回頭了。


群臣已經(jīng)氣喘吁吁、一瘸一拐,說,行行行,就這么地吧。


于是孝文帝正式來到洛陽。又過兩年,太和十九年(495年),北魏六宮及文武盡遷洛陽。


至此,北魏完成了改革布局的關鍵一躍。







再次重復一遍,孝文帝來洛陽,不是炒房的,他是來改革的。


他的改革,除了繼續(xù)推進發(fā)工資、分田地之外,更是一場對北魏從里到外、從靈魂到外表的全方位改造。


他禁胡語,推廣普通話;禁胡服,穿漢人衣冠。


今欲斷諸北語,一從正音。其年三十已上,習性已久,容不可猝革。三十已下,見在朝廷之人,語音不聽仍舊;若有故為,當加降黜。


說方言就降職,可見其嚴酷。


當時就有人反對,有個官員叫李沖,說:“四方之語,竟知誰是?帝者言之,即為正矣,何必改舊從新?!?/span>他的意思就是,皇上啥口音,啥口音就好,何必學河南話呢?


孝文帝大怒,你這句話就是死罪!說著就要人把他拖下去,李沖一把跪下磕頭求饒。


順便說一句,李沖明明是個漢人,完全不明白他為啥要反對。


孝文帝有次還責問官員:“昨望見汝猶服夾領小袖,卿等何為不遵前詔!”怎么還穿胡服,回去換衣服!


北魏壁畫


此外,規(guī)定鮮卑貴族在洛陽死后,不得歸葬平城,并改他們的籍貫為河南洛陽,改鮮卑姓為漢姓;鮮卑貴族門閥化,提倡他們與漢族高門通婚等。


他以身作則,把皇族的姓拓跋,改成元;獨孤,改成劉;步六孤,該成陸;賀賴,改成賀;賀樓,改成樓……


總之無數(shù)北魏人一夜醒來,身份證全都作廢。


不用多說都能想象當時改革的壓力有多大。最大牌的反對者,是太子,拓跋恂。


拓跋恂特胖,在洛陽熱得受不了,還得穿著繁瑣的漢服,而且不大愛讀書,可以想象孝文帝改革給他留下的心理陰影面積。


太和二十年(496年),他殺死從官,一路狂奔,他要回老家平城,回到清涼舒適的北方。


孝文帝大怒,一旨詔書——給朕回來!


于是,拓跋恂就慫慫地回來了。一見到兒子,孝文帝就是一頓胖揍,打得他在床上躺了一個多月。本來就胖,還一個多月不能起身,想想就為他辛酸。


然后廢為庶人。再然后,孝文帝覺得,留此兒在,終究禍害,于是將兒子毒殺。


一場改革,在其終端,是這樣傷筋動骨的表現(xiàn)。但這樣一場以遷都開始的改革,卻被歷史永遠定格。


孝文帝死時年輕,不過33歲,卻成為一個古往今來漁樵閑話中一個令人反復咂摸的人物。


北魏洛陽宮城遺址


而北魏,也完成了少數(shù)民族政權的關鍵轉型。


北魏由此不再是那個曇花一現(xiàn)的民族政權,它的制度建設,已匯入了古代中國的政治進程的主流,開啟隋唐之先聲。


陳寅恪先生在《隋唐制度淵源略論稿》中說:“夫隋唐兩朝為吾國中古極盛之世……然究其因素,不出三源:一曰(北)魏、(北)齊;二梁、陳;三曰(西)魏、(北)周?!?/p>


就從具象來說,旅游,你可以去云岡石窟;如果沒錢,你就讀《水經(jīng)注》,讀讀酈道元的旅行筆記;如果書都讀不下去,可以聽聽歌,周杰倫有一首《煙花易冷》,改編自《洛陽伽藍記》;如果實在不想接觸這個時代,你也逃不過,只要受義務教育,都得背《木蘭詩》,這首詩具體年代不詳,據(jù)考證,十有八九也是北魏的。


北魏時期的雕塑


這些,都是北魏的文化遺產(chǎn)。


南北朝紛紛擾擾,至少在北方,論歷史印記,北魏是極為深刻的一代。






歷史不能比附,卻可以啟發(fā)。


遷都,未必是一個永遠有效的解決方案。但是,通過地理上的位移,或許可以撬動改革的版塊,形成層層傳導的改革動力。


但遷移遠遠不是改革的全部,它必須置于改革的整體框架之內(nèi),成為改革的一部分,成為落子的一步。


遷移是為了騰出空間,既是地理上的,也是體制本身與思維觀念上的。它應當展示出一種宏大視野,成為牽一發(fā)而動全身的契機。


改革是從一個點散發(fā)而出的射線,從點向整體文明擴展。


而這個點的框定,則尤為重要。


它所承載的,應當遠遠超過炒房。它當從機制入手,引發(fā)思維的變革,從而形成一場新的風帆高漲的改革浪潮。


歷史總是充滿了期待。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nèi)容均由用戶發(fā)布,如發(fā)現(xiàn)有害或侵權內(nèi)容,請點擊舉報。
打開APP,閱讀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類似文章
猜你喜歡
類似文章
悟空問答
華夏文化的魅力,偉大的北魏孝文帝漢化改革
北魏在平城統(tǒng)治了108年,為何孝文帝元宏遷都洛陽后,40年就宣告滅亡了呢?
拓跋宏
[上下五千年]魏孝文帝改革風俗
北魏滅亡的真正原因
更多類似文章 >>
生活服務
分享 收藏 導長圖 關注 下載文章
綁定賬號成功
后續(xù)可登錄賬號暢享VIP特權!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點擊這里聯(lián)系客服!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