終身成長詞典已上線1933/2000詞條
今天是精讀君陪伴你終身成長的第3202天
“智者永不入愛河”,這是世間大多受過傷的男女經(jīng)常說的話。
感情是這個世界上最難被定義也是最復雜的,卻也是最容易讓人深陷其中。
有人問:愛是永恒的嗎?
無論影視劇如何宣傳瑪麗蘇的愛情,愛情就是人的感情中的一種,它會隨著時間變化,隨著現(xiàn)實的一地雞毛而改變。它會變得淡漠,或轉(zhuǎn)變?yōu)橛H情,或消失不見。
婚姻不是人生的必需品,但對于大多數(shù)人而言,它卻是一生中重要的組成部分。
如今,有很多人寧愿保持單身主義也不愿意踏進婚姻的大門。
究其原因或許是婚姻中諸多令人望而卻步的因素:家庭的紛爭,夫妻感情的變質(zhì),子女的撫養(yǎng)教育問題……
一段好的婚姻是幸福的,但是一段壞的婚姻于人于己都是悲劇的開端。
有人說婚姻中的四大不幸:當媽式擇偶、保姆式妻子、喪偶式育兒、守寡式婚姻。
而這四大不幸所透露出來的是女性在婚姻中由兩個人變?yōu)椤耙粋€人”的孤獨的角色。
這四大不幸,在《我本芬芳》中惠才的身上體現(xiàn)得淋漓盡致。
楊本芬奶奶在花甲之年,在灶臺餐桌旁用筆寫下自己一生的故事,而這段故事里,卻是不少中國女人在婚姻中的真實寫照。
01
“被迫”結婚
惠才在江西求學時,一次偶然的機會在好朋友文枝的介紹下認識了呂醫(yī)生。
呂醫(yī)生在縣醫(yī)院工作,為人挺好,父母都過世了,一個人生活,但就是出身不好。
惠才也因為出身的問題而感到自卑,聽說了呂醫(yī)生的身世,對他也產(chǎn)生了幾分同病相憐的感覺。
惠才和呂再次見面時,呂邀請她一起散步,并將自己出身不好的實情告訴了她。
惠才覺得這個人憨厚踏實,并且對她很信任,大概是喜歡自己。
后來呂又帶著惠才參觀了自己的宿舍,并送了一張自己的半身照給惠才。
惠才對呂很是喜歡,她覺得自己在外漂泊求學,無依無靠,現(xiàn)在有了可以依靠的人。
惠才在學校里的成績不錯,還有幾個月就要畢業(yè)了。但是命運對惠才開了一個玩笑:她因為出身成分不好被下放了。
惠才從老家湖南來江西求學,就是想讀書,但是現(xiàn)在書沒法繼續(xù)讀,家也回不去。
在好友文枝的建議下,惠才求助初識的呂醫(yī)生,她們都覺得呂醫(yī)生是個好人,應該會有辦法。
呂醫(yī)生說他可以幫助惠才,供惠才繼續(xù)讀書,但是惠才必須先和他結婚。
為了能夠有讀書的機會,更是為了有個依靠生存下去,惠才別無選擇,只能答應了呂的要求。
惠才想獨立,但是那種情況下,她沒有獨立的資本,于是和呂倉促結婚。
她并不清楚呂的真正為人,只是期望自己能夠繼續(xù)讀書,然后用行動去報答呂對她的好。
婚姻是一輩子的大事,雖然現(xiàn)在對婚姻的觀念已經(jīng)沒有過去那么保守,但不倉促地走進婚姻,相互了解清楚再組成家庭是對往后余生的負責。
02
婚姻的幸與不幸
惠才想獨立,想讀書,所以和呂結婚之后仍想繼續(xù)上學,她不想被看做是寄生蟲,也不想因為結婚依附于呂。
后來,惠才自己在鄉(xiāng)下找了一個住處并參加當?shù)厣a(chǎn)隊的勞動賺工分。
當她把想繼續(xù)的讀書的想法再次和呂提起,卻發(fā)現(xiàn)呂并不想幫她找學校,這讓惠才十分失落。
惠才在生產(chǎn)隊上有一間住的房間,雖然房間很破,但是這對于無依無靠的惠才而言,是她從此安身立命的地方,她很珍惜。
惠才一個人住在這個空蕩蕩的房間里,一到夜晚,樓板上竄動的老鼠,黑暗的恐懼以及夢魘都讓惠才恐懼黑夜,恐懼孤獨。
惠才和呂訴苦,希望呂能陪陪她,但呂并沒有答應,而是獨自回到了醫(yī)院。
呂的行為讓惠才感到很傷心:“結婚不該是這樣的。”
確實,結婚不該是這樣的。
呂和惠才的婚姻,明明是兩個人的婚姻,但呂似乎還是自己過自己的,惠才于他只是名義上的妻子。
這世上有多少人明明走進了婚姻卻還保持著單身的習慣,婚姻不僅僅意味著多了一個共同生活的人,更多的是擔負兩個人以及兩個家庭的責任。
而這,作為丈夫的呂似乎都沒做到。
呂的身世其實也很悲苦,小時候被親生父母送人,養(yǎng)父母又在文革期間雙雙自殺。
無依無靠的呂想回到親生父母身邊卻被拒絕,因此呂對親生父母記恨在心。
惠才提出要和呂一起回去看看他的父母,她認為結婚應該讓父母知道,但是呂堅決不去,惠才只能一個人前往。
后來惠才和呂有了三個孩子,她再次提出要和呂一起回去看呂的父母,呂再次拒絕了。
呂對親生父母的遺棄懷恨在心這件事,其實可以理解,但那個年代,能活下去已經(jīng)不容易,呂的父母也有難言之隱。
呂對外面的人都很好,心腸好,脾氣也好,對待工作也是盡職盡責。
但是回到家里面對自己的妻子惠才,他又是另一副面孔。
惠才懷孕期間呂沒有照顧,甚至惠才剛生完孩子呂都沒有覺得自己有義務和有責任去照顧一個辛苦生產(chǎn)的妻子。
呂的冷漠讓她寒心,但是為了孩子,她心甘情愿付出。
惠才因為呂的冷漠、生活的困苦,曾嘗試過自殺,但是孩子成了她的牽絆,為了生養(yǎng)孩子的那份責任,她選擇繼續(xù)活著。
世間的人都說婚姻是人生的必經(jīng)之路,但是又有多少在婚姻中因為孩子而選擇繼續(xù)隱忍的人呢?
婚姻中的幸與不幸都只有處在婚姻中的人自己知道,好的婚姻是幸運的,但不是每個人都有這樣的好運氣。
如果你沒有得到這份婚姻的好運,希望你可以為了孩子也為了自己,努力成為更好的自己。
03
婚姻中的“單身主義者”
有很多人,他們結婚了但是又好像沒結婚,因為他們還保持著單身時的習慣。
俗語道:“一人吃飽,全家不餓?!贝蟾耪f的就是婚姻中的“單身主義者”。
呂就是這樣的人,有朋友去家中做客,他會拿出家里全部的吃喝,全然不考慮家里還有幾個嗷嗷待哺的孩子。
呂認為對別人一定要好,對家人怠慢一點沒關系。
他的想法也是生活中很多人的想法,因為是家人,所以怠慢一點沒關系嗎?
家人會包容你,愛護你,因為你是家人,但是別人不是和你過日子的人。
我們是不是更應該愛對自己好的人,把對外的溫柔多分一點給愛自己的家人才能守護起一個家,守護愛你的人。
惠才有好幾次工作和學習的機會,但為了照顧孩子和家庭,她都選擇了放棄。
而呂對惠才的冷漠,一次又一次傷透了惠才的心。
雖然惠才和呂的婚姻過的十分辛苦,但是在惠才的影響和教育下,他們的三個孩子都很優(yōu)秀。
前半生磕磕絆絆的走過,惠才還是沒有離開呂,后半生相依相靠,他們的三個孩子一個個上大學離開了家,成家立業(yè)。
惠才和呂也走到了別人眼中羨慕的鉆石婚,六十年的婚姻,兩個人相伴這么多年,當惠才問呂:“下輩子你還愿意和我在一起嗎?”
呂很堅定的說:“不愿意?!?/p>
惠才和呂都是出身悲慘孤獨的人,他們本該相愛,但卻沒有好好愛過彼此。
時值暮年,他們才明白,在這場婚姻中,他們誰都不幸福。
04
結語
電影《世界上最偉大的父親》中有這樣一段臺詞:“曾以為世界上最糟糕的事,就是孤獨終老。其實不是,最糟糕的是與那些讓你感到孤獨的人一起終老。”
惠才和呂雖然終老,但卻彼此孤獨。
惠才用自己一生來揭示婚姻關系中的殘酷真相:
①愛你的和你愛的,你選擇哪一個?雙向奔赴的愛情是幸運的,沒有這份幸運你會怎么選擇?
有些人不是你用行動就能夠感動,一味付出最后只能傷害自己。
如果仍猶豫不決,高質(zhì)量的單身比一地雞毛的婚姻更讓你幸福。
學會愛自己才能讓別人來愛你,好的感情需要你耐心等待。
②不要在不了解對方性格脾性的情況下輕易步入婚姻的大門,遠離回避型依戀的人。
呂就是典型的回避型依戀者,他受過傷,不懂如何愛,也不會表達愛。和這樣的人閃婚,風險別提有多大。
閃婚或許勇敢浪漫,但對大多數(shù)普通人而言,需要賭上一生的幸福來驗證自己遇到的人是不是對的人。
③婚姻是一個圍城,城里的人想出來,城外的人想進去。
《圍城》中的方鴻漸和孫柔嘉,兩個知識分子結合之后,卻依然是滿地雞毛。
好的婚姻需要彼此認真經(jīng)營,而這個前提是兩個人都深思熟慮之后選擇彼此,并抱著認真生活的勇氣和責任心去關懷彼此。
這樣的婚姻,才能在一地雞毛的生活瑣碎中走的更遠。
愿你都能擁有愛與被愛的勇氣。
共勉。
作者:周瑤,精讀讀友會會員。在塵埃里修煉,在俗世間求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