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紀末、本世紀初,中國男子單人滑累積起了挑戰(zhàn)世界一流的實力,相繼在世錦賽和冬奧會上躋身前八。當時的代表人物,是郭政新和李成江,他們兩人,都是將技術(shù)難度作為了突破口。
1997年,郭政新成為世錦賽歷史上第一個完成兩個四周跳的男子單人滑運動員。第二年在長野,19歲的他有把高難動作帶到了冬奧會賽場,后外點冰四周,以及后外點冰四周接兩周跳,他成了冬奧會歷史上第一個完成兩個四周跳的運動員,這幫助他獲得了男子單人滑第八。1999年世錦賽,郭政新進一步提高了自己的世界大賽位次,排名第七,他也是中國男子單人滑第一位在世錦賽和冬奧會上都闖入前八的運動員。與郭政新同齡的李成江,2000年初次亮相世錦賽,便超越了郭政新的成績,名列第五。轉(zhuǎn)年,他又以高難度的技術(shù)動作成為在四大洲花滑賽上奪冠的第一位中國男子單人滑運動員。2003年世錦賽,在電影《星球大戰(zhàn)》音樂伴奏下,李成江自由滑先后完成了兩種四周跳,包括一個四周點冰接三周點冰跳的高難動作,取得第四。2004年,花滑大獎賽總決賽在北京舉行,25歲的李成江終于代表中國男子單人滑,首次登上了國際重要比賽的領(lǐng)獎臺。短節(jié)目出現(xiàn)失誤排名第五的他,在自由滑中交出了精彩答卷,最終獲得第三名。迄今,那也是中國男子單人滑在大獎賽總決賽上的最好成績。
后來,中國男子單人滑經(jīng)過了一段徘徊,閆涵的出現(xiàn),帶來了繼續(xù)突破的希望。他13歲就成為中國花滑史上最年輕的男子全國冠軍,2010、2011年連續(xù)兩年獲得花滑大獎賽總決賽青年組的第二,這是他成為國際頂尖青少年選手的標志。
2012年,16歲的閆涵在獲得青冬奧會冠軍后不久,又成為第一個獲得世青賽男子單人滑金牌的中國選手。他滑行出色,動作既有難度也有質(zhì)量,跳躍技術(shù)尤為突出。2013年底,閆涵首次角逐花滑大獎賽總決賽成年組,獲得第六名。轉(zhuǎn)年,18歲的閆涵走上了索契冬奧賽場,他的高難度給人們留下了深刻印象。不過,完成情況和表現(xiàn)力比起羽生結(jié)弦、陳偉群等頂尖高手,他仍差距,最終獲得第七,將中國男子單人滑的冬奧名次又推進了一步。
這幾年,又一位新星崛起,這就是今年20歲的金博洋。他兩年前就拿出了4個四周跳,被媒體驚呼為“火星男孩”,說他的跳躍是“神級”的。
2015年底,金博洋獲得了參加大獎賽總決賽的資格,最終獲得第五名,雖然沒能突破李成江第三名的戰(zhàn)績,但金博洋當時才18歲,他展現(xiàn)出的潛力很被看好。果然,僅僅三個多月后,金博洋就給人們帶來了驚喜。這位首次走上世錦賽舞臺的中國新秀,短節(jié)目發(fā)揮有些緊張,排名第五。隨后的自由滑,金博洋帶來了那套他在總決賽中展示過的節(jié)目。在《馴龍高手》音樂伴奏之下,他以標志性的勾手四周跳開場,落冰雖有瑕疵,但轉(zhuǎn)體周數(shù)足夠。之后的一系列難度動作,絕大部分都出色完成,尤其是第二個后外點冰四周之后再接一個兩周連跳。高難度使金博洋的技術(shù)分僅次于衛(wèi)冕冠軍費爾南德茲。自由滑第三的得分也讓將金博洋最終的名次帶到了第三,中國男子單人滑第一枚世錦賽獎牌就此誕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