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日前得到朋友贈送東海野生大明蝦幾盒,個頭大的令人發(fā)指,各個都強壯如避孕藥服用過量的黃鱔,最最難得的是“野生”二字,大海中自由遨游才能孕育出如此強健的體魄。
近兩年瞎吃的多,蝦吃的少。還記得舊年4月在海南,好容易敞開胃口浮游在漁排中饕餮了一回魚蝦蟹,換回的是半個月濕疹復發(fā)的痛癢難當。因為平日瞎吃最終導致的只能少吃蝦,真是叫苦不迭。
所以即便市場中日日都有新鮮的基圍蝦售賣,也是偶爾才買,而且我做蝦最怕麻煩,通常是白水一汆,用醬油姜汁佐食即可。其他什么去頭、去皮、油炸、茄汁的繁瑣做法都被我嗤之以鼻,用“吃蝦就要取其自然鮮甜之味”的借口以安撫吃客的挑剔。
這樣一講就順便露了怯,令眾人知我?guī)缀鯖]有對付冰鮮海蝦的經(jīng)驗。想起年幼時,在北方幾乎沒有見到過活蝦,就連“全尸”都難以得償所愿,有關蝦的完整尊榮全靠電視所賜。市場所賣全都是冰比蝦還要多一倍的蝦仁,花大價錢買一大塊冰這往往是小康家庭才做得起的蠢事。
用大盆裝起整塊冰,等它慢慢解凍后,再瀝去水分,無比碩大的盆底趴著薄薄一層軟趴趴、衣衫不整的蝦仁,聽起來像是個笑話,但實情確實如此。隨后,再將它們與腰果倒在鍋里炒熟,就成了一餐饗宴中最點睛的一筆。一大塊帶著腥味的冰和幾兩軟爛的蝦仁,瞬間提升整餐飯的檔次,也順便拔高主人的品味。
蝦仁們生前受盡酷刑,死后也不得善終,我不會像大人們虛偽地稱贊用價格標榜的“美味”。事實上,那樣的蝦仁真是味同嚼蠟,既不鮮甜也沒有唇齒之歡愉,連其中的腰果都要勝出它十萬八千里。所以,當我看到這幾盒冰鮮蝦時,第一有被它的個頭震懾,第二自然地想起兒時趣事,第三才慣性的想到,我該如何料理呢?
料理海鮮并非我的強項,趁此機會,我要開始糾正一個在大家腦海中根深蒂固的觀念,因為出過一本書,往往被認為是烹飪高手,其實,若拿吃與做來比較,我傾向于前者多點,后者用來調劑生活,突顯情趣,目的終究是為了吃。情不用天天都調,但吃一定要每日必備。所以對于烹飪,我也是一邊吃一邊在研究,并沒有高深很多。
在犯難之際,冰箱里新入的香茅醬幫了大忙,非常喜歡香茅味道的我,在買它的時候并沒有想到如何運用,我承認這是我的一大陋習,因此我家冰箱里各種各樣的調味品擁擠不堪,時不時在我用力過猛打開冰箱門時來個報復性的“跳樓自殺”。
香茅醬加上自己種的朝天椒,一向拿想象當飯吃的我又在醞釀一餐“勁野”了。像大明蝦這樣殼質略硬的蝦,去殼料理也蠻不錯的。若是普通個頭的明蝦(對蝦)則隨意,但碰上個懶廚師,如我,多半不會為其寬衣解帶。我是這樣考慮的:食客自己動手會多一絲品評的樂趣,就如一顆顆地嗑瓜子比將一把瓜子仁倒入口中要有趣的多。你們信嗎?
盡管蝦頭總被人說不能吃,但一味丟棄總覺得有些暴殄天物了,用來熬蝦頭油,再炒菜時,讓青菜也沾點海鮮的光,不能不說是個智慧的做法。
而其他需要交待的,譬如味道,幾乎值得寫一首贊美詩,無奈文采拙劣,只能說超乎想象的好,好像在吃龍蝦一般。盡管至今為止被我吃掉的龍蝦數(shù)用大拇指就數(shù)的過來,但那味道可不是輕易能被遺忘的。一頓大明蝦又喚起了我對龍蝦的想念,吃貨的胃口與意淫能力真是:有多遠走多遠啊~
The End
【食の啟示錄】
蝦的做法頗多,這樣的野生蝦就算拿來煮湯也同樣好喝,燒烤也是個好選擇。
難度:一般
時間:15分鐘
價格:300-400元
分量:4人份
口味:鮮香
原料:
①
②
③
④
⑤
調料:
香茅醬……20克
水……20毫升
做法:
1、大明蝦洗凈后用牙簽去除蝦線。(從牙簽在倒數(shù)第二或第三關節(jié)處插入肉中,然后向外挑出蝦線)
2、平底鍋放少量油,將大明蝦去蝦線、去頭后,放入鍋中煎至一面變色。
3、翻面煎至另一面也變色,每面煎大約各需要1-2分鐘。
4、將大明蝦盛出,利用鍋里的余油,爆香除羅勒外其他的其他原料。
5、然后加入香茅醬與水,調和均勻。
6、最后倒入大明蝦與羅勒倒入。
7、
【啰嗦幾句】
*不必擔心肉質過老,要徹底煎熟。
*蝦殼較硬,吃時剝殼,但并不影響味道。
制作蝦頭油:
1、
2、
3、
【啰嗦幾句】
*做好的蝦頭油要冷藏保存。炒菜或者炒飯都可以用,增加風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