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教育思享,歡迎您點擊上方的“關注”,來查看更多教育文章,同時歡迎您點贊+收藏+分享。
什么是學霸?就是學習成績特別好的同學。
老師和父母總是教導我們:天才是不存在的,憑借著99%努力和汗水,再加上1%的靈感,我們都能獲得成功,走向人生巔峰。
可是真正的學霸和成功者,不僅僅是學習成績比較好,他們在智商和學業(yè)方面表現出的超強實力,根本就不是我們這些普通人憑借努力和汗水就能夠望其項背的。
比如說惲之瑋,就是萬中無一的天才。
惲之瑋,在1982年11月生于江蘇常州,在小學時就表現出對數學的天賦與熱愛。他在四年級就開始參加數學奧林匹克競賽,在其他小朋友對枯燥乏味的數學感到頭疼,整天忙于玩耍嬉戲的時候,他已經獲得了華羅庚金杯少年數學邀請賽復賽一等獎。
而惲之瑋到了初中也沒有讓自己的天才光芒變得暗淡,甚至更為耀眼:在這三年間,他一共獲得了六個省級和國家級數學一等獎。
他一進高中,就獲得了國際數學奧林匹克中國國家集訓隊的資格,高二的時候,他以滿分的成績獲得了國際數學奧林匹克競賽的金牌。要知道當時參加比賽的有461名選手,而獲得滿分的只有4個人。在2000年,惲之瑋再次以滿分成績獲得國際數學奧林匹克競賽金牌,并獲得保送北大的資格。
即使進入北京大學,惲之瑋的天才之名也沒有因為這里的人才濟濟而略顯黯淡:在三年的數學生涯里,惲之瑋19門功課滿分的成績無人能及,成為在北京大學里流傳至今,讓人瞠目結舌、不可思議的神話。
那么,作為北大學霸的惲之瑋,在畢業(yè)后的生活怎么樣呢?
在2004年,他獲得“北京地區(qū)高等院校優(yōu)秀畢業(yè)生”的稱號。同年進入普林斯頓大學數學系深造。
2009年5月,他獲得普林斯頓大學的哲學博士學位,導師為羅伯特·鄧肯·麥克弗森教授,博士論文題為:《建立全局斯普林格理論》。
在2009年至2010年間,惲之瑋在普林斯頓高等研究院任研究員;而在2010年至2012年的春季學期,他擔任馬薩諸塞州技術院的數學系講師。
2012年12月,惲之瑋因其在“表示論,代數幾何和數論等方向諸多基本性的貢獻”榮獲位于天才數學家拉馬努金故鄉(xiāng)的印度山姆哈人文與科學技術研究院頒發(fā)的拉馬努金獎,同年秋季學期入斯坦福大學任數學助教授。評獎委員會的贊譽是:“在30歲的時候,他已經成為現代數學的一位青年領袖。”
2015年4月起,他成為副教授;并在2016年起,任耶魯大學教授。
在2017年12月3日,“科學突破獎”頒獎典禮揭曉,惲之瑋獲得“新視野獎”。
在2018年,惲之瑋,任麻省理工大學教授至今。
惲之偉曾經說:“集中注意力是一種最基本的習慣,在社會快速發(fā)展的環(huán)境下,專注于一件事,不受干擾并堅持下去是很難得的?!?/p>
希望每一位同學都能像惲之瑋一樣,在求學路上披荊斬棘,最后心想事成!