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尊地卑,乾坤定矣。卑高以陳,貴賤位矣。動靜有常,剛柔斷矣。方以類聚,物以群分,吉兇生矣。在天成象,在地成形,變化見矣。 是故,剛柔相摩,八卦相蕩。鼓之以雷霆,潤之以風雨,日月運行,一寒一暑。 乾道成男,坤道成女。乾知大始,坤作成物。
“天尊地卑,乾坤定矣”,是從天地形象與先天八卦方位圖引出來的尊卑概念。古人認為天地初分時,是清純之氣上升形成了天,濁雜之氣下降而形成了地。天高髙在上,需仰視才可看到,所以天的位置是作貴的,大地延伸于腳下,需俯視才可細察,所以地的位置是卑賤的。尊卑,本義皆為酒器。但尊是酒壺,卑則是酒杯;酒壺與酒杯,是國與家的關系,是大與小的關系,是重與輕的關系?!扒ざㄒ印?,是說伏羲創(chuàng)造的八卦方位圖,也要完全遵從天尊地卑的法則,將乾卦列于上方,將坤卦列于下方?!扒ざㄒ印钡囊馑?,與《說卦傳》的“天地定位”是同一意思,皆是說明先天八卦方位圖中乾坤兩卦的位置。
“卑高以陳,貴賤位矣”,在《易經》的六爻卦中,六爻的排列是由低到高、由下而上排列的,最低的是初爻、二爻代表地的位置;中間是三爻、四爻代表人的位置;最上面是五爻、上爻代表天的位置。
把六爻成列出來,貴與賤的地位變顯示出來,注意這都是相對的,像其中二爻和五爻,無論是當位不當位都好的,因為第二爻和第五爻,分別是在“下卦”和“上卦”的中間。如果是當位也就是,陰爻在二,陽爻在五,便是得中、又得正,那就真是既富且貴,就更加肯定是貴。
象乾卦的九五爻,“飛龍在天,利見大人”,就是得中、又得正,乾卦中最好的爻??偨Y下來,就是當位就“貴”,失位就“賤”,如果失位,得中,也是好的。所以,儒家提倡“中庸,是根據(jù)《易經》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