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很多人一提起曹雪芹,就會想到他的巨作《紅樓夢》,這是一部非常難懂,也非常引人深思的作品,很多人看了之后,都稱它為“神作”。但就是這樣一位神作的作者卻一生中都未再寫第二本書,更慘的是雍正上位后,第一時間還抄了曹雪芹的家,從此有著江南首富之稱的曹家家道中落,開始走向衰敗。不知道大家是否想過這樣一個問題,那就是為什么屢受皇恩照顧,且風光無限的曹家,會在新皇帝上任沒有多久就會被抄家了呢?對此,史學家的回答是:換你也抄!
眾所周知,《紅樓夢》是曹雪芹根據自己的親身體會,以自己家族為原型所寫的,而書中所描述的賈府也正是他經歷過的繁華生活,所以才能將書中的情節(jié)寫得那么引人入勝。不過曹雪芹一家是江寧望族,為何會衰落到如此地步呢?原來一開始的時候,曹雪芹的曾祖父曾任江寧織造,而他的曾祖母孫氏則是康熙帝的乳娘,并且他的祖父曹寅就是康熙帝從小的伴讀和御前侍衛(wèi),基于這層關系,康熙帝登基后也是對曹家格外照顧。后來曹寅繼任江寧織造,曹家的生意也越做越大,雖然還算不上富可敵國,但是在江寧一帶確確實實首屈一指。
后來,康熙帝曾六下江南,其中有四次都是住在了曹家,可見曹家地位有多重要,只不過當時的曹雪芹還沒有出生,否則見過這樣的盛狀,指不定又會在書中寫成什么樣呢。1715年的時候,曹雪芹出生了,爺爺曹寅給他取了一個十分好聽的名字叫曹沾,意為“世沾皇恩”,后來曹雪芹熟讀詩書,才給自己改名為雪芹。由于家業(yè)盛大,曹雪芹從小可謂是衣食無憂,跟小說里的賈寶玉如出一轍。不過,當年曹寅因為人情往來,再加上多次接待康熙,造成了公銀的大量虧空,導致后來曹雪芹的父親被捕入獄。其實,這虧空在康熙執(zhí)政時便存在了。只不過康熙一直把曹家當成自己人對待,所以并沒有整頓曹家。奈何雍正上臺后,國庫空虛,并且西北用兵以及多省都發(fā)生天災急需要用銀子,所以雍正上位后,才第一時間找上曹家。
雍正六年,曹家被抄時,所剩下家產也不過只有區(qū)區(qū)三萬兩千多兩,連雍正自己都想不明白這么一個肥差,曹家是怎么做到虧空如此厲害的。對此,史學家的看法是,雍正上位后沒多久就抄了曹雪芹的家,為了充盈國庫只是其次,最主要原因還是彰顯帝王霸氣。相信換成任何一個當權者,都會對貪官私自轉移財產這種事做到零容忍。而身為明君的雍正更是如此,其實按照歷史記載來看,雍正已經算是很照顧曹家了,畢竟隔壁蘇州織造的李煦就因為虧空直接被抄了家,在此之后的3年,雍正一直都在給曹家機會來補上這個漏洞。然而,曹家不但沒有補上,還干出轉移家產這種欺君行為,因此即便不是雍正,換作是我們現在任何一個人,都會對曹家必抄無疑。
曹家落敗后,曹雪芹跟著家人輾轉多地,最后遷回了北京老房子,之后的生活也只能用清湯寡水來形容。因此長大后的曹雪芹意識到世態(tài)的炎涼和冷漠,他蔑視權貴,下定決心遠離官場,終其一生都過著極為艱苦的生活,到了晚年的時候,甚至家中連吃飯都成問題,因此最后曹雪芹連書也沒有寫完就因貧病而草草去世了。反觀雍正帝,做事深思熟慮且雷厲風行,正式因為他的幾次明智決定,才促使清朝在他統(tǒng)治時期都很少出現貪污受賄的現象。相信在看完了這篇文章之后,大家也或多或少對《紅樓夢》這本書有了新的理解,也大概明白了一些黛玉葬花時的心情吧!對此,你還有什么想說的嗎?歡迎在評論區(qū)留言討論。
版權聲明:本內容來源于網絡,轉載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lián)系我們刪除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