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漢以
2020-03-11
我在自家的六位兄弟姐妹中,排行第二;其上有一位哥哥,其下有三位妹妹和一位弟弟。六位兄弟姐妹,排位在最后面是三妹。如今,我們六位兄弟姐妹,男的都當了爺爺,女的都當了奶奶!即使是最小的妹妹,也年歲過半百,今年五十一歲了。回味往事,深深地感受到生活之忙碌,歲月盡匆匆!
前些天,二妹高興地回娘家來,與親人相聚聊天、拉家常。這是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間,二妹第一次回娘家來的。回到娘家, 二妹站在家門口,往東邊方向望去,看到---愛武山上新插上一面紅旗,迎風飄揚,并有三個醒目大字“愛武山”。此時,二妹情不自禁地說起,當年她們在“愛武山”的那些事!
……“愛武山”一座遠近聞名的山。據(jù)平和縣山格鎮(zhèn)隆慶村---蔡家堡的村史館記述:1965年,為把“荒山變成花果山”,隆慶村響應(yīng)“備戰(zhàn)備荒為人民”的號召,組建一支女民兵排耕山隊。她們進駐愛武山,墾荒和軍訓(xùn)。數(shù)年后,隊員由15人發(fā)展到114人,由女民兵排擴編為女民兵連。她們多次代表山格公社參加平和縣、龍溪地區(qū)軍事比武,并獲獎。遠近聞名的愛武山女民兵連,直至1981年才解散。
我的大妹和二妹,他們是當年愛武山耕山隊女民兵連的成員。大妹約在1975年參加愛武山耕山隊,時年16虛歲;二妹在1978年參加愛武山耕山隊, 時年也是16虛歲。大妹從事養(yǎng)殖業(yè),她對“雞瘟”防治方面,學到了一定知識。二妹是“愛武山女民兵連新尖子班”成員,這新尖子班成員共有13名,班長叫蔡連葉。(注:蔡連葉是我好朋友蔡盛金妻子的姐姐)二妹她繪聲繪色地說起,她當年在尖子班的事;說到激動時,她時而站起來,做當年打靶練習的動作;時而哈哈大笑……說當時因為我們家窮,沒干飯吃,她剛上愛武山時,一餐可吃好幾碗米飯……!二妹說,她剛到愛武山時,平和縣武裝部來了二位穿軍裝人員,要從年齡較小的女民兵中,挑選組建新尖子班。經(jīng)過嚴格訓(xùn)練考試,二妹很榮幸地被選上了。
這13名新尖子班人員,平時以真槍實彈打靶為主;生產(chǎn)勞動為輔。二妹她天生對槍法有感悟---“三點成一線”;又有縣武裝部教官的悉心指導(dǎo),這使她進步很快!日常訓(xùn)練常在---頭靶的9環(huán)、10環(huán)!成績優(yōu)良,榜上有名。二妹說,射擊時,有時要臥倒,有時要站立,有時要邊跑邊射擊……日常生活,按軍事化標準要求。如被子打包,要快速又整齊,生活用品,擺放要規(guī)范;毛巾涼掛,要整齊美觀等等。當時有位教官,大家尊稱他“老張”,他時常表揚二妹的槍法及那具有軍人般的堅毅和機靈的氣質(zhì)!
正當愛武山女民兵連新尖子班,要大展風采時,剛好國家形勢有新情況,即體制從計劃經(jīng)濟轉(zhuǎn)向市場經(jīng)濟!隨后,1981年愛武山耕山隊解散,愛武山女民兵連也撤消……當時根據(jù)隆慶村大隊領(lǐng)導(dǎo)的決定,只留下20多人,他們承包荔枝水果等管理。我的大妹和二妹,沒有被列入留下的人員,所留下的人員,當時水果價格可觀,她們享受到豐收的喜悅!
大妹和二妹從愛武山解散回家后,不久大妹出嫁了,走進新的生活。二妹則四處打工,她曾經(jīng)和本村一位好友,大家親呢叫她“區(qū)頭”(閩南語音譯)到過廈門市輪渡附近,一家面店打工,因不識字又長期在農(nóng)村生活,當時體制剛放開,各種各樣的人紛紛登場---有善良的老板,也有騙人的老板……。后來二妹和“區(qū)頭”又回到鄉(xiāng)下來。
過了一陣子,經(jīng)鄰居人員介紹,二妹到過平和縣“白樓合成氨廠”做建筑小工,從事攬拌水泥,操作升降機等勞動。二妹每天起早摸黑,每天工錢只有1.2---1.3元。在那些日子里,經(jīng)二妹和小弟打工賺點小工錢,自家第一次購買一輛新自行車!有了自行車,二妹和小弟外出打工就更方便了。后來,在一次偶然的機會,二妹從她好友“區(qū)頭”那里得知,隆慶村“庵前”社里有位人家,他家有位親戚在平和縣小溪鎮(zhèn)辦家坊制作米粉,米粉廠急需招人的消息。當時“庵前”社里那位人家,家中養(yǎng)了很多水鴨母,每天產(chǎn)蛋需專人拾收鴨蛋。原定他家人要去米粉廠打工,現(xiàn)在去不了?!皡^(qū)頭”就問我二妹,你要不要去米粉廠打工?二妹正愁找小工做,就這樣答應(yīng)下來了。
從此后,二妹就到這家米粉廠打工。二妹做事認真又勤快,米粉廠的老板很滿意!在米粉廠附近的一個自然村,我們有一位姨母住在那里,所以在米粉廠工余時間,二妹就走訪姨母。姨母叫黃美云,生于農(nóng)歷1943年,屬羊。姨母見到我二妹,很高興!以前那位小姑娘,如今已成大姑娘啦……在聊談中, 姨母試探性地問起我二妹,有沒有男朋友?二妹見到如母親般關(guān)懷的姨母,就把真實情況告訴她。在家鄉(xiāng)里,有幾位男青年在追求,并且有的其父母還托人來說親……但二妹沒有答應(yīng)!她并不嫌棄那幾位男青年,憑心而論,他們都是帥哥,為人及家境也都不錯!但二妹總有一種“緣分”少些的感覺!所以姨母這一問,她就傾情而訴了。
姨母是位有文化的人,為人也快言快語。姨母說,你米粉廠那個村莊,有位好朋友的兒子與你年齡差不多。前些天,這位好朋友請我?guī)退齼鹤咏榻B對象。這位男青年,就在大公路那邊賣農(nóng)業(yè)化肥。姨母認為,這青年本人及家境是不錯的,如果你有這個意思,姨母就安排你們見面,談一談,互相了解。二妹答應(yīng)了姨母的建議。
后來,賣化肥的青年,如約到我姨母家,二妹與他見面,互相了解……見面后雙方都很滿意。三天后,男方父母在我姨母的陪同下,到我們家來家訪提親;八天后,男女雙方父母商談貝體出嫁,娶親等事宜;一個后,二妹在親人的歡喜聲中,在響徹云霄的喜炮聲中,二妹含淚與父母分別……走出家門,坐上迎親的驕車。
二妹出嫁了, 二妹走進新的生活!這一天是1986年1月25日(農(nóng)歷1985年12月16日)
……二妹的二嫂,當聽到二妹說起這些往事后,連聲地說,現(xiàn)在大家日子都不錯了! 這時已是下午近五時,我們要留下二妹吃晚飯,但她執(zhí)意要回家。并從座位上,一躍而起!依然有著當年“女民兵尖子班”的風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