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下網(wǎng)絡平臺最火的大V非司馬南莫屬。
很多人都知道,司馬南并非姓司馬,原本姓于,司馬南乃是筆名。
說起司馬這個復姓,最著名的要算寫出《史記》的司馬遷。其次就是從小砸缸救人、后來成為一代文豪的司馬光。不過,司馬遷、司馬光是真姓司馬,而后來取司馬為姓的不少作家都是用作筆名。其中一個重要的原因是為了避免與其他人重名,當然也可能包含對二位歷史名家的崇敬。
檢閱中國現(xiàn)當代文學史,取司馬為姓的作家不少,大都非等閑之我僅舉大陸、臺灣、香港三地的代表性作家各一位:
司馬文森,原名何應泉,學名何章平,福建泉州人,代表作品有《雨季》、《南洋淘金記》、《風雨桐江》等。解放后,司馬文森先后出任我國駐印尼大使館文化參贊、駐法國大使館文化參贊。在繁忙的外事活動中,他一直堅持業(yè)余寫作。
司馬中原,原名吳延玫,江蘇淮陰人。代表作品為《狂風沙》、《荒原》、《魔夜》等。由于他的主要文學活動在臺灣,大陸讀者知道他的不多,但是在臺灣可是大名鼎鼎。他還是個高產(chǎn)作家,從1945年開始寫作,到80年代就已經(jīng)出版、 60多部作品,其中長篇小說有近30部,作品總量達4000多萬字。莫言曾說,司馬中原有資格甚至更有資格得諾貝爾文學獎。
司馬長風,原名胡欣平,筆名嚴靜文、司馬長風,原籍遼寧沈陽,出生于黑龍江哈爾濱,1949年初到香港定居。其主要著作有長篇小說《鸝歌》、《海茫?!?,散文集《鄉(xiāng)愁集》,文學史著《中國新文學史》,歷史著作有《毛澤東評傳》、《周恩來評傳》等。他的《中國新文學史》在兩岸三地的學術界影響很大。
據(jù)說,因為寫《史記》的司馬遷寫了一篇《游俠列傳》,被很多人看成是寫武俠的“始祖”。所以,武俠作家很喜歡取司馬為筆名,如司馬翎、司馬紫煙、司馬軒、司馬長虹等,這里就不一一介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