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書中曾說“法正天心順,律清民自安”,現(xiàn)改寫成“法正天心順,官清民自安”。
把后句中的律字改掉,使律與法不再同時出現(xiàn),是基于一些緣由和考慮的。法,在我國古代與刑通用,其含義為“從水從去”,既平之如水,又有威嚴之勢,觸不直者去之,并兼有神明裁判的特點。律,開始與法有別,指“均布”之義。說明其普遍性,為人人遵守之規(guī)范。但至秦漢時期,法與律開始有所同義,在《唐律疏議》中,更明確解釋:“法亦律也,故謂之為律?!敝?,各朝代則長期沿用律之用法,如大明律、大清律,名例律、吏律、戶律、兵律、刑律、工律,還有中國律學、讀律瑣言等著作稱謂。直至清末民初變法時期,經(jīng)日本而把法與律合成為法律一詞。但在我國現(xiàn)代法律稱謂中,則又多以法相謂,如刑法、民法、訴訟法等是。在西方語言中,多將法與法律分別表達,表示法的詞,兼有權(quán)利、公平和正義之涵義,而法律則多指由國家頒行的具體法律規(guī)則。而在我國當今法學上,法與法律又已經(jīng)同義或者通用,且常以法簡潔表達,如憲法、民法、刑法、訴訟法等,而不再以刑律、民律等稱謂,原先兩者的含義均被包含其中。故此,把“法正天心順,律清民自安”的說法改稱為“法正天心順,官清民自安”,則不只在上述方面具有相當?shù)目茖W性與合理性,還更在下列方面具有極為重要的理論價值和社會現(xiàn)實意義。
中國古代,有“三光者日月星,三才者天地人”的認識。天地人三者當中的天,系指上天蒼穹、茫茫宇宙。古代的皇帝被奉為天子,雖然位次上屬于第二,但亦可屬歸天之范疇。于現(xiàn)代社會,所謂的天系指天空,天地自然,宇宙蒼穹,自然之主宰,萬物之基根。天心,即天道自然,大道自然,自然而然,自自然然,指上天之情性,天地之良心,蒼穹自然之本性,社會規(guī)律之原真。而天心順者,即順天意,合民心;符合天地良心,順乎百姓民意;順應(yīng)自然本性,符合規(guī)律原真。水能載舟,亦能覆舟,故,合民意順民心也乃社會規(guī)律之本性原真。
天地人三者當中,以人為本,民為中心。無人無社會、無人無文化,無民無階層,無民無功臣,故無人亦無“三才三光”之說,無民亦無官宦清濁之說。而人之存在,必為社會之人,民之存在,必有種群階層之分,其相互之間必然形成各種各樣的社會關(guān)系,并需要對此各類社會關(guān)系以政治、民主、法律、道德、紀律、習慣、風俗等方法手段進行規(guī)范調(diào)整,方可使各種復雜的社會關(guān)系穩(wěn)定與和諧發(fā)展。而在對各社會關(guān)系進行調(diào)整中,法律為其重
把后句中的律字改掉,使律與法不再同時出現(xiàn),是基于一些緣由和考慮的。法,在我國古代與刑通用,其含義為“從水從去”,既平之如水,又有威嚴之勢,觸不直者去之,并兼有神明裁判的特點。律,開始與法有別,指“均布”之義。說明其普遍性,為人人遵守之規(guī)范。但至秦漢時期,法與律開始有所同義,在《唐律疏議》中,更明確解釋:“法亦律也,故謂之為律?!敝?,各朝代則長期沿用律之用法,如大明律、大清律,名例律、吏律、戶律、兵律、刑律、工律,還有中國律學、讀律瑣言等著作稱謂。直至清末民初變法時期,經(jīng)日本而把法與律合成為法律一詞。但在我國現(xiàn)代法律稱謂中,則又多以法相謂,如刑法、民法、訴訟法等是。在西方語言中,多將法與法律分別表達,表示法的詞,兼有權(quán)利、公平和正義之涵義,而法律則多指由國家頒行的具體法律規(guī)則。而在我國當今法學上,法與法律又已經(jīng)同義或者通用,且常以法簡潔表達,如憲法、民法、刑法、訴訟法等,而不再以刑律、民律等稱謂,原先兩者的含義均被包含其中。故此,把“法正天心順,律清民自安”的說法改稱為“法正天心順,官清民自安”,則不只在上述方面具有相當?shù)目茖W性與合理性,還更在下列方面具有極為重要的理論價值和社會現(xiàn)實意義。
中國古代,有“三光者日月星,三才者天地人”的認識。天地人三者當中的天,系指上天蒼穹、茫茫宇宙。古代的皇帝被奉為天子,雖然位次上屬于第二,但亦可屬歸天之范疇。于現(xiàn)代社會,所謂的天系指天空,天地自然,宇宙蒼穹,自然之主宰,萬物之基根。天心,即天道自然,大道自然,自然而然,自自然然,指上天之情性,天地之良心,蒼穹自然之本性,社會規(guī)律之原真。而天心順者,即順天意,合民心;符合天地良心,順乎百姓民意;順應(yīng)自然本性,符合規(guī)律原真。水能載舟,亦能覆舟,故,合民意順民心也乃社會規(guī)律之本性原真。
天地人三者當中,以人為本,民為中心。無人無社會、無人無文化,無民無階層,無民無功臣,故無人亦無“三才三光”之說,無民亦無官宦清濁之說。而人之存在,必為社會之人,民之存在,必有種群階層之分,其相互之間必然形成各種各樣的社會關(guān)系,并需要對此各類社會關(guān)系以政治、民主、法律、道德、紀律、習慣、風俗等方法手段進行規(guī)范調(diào)整,方可使各種復雜的社會關(guān)系穩(wěn)定與和諧發(fā)展。而在對各社會關(guān)系進行調(diào)整中,法律為其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