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提起青樓,多數(shù)時候會讓人聯(lián)想到那些不正規(guī)場所,因此在人們印象中,“青樓女子”就是古代的失足女,靠做皮肉生意為生,認為青樓就是妓院。
實際上,早期的“青樓”跟妓院壓根兒沒關(guān)系,指的是豪華精致的雅舍,是達官貴人居住的地方。
比如曹植在詩里寫的“青樓臨大路,高門結(jié)重關(guān)”,這里的青樓描述的就是富貴人家那高大華麗、門窗緊閉的府邸,透著豪華、氣派。
一直到魏晉南北朝,“青樓”還是用來形容豪門貴族的居所。
如《晉書》中:“南開朱門,北望青樓”,文學家謝朓也有“青樓含日光,高城望所思”的詩句,描繪的是陽光灑在華麗建筑上的美好畫面,跟尋歡作樂的風月場所沾不上邊。
那它是怎么和妓院掛上鉤的?
這得從唐朝說起。唐朝經(jīng)濟繁榮,文化昌盛,娛樂行業(yè)非常發(fā)達,在長安、洛陽這些大城市里,歌樓酒館到處都是。
很多文人墨客喜歡去這些地方喝酒聽曲兒,找靈感交朋友,那些風月場所為了顯得自己有檔次,就把自家的建筑裝飾得特別華麗,用青漆來粉刷樓閣外墻。
慢慢地,人們就開始把這些提供聲色服務(wù)的地方和“青樓”聯(lián)系起來了。
而且“青”這個顏色在古代文化里也有獨特含義,它代表著清新、雅致,又有點神秘,正好符合那些妓女給人的感覺。
她們既有美麗的外表,又有內(nèi)在的才情,就像“青”這種顏色一樣,不是那種俗艷的色彩。
另外,從社會階層角度看,古代等級森嚴,普通老百姓住的是茅草屋或者土坯房,而青樓這種華麗的建筑,只有有錢有勢的人才能涉足。
同時,詩人們在詩句中也經(jīng)常用“青樓”來指代這些風月之地,像杜牧的“十年一覺揚州夢,贏得青樓薄幸名”,這里的青樓說的就是煙花柳巷。
不過此時的青樓和妓院還是有區(qū)別的,青樓一般指高檔的娛樂場所,其中的女子大多賣藝不賣身,因此也叫做“藝妓”。
“藝妓”,顧名思義就是有才藝的女子,她們相貌出眾,琴棋書畫、詩詞歌舞不能說樣樣精通,起碼也得有個一技之長吧。
特別是在宋代,朝廷規(guī)定嚴禁官員嫖娼,但可以聽曲觀舞,所以此時的青樓女子大多為沒落的官宦世家出身,才藝出眾,如當時的名妓李師師、趙香香、?嚴蕊等等。
于是那些文人雅士、富商巨賈在青樓里與年輕貌美、善歌善舞的藝妓們吟詩作對、談生意交朋友,讓青樓逐漸成為了一個特殊的社交場所。
不少唐詩宋詞都以青樓作為素材,光唐詩中就有超2000首有關(guān)青樓的詩句,造就了獨特的“青樓文化”。
而青樓與妓院完全混為一談是在明清時期,特別是晚清,社會局勢動蕩,青樓女子迫不得已賣藝又賣身,青樓與妓院逐漸融為一體,在老百姓口中也沒什么區(qū)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