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千世界,無奇不有,光彩奪目,使人眩暈。造物者也許是捉弄世人,萬物皆為人所用,萬事皆為人所做,萬福皆為人所享。造物者既使人成為萬物的最終擁有者和失去者,也使人的私心和雜念越發(fā)地滋長。因此,有的人擁有萬物皆嫌少,有的人位居高官而嫌低,有的人擁有美妻而嫌少??梢娙藲w根結底皆為名、利、物、欲而來,因而,知足與不知足就成了人們把握名、利、物、欲的尺度。
知足者雖清貧皆開懷常笑,不知足者既使擁有萬物也愁眉不展;知足者常常擁有自己的一點成果而知足常樂,不知足者常常擁有萬物還頭疼不已;知足者常常有一點啊Q精神安慰自己要滿足現(xiàn)狀,不知足者常常算計他人而勾心斗角。
知足與不知足在一念之間,知足與不知足在胸懷之中,當私心雜念占據(jù)上風時,知足者就成為不知足者。因此,佛家講"四大皆空"的禪理,也是勸世人少些私心雜念,多些善良根本。在此,我想起了一個禪學故事:有一名武士曾向一位當?shù)赜忻亩U師請教說:"大師,世間到底有沒有天堂和地獄?"禪師沒有正面回答,而是問他說:"我聽說你是一名有名的武士,今天看見你也不過如此,一點也不像一個武士,你還稱自己是個武士嗎?"武士聽后大怒,舉劍向禪師大聲說:"你好沒道理,你不說也罷,竟敢污辱我,我今天殺了你。"禪師哈哈笑道:"你這把劍還是劍呀?我看這把劍只不過是一個破銅爛鐵而已,豈能殺得了我。"武士氣極,舉劍便剌,此時,禪師一動不動地說:"你此舉便是通向地獄!"武士一聽,急忙收劍說:"大師我錯了!"禪師此時哈哈大笑對武士說:"你現(xiàn)在正在通向天堂。地獄和天堂在人一念之間,頭腦中產(chǎn)生惡時便是地獄,產(chǎn)生善時便是天堂。"武士聽后大悟便跪拜告辭。
知足與不知足在于人心。人心中的天秤如果傾斜,那么人就會被私、利、名、欲所蒙蔽。在此,我想到了古人寫的《不知足》詩:"日夜奔波只為饑,方才一飽便思衣。衣食兩般皆具有,又想嬌容美貌妻。娶得美妻生下子,恨無田地少根基。買得田園多廣闊,出入無船少馬騎。糟頭拴了騾和馬,嘆無官職被人欺??h丞主薄還嫌小,又要朝中掛紫衣。若要世人心理足,除是南柯一夢西。"可見,人對萬物是不可能都擁有的,萬事也是沒有到頂?shù)?,如果擁有也是做夢罷了。在此,又讓我想到了〈紅樓夢〉中的〈好了歌〉:
古今將相在何方,荒冢一堆草沒了。
世人都曉神仙好,只有金銀忘不了,
終朝只恨聚無多,及到多時眼閉了。
世人都曉神仙好,只有嬌妻忘不了,
君生日日說恩情,君死又隨人去了。
世人都曉神仙好,只有兒孫忘不了,
癡心父母古來多,孝順兒孫誰見了。"
此歌勸人就是在世間要知足,"好"就是"了",見好就收,萬事不可強求,不要不知足,就是最后努力地擁有一切,到后來什么也沒有,生不帶來,死不帶去,亦是同理。
寫此文并不是不讓人奮發(fā)圖強,或者說讓你安于現(xiàn)狀,得過且過,而是讓你把握知足與不知足的尺度,正確對待得與失,知足常樂。對此,我有較深的體會。我是一名武警軍官,今年初,自己要求打報告轉業(yè),副團職(副處級)。休息近一年了,昨天接到上班的通知,任命我主任科員(正科級、虛職),又說我任副團職不滿三年,因此給我任命副科長。氣吧?在部隊辛辛苦苦干到團,轉業(yè)到地方連降兩級,虧吧?這是我的不幸,也是軍人的悲哀。但轉念一想,名利乃身外之物,生不帶來死不帶去的,人活著只不過有碗飯吃,生氣傷身劃不來。想到此,也不免高興起來,你說是吧?
人在生活中,會遇到許多事,會有許多的東西在吸引你,知足的心態(tài)未免是一劑良藥,保你身心快樂,健康延年。但為了生活,不知足在工作中是一種動力,會激發(fā)你的工作熱情和干勁,使事業(yè)取得成功。但如何把握住度,那要靠平時的自身的學習和修養(yǎng)。最后,我以〈知足歌〉與大家共勉:
思量事勞苦,閑著便是福。
思量病厄苦,無病便是福。
思量患難苦,平安便是福。
思量死來苦,活著便是福。
也不必高官厚祿,也不必堆金積玉??雌饋?,一日三餐,有多少自然之福,我勸世人不可不知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