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如果這是真的,大禹為了祖國的繁榮與團結(jié)付出了多么不可思議的代價啊。
男人喜歡狐貍精是一種返祖現(xiàn)象
日前與一位老弟碰面,對方一副悵然若失的樣子。問起來,原來是為不相干的事情感嘆——這位老弟五大三粗,被一個干姐姐拉去幫忙捉奸。
老弟十分賣力,把姐夫和小三統(tǒng)統(tǒng)暴打一頓,過后卻被干姐埋怨,嫌把姐夫收拾得太過分了。
▲ 中國式捉奸,永遠是十分火爆的場面
“那個狐貍精有什么好的啊,我哥真是昏了頭,欠揍活該!”老弟是山東人,厚道,雖然把人家打了,心里卻沒什么芥蒂,只是替姐姐惋惜。
▲ 打我你能有啥芥蒂?有芥蒂的是我好不好?
我見過他那位干姐姐,人美性格好知書達理,當(dāng)年也是?;ㄒ幻叮绻皇墙o逼急了,估計干不出這么狠辣的事情。不過老弟是個吃狗糧的,對女性細膩的心理缺乏了解,所以沒有掌握好分寸。想想這可真是豬八戒照鏡子,里外不是人啊。
想著便笑了出來。老弟憨直,問我笑啥。
你說,我能跟他講實話嗎?這么富有正義感的小伙子如今可不多,不能打擊人家的積極性嘛。于是我便問他,你知道你哥為啥喜歡那個狐貍精嗎?
中國人對于狐貍精這種古怪的動物,看法是一波三折的。在蒲松齡的時代,狐貍大體都是善良而多情的,到了胡適的時代,已經(jīng)演變成百死不贖的壞女人,而今天有的女生若是背后被人評價一句“小妖精”,又會心中竊喜——這可是魅力的象征啊。
當(dāng)然,這種話對太太是絕對不能講的,否則難免被大勺伺候,有后半生不能自理的危險。也就是男人之間說說而已。
“你說我哥那是個啥行為?”老弟一屁股坐在對面,目光爍爍地看著我。
看樣子我要說——我比你了解你哥,他那就是個習(xí)慣性錯誤……天知道這個重姐輕哥的家伙會干出什么來。不過老薩說的是另一回事兒,我說:“你哥啊,那就是一個返祖現(xiàn)象?!?/strong>
“啥?返祖?”看來老弟對這個詞并不是第一次接觸,眼睛里都是他大哥滿臉長毛的形象。
“這個,你不要誤會啊,返祖有各種各樣的表現(xiàn),臉上長毛是返祖,你哥喜歡狐貍精也是返祖?!?/span>
“為什么呢?難道我們老祖宗就喜歡狐貍?”小伙子是孟夫子后人,對家世十分自豪,假如真的發(fā)現(xiàn)祖上和長毛的禽獸有亂七八糟的血緣關(guān)系,估計三觀崩潰,泛舟渡海什么的都有可能。
“那當(dāng)然啦?!蔽覇査?,“當(dāng)年大禹娶的,不就是狐貍精?”
這話說得可是有歷史依據(jù)啊?!秴问洗呵铩酚涊d:
“有九尾白狐,造于禹。禹曰:‘白者吾之服也,其九尾者,王者之證也。’……禹因娶涂山。”
這說的是大禹見到了一條白色的九尾狐貍,而他的部族崇尚白色,故此以為吉祥,因此在當(dāng)?shù)厝⒘送可绞系呐訛槠?。而這個涂山氏的女子,身份十分可疑——《呂氏春秋》記載當(dāng)時歌頌這一婚姻的《涂山歌》云:
“綏綏白狐,九尾龐龐。成于家室,我都攸昌?!?/span>
大概是意思是:美麗白狐有九條尾巴,誰能娶回家就能部族興旺。
▲ 從這首歌來看,大禹娶的涂山氏女,實際上就是一條成精的九尾白狐!
而狐貍精旺夫這一條看來是沒錯的,他們生下的孩子,便是夏朝的第一個君主啟。也因此從此之后,即便到了《聊齋時代》,狐貍精們見了中意的書生,也會羞答答地自我介紹:“妾,涂山氏之后也?!?/strong>
這是什么意思?是告訴你人要自重,如果去找個母牛或者母驢子屬于異物種亂來,除非是科學(xué)院遺傳所的必會受到全民譴責(zé)……但找狐貍就不一樣啦,因為我們兩家自古以來就是通婚的嘛。
你看,這一句話里,其實已經(jīng)包含很強的排他性了,狐貍,也是很有心計的。
不要用奇異的眼神看我,大家對狐貍精的看法本來就十分古怪。
▲ 雄性的,修成這樣兒也不會有多少人待見,千古之下還好罵一聲——“老狐貍”
▲ 雌性的其實更老,可個個像是在韓國做了整容
想想也是啊,要狐貍精都長得跟司馬懿似的,他家嫂子就完全沒有捉奸的必要了。
大禹何許人也?當(dāng)年韋爵爺奉承康熙皇帝最精彩的一句話就是“鳥生魚湯”,大禹(魚)和狐貍精的事兒,好像沒誰敢質(zhì)疑——質(zhì)疑他家的狐貍精無疑是質(zhì)疑五千年超凡入圣的中國優(yōu)秀傳統(tǒng)文明有問題。
所以,如今你那位大哥喜歡狐貍精,不過是大禹時代的基因作祟,返祖了而已,有什么大不了的?
老薩自以為已經(jīng)把道理講得夠精彩,沒想到還是低估了山東人的軸勁兒。那位老弟想了片刻,便給出了自己的理論——他認為所謂九尾狐,無非是涂山氏的圖騰,大禹和他們的聯(lián)姻應(yīng)該是一個政治聯(lián)姻。
他并且進行推論,認為涂山氏本身并不能統(tǒng)一東夷,而聯(lián)姻之后大禹便把東夷納入了華夏系統(tǒng),說明原來涂山氏很可能只是一個松散的部落聯(lián)盟,所謂九尾狐圖騰,或許意味著這是九個有血緣關(guān)系的大部落,雖然總體力量強大,但內(nèi)部斗爭使它無力一統(tǒng)江湖。
大禹娶涂山氏,或許是每個部落娶了一個女子,故此合稱九尾,于是涂山九部自此都效忠于他,才贏得了“團結(jié)就是力量”……
天,如果這是真的,大禹為了祖國的繁榮與團結(jié)付出了多么不可思議的代價啊。
▲ 這肯定是胡說八道,是把大禹往卡扎非上校的節(jié)奏上引
不行,我必須糾正這兄弟的錯誤傾向,他還年輕……
沉思片刻,我對他說,我們和狐貍的血緣關(guān)系啊,可不是大禹那個時代開始的,比這要早得多。
在遙遠的馬達加斯加叢林中,生活著一種奇異的動物,共有五屬二十一種,它們性情活潑,動作滑稽,是動物園里人們喜歡觀賞的“小丑”,走起路來尾巴翹得高高的,顯得耀武揚威,對于它那一節(jié)一節(jié)的尾巴,肯定會有很多人印象深刻。
這就是狐猴,被認為一種六千五百萬年前便已經(jīng)存在于地球的生物,它們被認為是從一種接近狐貍的動物(也有人認為更接近浣熊)發(fā)展而來的,開始在樹上生活。
直到今天,我們還可以從它們的臉上找到類似狐貍的胡須和耳朵等特征,而它們的爪子更接近狐貍而不是人——狐猴的大拇指不發(fā)達,不能像人類那樣抓握。
盡管如此,狐猴(還有更早已經(jīng)絕滅的更猴)是現(xiàn)存靈長類中最為原始的,是今天所有猴子祖先的標(biāo)本。
▲ 而2009年發(fā)現(xiàn)的一頭名為“艾達”的古代靈長類化石,被認為是古代狐猴和古猿之間的一個過渡品種
這意味著人類的進化鏈基本被連接完全——狐猴發(fā)展成了古猿,古猿發(fā)展成了猿人,而猿人發(fā)展成了我們今天的人類。
上樹的變成了狐猴,沒上樹的則依然是狐貍,古代狐猴又是人的祖先,人和狐貍之間的血緣關(guān)系,顯然比驢子或者牛近得多了。
“所以……”老薩對已經(jīng)聽得目瞪口呆的老弟總結(jié),“你家那位老哥去找狐貍精,不過是一種狐猴時代的返祖現(xiàn)象而已,就像現(xiàn)代人最近老喜歡穿越到唐朝或者宋朝一樣,換句話說也就是做做夢罷了,一旦你嫂子出現(xiàn)在夢中,他也就回歸現(xiàn)實啦,你有什么好擔(dān)心感慨的呢?”
算了,這些話我們也就自己說說作罷吧,不然,太太們或者狐貍精們看了,都有向畫皮蛻變的危險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