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河系存在數十億顆具有潛在宜居性的行星。盡管科學家從未停止觀測,偶爾也能發(fā)現疑似地外信號,但始終沒有找到外星人存在的證據。這個謎題被稱之“費米悖論”。在自己的新作《終結時代》(End Times)中,作家布賴恩·沃爾什討論了13項有關外星人的理論,例如為何至今沒有發(fā)現外星人蹤跡?為什么我們可能永遠找不到外星人?
盡管幾十年來一直在銀河系搜尋地外文明信號,但科學家始終一無所獲
1950年夏季,物理學家恩利克·費米向同僚提出了一個看似簡單的問題——外星人都在哪兒?費米認為既然地球進化出智能生命,銀河系的其它角落也應該存在大量先進程度與我們類似的外星文明。
然而,盡管幾十年來一直在銀河系搜尋地外文明信號,但科學家始終一無所獲。這個謎題被稱之為“費米悖論”。對于這一悖論,科學家提出了很多潛在答案,包括外星人處于蜇伏狀態(tài)或者故意躲著我們。一些科學家認為高度發(fā)達的先進文明在有機會與宇宙中的其它智能生命接觸前,就已經走上“自我毀滅”的道路。
開普勒望遠鏡藝術概念圖,2009發(fā)射,2018年退役,共發(fā)現2000多顆系外行星
搜尋地外文明研究所(SETI)的科學家將射電望遠鏡對準夜空的特定區(qū)域,收集數據。他們對所獲數據進行分析,尋找地外文明故意或者無意間發(fā)送的不同尋常的信息。SETI的監(jiān)視立基于這樣一個想法,即外星人試圖與我們聯系,我們要做的就是耐心監(jiān)聽。不幸的是,迄今為止,監(jiān)聽計劃仍是竹籃打水。
夏威夷莫納克亞山頂的望遠鏡
在1975年的一篇論文中,天體物理學家邁克爾·哈特探討了這個問題。他認為在銀河系形成后的138億年里,智能生命擁有大把的時間去殖民整個星系。但地球上的我們從未接收到外星人的信號,因此銀河系一定不存在其它任何先進文明。牛津大學2018年的一項研究指出,地球是銀河系唯一有生命存在星球的概率為五分之二左右,在整個宇宙的概率為三分之一。隨著天文學家對行星支持生命存在所需環(huán)境和條件的認知不斷加深,銀河系的適居性愈發(fā)超出此前預計。
SETI用于搜尋外星人的射電望遠鏡
SETI認為人類的歷史相對較短,我們可能聯系上的任何地外文明在科技方面都要比我們先進。因此,外星人可能不將無線電波作為通訊手段,而是采用一項我們尚不知道的先進技術。沃爾什將這種狀況比作現代人用手機與穴居人交談。在外星人眼里,我們就是穴居人。
2017年11月7日,從太空拍攝的地球
我們或許根本不在外星人的通訊錄上,沃爾什將這種待遇稱之為“大寂靜”。“重度冷漠”或許是費米悖論的一個答案。對于他們眼中的一個亞智能物種,外星人根本漠不關心。
舒爾曼望遠鏡觀測到的M13星團
1974年11月16日,弗蘭克·德雷克發(fā)送了第一個有意為之的星際無線電信息——時長168秒的音頻信息,目標是武仙座的M13星團。M13距地球2.1萬光年,德雷克的信息需要2.1萬年才能抵達目的地。如果存在外星文明并接收到他的訊息,外星文明回復的信息也需要2.1萬年才能抵達地球。
物理學巨匠斯蒂芬·霍金
霍金表示:“我設想他們應該是坐著大型飛船來到我們的星球,已經耗盡了母星的資源。他們可能已經成為流浪者,伺機征服并殖民他們能夠抵達的任何星球?!?/p>
藝術概念圖,先進外星文明打造的一個巨型結構
一些科學家認為銀河系的智能生命可能存在與霍金一樣的擔憂,因此故意保持“靜默”。在《終結時代》中,沃爾什提出了這樣一種假設:外星文明可能將地球當成動物園對待,人類不過是他們眼中的銀河系土著部落,因此有意不打擾地球。
1951年影片《地球停轉之日》
1951年的好萊塢科幻大片《地球停轉之日》探討了這樣的理論。片中,一艘外星飛船降落美國華盛頓特區(qū)并警告地球人:要么和平相處,要么被視為其它行星的威脅,遭受毀滅厄運。
銀河系存在數十億顆具有潛在宜居性的行星,但至今也沒有發(fā)現外星人
沃爾什指出我們試圖聯系的外星智能文明可能處于“休眠”狀態(tài)。這種狀態(tài)可能持續(xù)數十億年之久。
《星際穿越》中的超大質量黑洞
沃爾什指出外星文明可能距地球太過遙遠,讓造訪地球成為不可能。其它智能文明可能和我們一樣,尚未找到進行星際旅行的有效途徑。不過,費米悖論的這個答案存在問題。沃爾什指出銀河系擁有悠久的歷史,換句話說,外星智能文明擁有足夠的時間,哪怕星際飛船的速度很慢,現在也應該發(fā)現地球的存在。如果外星飛船以十分之一光速的速度飛行,只需1000萬年就能跨越整個銀河系。1000萬年還不到銀河系年齡的0.1%。
一家火電廠的煙囪冒出滾滾黑煙
銀河系的其它角落可能存在智能文明,但在有能力發(fā)現我們或者我們能夠與他們建立聯系前,他們就已經不復存在或者說“自我毀滅”。一些科學家指出與我們類似的外星文明也面臨著與我們一樣的生存威脅,并最終走向覆滅。
哲學家尼克·博斯特羅姆指出類地行星上的生命必需完成幾個關鍵性的“進化過渡”,才能具備與其它恒星系統的文明進行通訊的能力。但一個文明的發(fā)展進化要面臨重重障礙,在完成這些過渡前,智能外星文明可能就已經土崩瓦解。
美國宇航局設想的土衛(wèi)二地下海洋
行星學家艾倫·斯特恩認為某些宜居星球的液態(tài)水潛伏在地下深處,例如土衛(wèi)二“恩克多拉斯”。他在此前接受“商業(yè)內幕”網站采訪時表示:“如果先進文明能夠在這些地下海洋繁衍生息,他們便自然而然地切斷了可能與我們建立的任何聯系,因為他們棲身的海洋被巖石和冰殼覆蓋。我們無法看到外星城市的燈光,也無法監(jiān)聽到他們的通訊。他們甚至不知道宇宙中還有地球這樣一個文明試圖與他們建立聯系?!?/p>
“蓋亞”衛(wèi)星藝術概念圖
根據《天文學雜志》公布的一項新研究,銀河系可能遍布具備星際旅行能力的外星文明。外星人甚至曾造訪地球,但這種造訪可能發(fā)生在幾百萬年前,讓找尋證據成為不可能。如果是這種情況,下一次造訪會在何時?研究指出外星人可能等待宜居恒星系統靠近他們所在系統,而后才會楊帆起航,繼續(xù)在銀河系延伸他們的觸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