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起本病的原因有滴蟲性陰道炎、真菌性陰道炎、老年性陰道炎、外陰濕疹、外陰白色病變、衛(wèi)生巾過敏、白帶過多等。瘙癢原因不同,治療方法也各異,患者一定要到正規(guī)醫(yī)院診治。在接受正規(guī)治療的同時,可嘗試一些外洗方自療。 中藥外洗方
用中藥煎湯坐浴是常用的外陰瘙癢外治法,一般每次10~15分鐘,每天一次。基本方:苦參30克、蛇床子15克、野菊花15~30克、薄荷10克(后下)、黃柏9克。煎湯坐浴,10~15分鐘,每天一次。在此基本方上做加減,可用于治療各種疾病引起的瘙癢。
1. 霉菌性陰道炎:基本方+土槿皮15克、一枝黃花15克、椿根皮15克。
2. 外陰色素減退:基本方+凌霄花15克、益母草15克、蘇木15克、當歸15克。
3. 外陰濕疹:基本方+葎草15克、蒼耳草15克、白蘚皮15克、虎耳草15克。
4. 外陰部干燥:基本方+地膚子15克、凌霄花15克。
5. 分泌物多、外陰潮濕:基本方+枯礬9克。煎湯坐浴,10~15分鐘,每天一次。
西藥外洗方
1. 膚陰潔每次20毫升,用溫開水稀釋后坐浴,每天1~2次。
2. 10%潔爾陰稀釋液,坐浴,每天1~2次。
生活保健
生活中,女性應避免經常用肥皂清洗外陰,否則容易造成陰部皮膚干燥,引起瘙癢。患有外陰瘙癢者,應注意保持外陰清潔,避免用手搔抓、熱水燙洗等刺激,防止繼發(fā)感染,以免加重局部癥狀。此外,應注意穿棉織內衣褲,勤換內衣褲。在夏季,尤其要多穿寬松透氣的褲、裙,避免穿著緊身兜襠褲、連褲襪。避免食用辛辣刺激食物,多吃蔬菜,保持大便通暢。
特別提醒
1. 由滴蟲、真菌性陰道炎引起的外陰瘙癢,一定要堅持正規(guī)抗滴蟲或抗真菌藥物治療。如果不針對原因治療,單用外洗不可能使癥狀改善。
2. 糖尿病患者也可有外陰部瘙癢的癥狀,必要時可去醫(yī)院測血糖。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fā)布,如發(fā)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