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玩行業(yè)向來是“肥進瘦出,九假一真”,古玩造假由來已久,說到古玩造假,有人叫造假,有人就叫高仿。那么如何識別那些能以假亂真的古玩造假手段呢?
△ 大名鼎鼎的“造假專業(yè)戶”:安徽蚌埠的玉器、河北的古畫、河南的唐三彩村、景德鎮(zhèn)的瓷器、山東濰坊的青銅器。
古玩行的造假有“產(chǎn)、銷、買、藏和鑒定”的利益鏈條,這些也是人的手藝、眼力、財力以及品行百態(tài)的生動體現(xiàn)。所以說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更何況古玩行業(yè)這個非富即貴的文人雅客集聚地。
樹脂核桃、微波爐烤琥珀、粉壓的玉器、酸咬的翡翠、老窯口的瓷器,不一而足皆是風(fēng)靡一時的造假手段。然而造假也要與時俱進,鑒定更要道高一丈。
老料新工一般見于家具類收藏
古舊家具多有殘破,有些高手就能妙手回春,在老料上加工改造,把一堆廢料依照原型框架再組構(gòu)成一件完整的家具。這些物品流到市場上去,除非懂工藝否則是看不出來的,尤其是有些藏友偏信儀器檢測,但是這些都是老料,儀器也檢不出來。所以老料新工可謂防不勝防。
△黃花梨老料新工平頭案
跟老料新工類似的還有新老搭配,就是把修補的料子換成現(xiàn)在的新料再做舊,鑒定難度比老料新工小很多。
以大拆小以大拆小也常見于家具類收藏,但是鑒定難度更大。比如,舊時放置在廳堂的八仙桌是合仙桌的兩倍大小,但價格不到前者的一半,有的造假者就把八仙桌的桌面切去一半,把四只桌腿都裝到另一半下,改成一張合仙桌。
△ 八仙桌,高80cm 長87.5cm 寬87.5cm
科技手段
用科技手段造假就比較復(fù)雜了,一般都是在做舊的程序上采用。估計用科技手段造假的也只有學(xué)霸能駕馭的了吧。
常見的就是用X光照瓷器,X光能“增加”陶瓷的年齡,但是對于造假者來說,必須對所造假陶器的年代有個基本的認(rèn)識,如果照的過了,累計劑量增加太多,年代就錯了,當(dāng)然照得輕了也不行。
不過現(xiàn)在已經(jīng)有方法來辨別累計的劑量是來自歷史時期的積累還是用X射線照射出來的。
零存整取
零存整取多見于陶瓷造假,陶瓷是古玩市場上造假最多的藏品。
市面上假瓷器比較多的有漢罐、唐三彩和明清瓷器等。造假者到各地古窯場或墳?zāi)惯z址搜羅大量的“垃圾”殘片,然后拼湊成一件完整的贗品。
即使鑒定專家采用先進的多點取樣的辦法,得到的分析結(jié)果也一樣是“真品”。這就叫“補貨”,是陶瓷類藏品最難鑒定的造假方法。
銅器造假
銅器特別是銅鏡造假由來已久,將化工漆和石膏粉拌成與銅鏡相近的顏色,在素鏡上做成各種紋樣,或者把壞的銅鏡用膠水粘起來,再用一張透明薄膜裹起來,擦上黑鞋油,看起來就像南方出土的黑漆背。
△ 真假難辨的青銅器
后來,造假者又把銅鏡壞的部分銼掉,改成小銅鏡。甚至還有些作假高手把老銅鏡上的銹取下來貼在新做的銅鏡上,完全可以以假亂真。
書畫作假
書畫作假無非是摹、臨、仿、造四種手法。還有移款、添款、改款、挪移題跋、轉(zhuǎn)山頭、拼湊畫心、長卷割裂分段等方法,比如將無款畫改為有款畫,小名家改為大名家。
相對其它作假手段,書畫作假還是比較考驗藝術(shù)造詣的。一般來說,所有的書畫名家,都有自己的風(fēng)格,這就有跡可循,最起碼能達(dá)到形似神似。
△ 高仿的徐悲鴻《奔馬圖》
身份造假
身份造假多見于價值不菲的“珍品”。每一個古玩商家都是故事大王,這句話可不是我說的。因為贗品流通上市前會有身份包裝,在這個環(huán)節(jié)藏品故事、名家鑒定、廣告宣傳必不可少。
有歷史信息容量的藏品自然價值高,所以把一些真品的故事或者杜撰的典故加在贗品上,再有名家的題跋以及鑒定,那基本上就能以假亂真了。
古玩不僅有極高的物質(zhì)價值,還可以體現(xiàn)個人的雅趣文化,更是有一定歷史價值。因此古玩行業(yè)不論對普通人還是專業(yè)藏家都有莫大的吸引力。但是在您進入古玩圈時一定要做足功課,更要擦亮眼睛,謹(jǐn)慎出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