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在羨慕別人天天換新機?周周有驚喜?不用愁,來新浪眾測,動動手指就能玩遍新鮮好物。還有最新數(shù)碼資訊,達人趣物分享,專業(yè)數(shù)碼評測??靵?a target="_blank" >武裝你的生活!
春節(jié)到了,忙碌了一年的大家終于有功夫閑下來留意平常生活中無暇顧及的細節(jié)了。這時拿起手機記錄這些瞬間就成了順利成章的事。雖然現(xiàn)在手機相機的操作已經(jīng)非常“傻瓜”,但想要避免極端情況下畫面有可能出現(xiàn)的問題,或者追求更美照片的話,我們還是得掌握一些手機拍照的小技巧。
01 色彩:飽和度和對比度是朋友
從視覺角度來說,拍照好不好看主要取決于色彩、構圖和光影。對于不是專業(yè)攝影師的大家來說,抓眼球的色彩最容易被捕捉。同時,色彩也是手機相機自動優(yōu)化的重點。尤其是到了春節(jié),紅色、黃色這種醒目的顏色充滿了大街小巷。所以如何處理好顏色,就成了春節(jié)拍照要掌握的第一個技巧。
顏色討喜講究的就是一個字:“艷”,也就是所謂的“高飽和度”。大部分場景下,做到顏色足夠鮮艷、不寡淡,就已經(jīng)成功了一大半,足以明顯提高照片觀感。
色彩艷麗吸引眼球
顏色寡淡觀感不佳
一般手機相機都內(nèi)置“AI模式”,相機會根據(jù)拍攝場景優(yōu)化成像,開啟這個模式就是讓顏色更鮮艷的最簡單途徑。如果想對照片有更多的掌控,也可以用手機P圖?,F(xiàn)在大部分手機相冊內(nèi)置的P圖功能已經(jīng)非常全面。
因為能體現(xiàn)自家手機相機的強大,并能在大部分情況下起正面效果,所以手機廠商們很喜歡在HDR模式上下功夫。HDR能讓拍出的照片做到高光抑制和暗處提亮。但有時,一味追求HDR很可能會讓照片缺失一些“文藝范兒”。讓暗處暗一些,刻意提高點對比度,很可能會產(chǎn)生意外的效果。
要知道,很多讓照片更好看的濾鏡都會有“提高對比度”這個行為。
典型高對比度照片,有利于色彩的展示
暗處更亮了(屋檐下),但沒有上一張高對比度的味道
02 拍夜景:鏡頭別臟,適當拉低曝光
每到節(jié)假日,就離不開張燈結彩,更別提春節(jié),以及緊隨其后、以“燈”為主題的元宵節(jié)了。所以每年這個時候,大家都會拍不少夜景。
夜景應該是最容易翻車的拍攝場景之一了。首當其沖的“危害”就是“鬼影”和眩光。在晚上拍明亮光源時(尤其是燈),畫面經(jīng)常會出現(xiàn)讓畫面通透度大幅下降,或出現(xiàn)異常成像的情況。
眩光
“鬼影”和眩光同時出現(xiàn)
注意紅圈內(nèi)的實體和實體的“鬼影”
為了緩解這個問題,大家最好避免光源過度雜亂的場景,并且在拍攝前確保手機鏡頭沒有污漬、指紋、進灰或劃痕。
目前大部分智能手機都有“夜景模式”,能讓畫面更亮的同時盡量減少噪點。但是畫面太亮也不總是好事。太亮的話,畫面就會丟失原有的意境,或者發(fā)生局部的過曝。當然這不是反對大家用夜景模式,夜景模式該用還得用。只是有些時候,大家需要學會適當拉低曝光。
自動曝光
手動拉低一些曝光
拍夜景要注意的另一個地方,就是盡量不要露出過多天空(除非專門拍天)。因為夜空的本色非常純凈,一旦手機夜景性能稍弱,噪點和涂抹就會非常明顯。
天空容易“放大”噪點和涂抹的痕跡
放大后更明顯
除了構圖上減少天空的比重,如果能拉低一些曝光的話,效果會更好。
拉低曝光天空就顯得干凈了些
03 美食:構圖和拍攝距離也很重要
不管是家里的年夜飯,還是外面的美食,都是逢年過節(jié)朋友圈能見度最高的拍攝對象之一?!邦伾G=有食欲”已經(jīng)眾人皆知,基本所有手機都會在自動模式下加“艷”食物的顏色。拍食物大家更需要注意的是那些手機不能自動幫我們解決的東西,比如構圖和光影。
構圖和光影很重要
拍一整桌飯菜時,站起來,多試幾個角度,往往能實現(xiàn)坐著拍不能達成的效果。如果飯桌太大,也可以使用超廣角攝像頭容納下更多畫面。另外,如果想得到盡量好看的照片,可以選一個晴天的中午,找靠窗的位置,利用好太陽的自然光影,更容易拍出亮麗、有層次感的照片。
最后,除非有專門的微距模式,最好不要在過近的距離拍攝,否則容易出現(xiàn)畫面邊緣模糊的狀況。
注意邊緣的模糊
放大后,模糊更明顯
04 人像:巧用背景環(huán)境布景
春節(jié)假期是一年中最長的法定節(jié)假日之一,所以自然少不了外出游玩,外出游玩就少不了“游客照”。
不管是拍合影還是單人照,都有一件非常關鍵的事,那就是合理利用周邊的景色,嘗試不同的構圖。找到一個好看的背景后,不要把鏡頭直接懟到人物之上。雖然拍攝對象是人,但人沒必要非得充滿畫面,在畫面正中央。
除了背景,也可以巧用道具
做到對背景的兼顧,有了美景的襯托之后,我們就更容易拍出在朋友圈受歡迎的人像照片。
05 手機再強,也能受益于更好的拍照技巧
現(xiàn)在的手機相機越來越強大,功能越來越全面,智能防抖、場景識別、夜景模式等眼花繚亂的功能比專業(yè)相機還要智能。但是,智能化的相機并不能取代拍攝人的相機使用技巧。裝備和技術都好,才能讓照片從“好看”變成“驚艷”,從簡單的生活記錄工具變成精神情感的傳遞載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