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一生可以說是一個周期。隨著年齡的增長,體內(nèi)的器官也慢慢由盛變衰。特別是在50歲后,身體各部分的技能都開始變差,如果不注重保健,就很容易得一些慢性病,久而久之,壽命就會受到影響。
有人稱,50歲后是一個生命“高危期”,這時候多數(shù)疾病高發(fā),能不能健康長壽,最主要就看這個時期。有一些基因之類的因素我們是無法掌控的,但是,我們可以提前做好一些事,更好地保持健康,減少疾病發(fā)生的概率。
美國哈佛大學一項研究發(fā)現(xiàn),在諸多習慣中,以下5種習慣與大幅延長壽命密切相關。長期堅持,就能幫助平均延壽10年以上。
1、戒煙
美國疾病控制和預防中心指出:“吸煙會導致癌癥、心臟病、中風、肺病、糖尿病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后者包括肺氣腫和慢性支氣管炎?!贝蠹叶贾溃鼰熾m然短期危害不明顯,但是它帶來的危害是長期的,慢慢地不僅會損害肺部、口腔等,還會增加患癌的幾率。
2、減輕體重
肥胖會增加冠心病、高血壓、高血脂等疾病的發(fā)生概率,給人帶來非常大的危害。身體質(zhì)量指數(shù)(BMI)是世界公認的一種評定肥胖程度的分級方法。計算方法:BMI=體重(千克)除以身高(米)的平方。世界衛(wèi)生組織推薦,BMI在20~22之間為成人的理想體重。
3、戒酒
酒精和尼古丁一樣,都是對人類十分有害的物質(zhì),不僅要戒煙,及早戒酒也是非常重要的。尤其是過度飲酒,會加重肝臟負擔,導致脂肪肝、肝硬化,過度飲酒,還會增加患上大腸癌的風險。
4、中強度運動
運動醫(yī)學專家泰斯·艾斯福格爾斯指出,每周堅持累計至少105分鐘的中等強度鍛煉有益健康。運動是不可以少的,不管是年輕人,還是老年人,每天都要運動,運動能夠幫助全身的血液得到一個循環(huán),減少血液粘稠的情況,還能夠幫助提高新陳代謝,有助于提升免疫力,遠離一些疾病,對健康長壽是很有幫助的。
5、合理膳食,保證腸道健康
要改變飲食習慣,不要吃太多外面的食物,如快餐、油炸、燒烤等,這些食物不利于健康。三餐按時定量,多吃五谷雜糧,飲用足夠量的水。多吃點當季新鮮的的蔬果,也是能夠補充身體所需的一些維生素和營養(yǎng)物質(zh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